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考化学 > 模拟题 >

2017年六安中考化学压轴题(word版)

http://www.newdu.com 2019-05-11 初三网 王蕊 参加讨论

    ☆☆☆ 点击下载试题 ☆☆☆
    2017年六安中考化学压轴题(word版)
    为了方便您的阅读请点击全屏查看
    注意事项:
    1.本卷共三大题 16 小题,满分 60 分。化学与物理的考试时间共 120 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 4 页,“答题卷”共 2 页。
    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e﹣56
    一、本大题包括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每小题的 4 个选项中只有 1 个符合题意
    1、北京时间 2016 年 8 月 6 日,第 31 届夏季奥运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开幕.奥运会开幕式精彩非凡,下 列现象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开幕式上的焰火 B.燃着的奥运火炬 C.发令枪击发后冒出白烟 D.用激光交织成的各种图案 2、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下列食物中属于糖类的是 ( )
     
    A.米饭B.红烧肉C.鲫鱼D.西红柿
    3、伊伐布雷定(C27H36N2O5)是世界上治疗心脏病的最新药物之一.下列有关伊伐布雷定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伊伐布雷定由 70 个原子构成B.伊伐布雷定属于有机化合物
    C.伊伐布雷定由 4 种元素组成D.伊伐布雷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468
    4、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下面从该图获取的信息中,正确的 是( )
     
    A.该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为 52kgB.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C.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 24 个电子D.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52
    5、2016 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节约保护水资源,大力建设生态文明”。下列
    说法不正确的是()
    A.保护水资源,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B.城市浇花,使用喷灌、滴灌技术 C.工业废水的任意排放,会污染水体 D.利用沉降的方法,将硬水转化成软水
    6、下列各组物质,按混合物、化合物、单质顺序排列的是()
    A、冰水共存物、冰、氮气B、可乐饮料、氢气、水银
    C、矿泉水、食醋、稀有气体D、洁净的空气、二氧化碳、液态氧
    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称量固体药品B.检查装置气密性C.取用液体药品D.稀释浓硫酸
    8、某外控型食品保鲜剂以淀粉、二氧化硅(SiO2)为载体,吸附酒精制作而成。保鲜原理是酒精缓慢挥发,
    在食品周围形成一定浓度的气体保护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SiO2 中的 Si 的化合价为+4B. 起保鲜作用的物质是酒精
    C.该保鲜剂不能与明火接触D. 酒精挥发时分子体积变大
    9、如图所示是某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和“”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B.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发生改变
C.该反应可能为 2H2+O22H2OD.该反应的生成物为两种

     
    10、如图是不含结晶水的 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2℃时,将 50g a 物质加入到 50g 水中充分搅拌,得到 100g a 的饱和溶液
    B.用等质量的 a、b、c 三种固体配制成 t2℃时的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的大
    小关系是:c 溶液>b 溶液>a 溶液
    C.将 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 t2℃时,所得溶液 M 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
    D.将 t2℃时 a、b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a>b
     
    二、本大题包括 5 小题,共 34 分。
    11.(6 分)公共自行车的投入使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便捷。如
    图是一款自行车的示意图.
    (1)所标物质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2)车架表面刷漆主要是为了防锈,其原理是。
    铁锈可用盐酸除去,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3)当今自行车外形美观,材质轻便、牢固,除了代步,还可以作为健身工具.由此你对化学与人类生
    活的关系有何感想?。
     
    12.(6 分)下面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
     
    (1)写出仪器名称:Ⅰ实验室可用双氧水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若要较好地控制产生氧气的速
     
    
度,应选用装置
    (填编号)。

    (2)实验室还可以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D 装置收集氧气,操作的正确顺序为
(填编号)。

    ①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口,气体进入瓶中

    ②将装满水的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

    ③当气体收集满时,用毛玻璃片盖上瓶口,将集气瓶移出水面放置
    (4)若用 E 装置进行排空法收集氧气,气体应从(填“a”或“b”)端通入。
     
    13.(7 分)在牙膏生产中常添加一种极细小的 CaCO3 粉末作为摩擦剂,它以石灰石为原料进行生产(石灰
    石含杂质,杂质不参与反应也不溶于水).如图是实验室模拟生产“摩擦剂”的流程
     
    

    (1)操作 a 的名称是

    ,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2)C 的一种用途是
    。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

