☆☆☆ 点击下载试题 ☆☆☆ 2017年广州市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考生号、姓名;同时填写考点考场号、座位号,再用2B铅笔把对应这两个号码的标号涂黑。 2.选择题的答案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选择题答题区中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写在试题上。 3.非选择题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 ![]()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全卷共三大题29小题,请考生检查题数。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 ![]() 2017年广州市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40分) 选择题(本小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注意: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错选,不选,多选或涂改不清的,均不给分。 1.下列事实中,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干冰用于人工 ![]() C.铜作导线D.石墨用于制铅笔芯 2.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O2可以支持燃烧B.O2可用排水法收集 C.O2可用于医疗急救D.细铁丝在O2中燃烧生成Fe2O3 3.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O2B.SiO2C.Cu2(OH)2CO3D.Fe(OH)3 ![]() 4.下列有关分子与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不同性质不同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干冰升华时分子间的间距不变 5.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工业废水需要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 B.明矾可以使硬水转化为软水 C.蒸馏海水和电解水的过程中水发生的都是物理变化 D.蒸馏水、自来水都是纯净物 ![]() 6.右图是元素X的一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是非金属元素 B.X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 C.该粒子最外层电子层已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D.该粒子可表示为X-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燃烧都放出热量B.红磷常温下在空气中能自然 C.炒菜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D.木材燃烧必须达到木材着火点 8.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9.常温下,下列物质水溶液的pH<7的是 A.KOHB.草木灰C.生石灰D.醋酸 10.N(NO2)3是科学家近年发现的一种新型火箭燃料。下列关于N(NO2)3说法正确的是 A.N(NO2)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2 B.N(NO2)3中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2:3 ![]() C.N(NO2)3中总共有3个N原子和6个O原子 D.N(NO2)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1.下列有关金属材料说法正确的是 A.铁片在海水中不易生锈 B.钢是纯铁 C.铝片表面易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D.纯铜硬度高于黄铜(铜锌合金) 12.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表述没有直接联系的是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多吃果蔬可以补充维生素 B.葡萄糖、淀粉、蛋白质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C.炒菜用加碘盐可补充碘元素 D.CO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强于O2 14.下列除杂所选用试剂与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15.制作下列物品所用的主要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纯羊毛衫 B.木制桌椅 C.纯棉毛巾 D.尼龙绳 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是吸热过程 B.乙醇与水混合可形成溶液 C.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不饱和溶液 D.氯化钠溶液能够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 1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浓硫酸稀释时把水加入浓硫酸中 B.硫的燃烧实验应在通风橱中进行 C.甲烷点燃前要验纯 D.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18.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19.下列关于H2SO4性质描述中,不属于酸的通性的是 A.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B.