    。

    (4)将块状 CaCO3 加工成细小粉末,该过程属于

    变化(填“化学”或“物理”)。

    14.(7 分)在探究氢氧化钙与稀盐酸中和反应实验时,忘记了滴加酚酞溶液,无法判断反应进行到何种程
    

    度,同学们决定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提出问题】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做出猜想】猜想一:CaCl2 和 Ca(OH)2 猜想二:CaCl2 和 HCl

    猜想三:

    【设计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
猜想一不正确

    ②另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
猜想二不正确

    【拓展与应用】将稀盐酸逐滴匀速加入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钙溶液中,用数字化仪器对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温
     
    度、pH 进行实时测定,得到的曲线如图 1、图 11 所示。
    由图 1、图 11 可知,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钙溶液已发生中和
    反应的判断依据是
     
    15.(8 分)在一次学生实验中,学生用铝片分别和稀盐酸、
    稀硫酸反应,发现铝片和稀盐酸反应现象非常明显,而和稀硫酸却几乎不反应。这和教材上的内容“铝能
     
    跟稀盐酸或稀硫酸起反应生成氢气”不一致?是什么原因呢?为此,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室温下做了如下的探究实验,将打磨后大小相同
    的铝片分别放入稀盐酸和稀硫酸中,观察现象:
    (1)铝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x=
    ,实验过程中,可以通过观察

    来比较铝与稀盐酸和稀

    硫酸反应的剧烈程度。

    反应进程/min
1
    2
51520

    pH=1 的 HCl
少量气泡
    较多气泡
大量气泡反应剧烈
    铝片耗尽

    pH=1 的H2SO4

    均无明显现象(无气泡)

    【查阅资料】:金属与盐酸、稀硫酸之间的反应实际上是金属与酸中 H+发生反应;pH 相同的酸,H+浓度相
    同。
    【提出问题】:铝片与稀盐酸和稀硫酸反应产生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铝表面铝表面的致密氧化膜有保护作用,使H+与铝不易接触。
    猜想二:。
     
    猜想三:SO42-对H+与金属铝的反应起阻碍作用。
    【实验验证】:
    
编号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1
    将去膜的铝片(少量)与 HCl 反应
有大量气泡产生

    2

    将去膜的铝片(少量)H2SO4 反应
起初能反应,一段时间后
    猜想一不成立

    反应停止。
向盛有稀硫酸的
取表面积相同,质量相等试管中加入猜想二成立
3的铝片,分别加入 pH=1、1gNaCl 晶体

    等量的稀盐酸和稀硫酸中

    无明显现象

    猜想三不成立

    (3)将未经砂布打磨的铝条放入盛有稀盐酸的密闭容器中,用压强传感器测得容器内气体压强和反应时间
    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 AB 段的化学反应是:Al2O3+6HCl═2AlCl3+3H2O
    B.A 点盐酸浓度最低 C 点盐酸浓度最大
    C.CD 段压强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气体温度
    D.D、E 两点处的气体压强相等
    【获得结论】:同学结合实验和相关资料,最终获得结论:铝表面的氧化膜不仅能被 H+所破坏,还能被酸
    溶液中的阴离子所破坏。不同的阴离子破坏能力不同,Cl-对氧化膜的破坏能力较 SO42-强。表现在两个方面:
    ①阻止氧化膜的形成。②破坏已生成的氧化膜。铝表面的氧化膜被破坏后,使 H+与铝原子直接接触,迅速
    反应生成氢气。而 SO42-对铝与 H+的反应没有阻碍作用,但破坏氧化膜的能力很弱,使 H+与铝原子不能接触,
     
    反应不能进行。故铝与稀硫酸几乎不反应。
    【注意:若答对第(4)小题奖励 4 分,化学总试卷不超过 60 分】
    基于实验结论,思考:铝片与硫酸铜、氯化铜溶液反应现象应该怎
    样?并设计实验验证。
    
实验设计现象结论

    三、本大题共 6 分
    16.(6 分)为测定某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小龙和他的同学用足量的一氧化碳与 10g 赤铁矿石样
    品充分反应(杂质不参与反应),并将生成的气体用一定量的氢氧化钠
    溶液完全吸收,该溶液总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
    (1)上述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g;
     
    (2)计算该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