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 C.浓硫酸滴到白纸上使纸变黑 D.与Mg反应放出氢气 20.化学小组为探究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下图所示实验方案。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实验甲可知金属活动性:Al>Cu B.由实验乙可知金属活动性:Cu>Ag C.由实验甲、乙、丙可知金属活动性:Al>Cu>Ag D.实验甲中的CuSO4改为CuCl2不能完成本实验探究 二、2017年广州市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32分) (6分)金 ![]() 钨合金材料属于 。(填选项) A.单质B.化合物 ![]() ![]() ![]() H2WO4读作。H2WO4中钨元素的化合价为。 H2WO4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H2与WO3在1000℃条件下反应可得到金属W和水,其反应类型为 。 ![]() (6分)向K2CO3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 (1)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2)右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写出每种图形代表的离子。(填离子符号) ![]() (3)下列物质能与K2C ![]() A.Ca(OH)2B.HClC.BaCl2D.(N ![]() ![]() 23.(5分)右图为KNO3的溶解度曲线,a、b在溶解度曲线上。 (1)a点对应的溶液是 溶液。(填“饱和”或者“不饱和”)) (2)a点对应的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只列计算式) (3)将a点对应的溶液升温到70℃,其质量分数 。(填写“变大”、“变小”或“不变”) (4)欲使KNO3溶液的状态从b点转化为c点,可采取的措施是 。 (8分)氯化亚铜(CuCl)广泛应用于冶金、电镀、医药等行业。已知CuCl难溶于水和乙醇,在潮湿空气中易变质。CuCl的制备流程如下: ![]() (1)“滤液1”中除了Na+、SO42-外,还存在较多的离子是 、 (写离子符号) (2)“反应”中发生的化学变化是2CuCl2+Na2SO3=2CuCl↓+2NaCl+SO3,产生的SO3迅速与水化合生成一种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操作a”的名称是 。本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水除外)是 。(写化学式) (4)可用“水洗”的原因是 ,“醇洗”的目的是 。 (5)160g CuSO4与足量NaCl经上述制备流程,可生成的CuCl最多是 g。 25.(7分)菱锰矿(含有MnCO3)常用稀H2SO4来浸出Mn2+: (1)侵出Mn2+发生的 ![]() (2)为探究浸锰的最佳工艺条件,某研究小组首先进行了单因素实验,数据如下:
①矿酸比从1:0.4到1:0.8的过程中,稀H2SO4的用量 (填“增大”或“减小”) ②分析数据得知:当矿酸比从1:0.4到1:0.6时,Mn2+浸出率 ; 当矿酸比从1:0.4到1:0.8时,Mn2+浸出率 ; 该研究小组选定两个因素作为研究条件进行对比实验,数据如下:
①表中X最有可能的数值为 。 A. 79.7B. 80.8 C. 87.6 D. 92.8 ②该工艺的最佳条件为:矿酸比: ;温度: 。 ![]() 三、本题包括4小题,共28分 (4分)如右图所示装置。 仪器名称:X;Y。 A是蒸馏装置。在X中加入约1/3体积的硬水,再加入几片碎瓷片。碎瓷片的作用是 。 B装置可用于CO还原CuO的实验。该实验现象是 。 (10分)分液漏斗是化学实验室一种常用的仪器,可用于滴加液体或分离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实验室部分装置如A~D所示。 ![]() 实验室用KMnO4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 。 实验室制取气体通过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等选用相应的反应装置,请完成下表空格。
(3)关于装置C和D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双项选择) A. 装置C发生反应时,分液漏斗下端必须浸没在液体中。 B. 装置D发生反应时,长颈漏斗下端必须浸没在液体中 C. 装置C和D的气密性检查的操作方法相同 D. 装置C和D均可用于制取一定量的H2 28.(6分)某同学在实验室用6.5g粗锌(假设杂质不参与反应)和稀盐酸制取H2。 (1)配制100g 10%稀盐酸需要37%浓盐酸(密度1.19g/cm3)的体积为 mL(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除了胶头滴管、烧杯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 、 。 (2)6.5g粗锌完全反应共产生H2的质量为0.16g,则该粗锌中锌的质量分数为 。 ![]() (3)验证后用装满水的10mL量筒代替小试管收集H2,装置如图所示。 ①10mL量筒的最大刻度靠近 端。(填写“M”或“N”) ②当10mL量筒中的水全部被排尽后,实际收集到的H2体积V 10.0mL。(填写“>”、“=”或“<”) 29.(8分)过碳酸钠(化学式为2Na ![]() ![]() (1)过碳 ![]() A.鱼池供氧剂 B.消毒剂 C.干燥剂 D.漂白剂 (2)取少量过碳酸钠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足量蒸馏水,有不溶于水的固体产生。判断样品中 有硅酸镁。(填写“可能”或“一定”) (3)利用实验室限选试剂,设计实验确定该样品中是否添加少量的MgSO4。[来源:学_科_网] 限选试剂:稀盐酸、稀H2SO4、BaCl2溶液、蒸馏水、AgN03溶液
2017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 ![]() ![]() ![]()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