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下载试题 ☆☆☆ 各位同学在查看时请点击全屏查看 2018年忻州中考化学模拟试题 一、化学模拟试题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1.在溶液中含有的物质至少有 A.一种B.两种C.三种D.四种 2.下列现象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钢铁生锈B.煤的燃烧C.冰融化成水 D.火药爆炸 3、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原子的 A.核外电子层数 B.最外层电子数 C.核内中子数 D. 相对原子质量 4、实验室制取氢气时,应选用的反应物是 A.铁和浓硫酸 B.锌和稀硝酸 C.铜和盐酸 D.锌和稀硫酸 5.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氧气有如下的操作 (1)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 (2)熄灭酒精灯 (3)检查装置气密性 (4)将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均匀装入试管,塞紧试管塞,固定于铁架台上 (5)收集氧气(6)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其正确的操作程序是 A.③④①⑤⑥②B.③④①⑤②⑥ C.④①③⑥②⑤D.④①⑤②⑥③ 6、下列仪器中,具有溶解固体、配制溶液、加热较多液体试剂三种用途是 A.试管B.量筒C.集气瓶D.烧杯 7下列各组物质中,具有相同酸根的一组是( ) A.K2SO4、Na2SO3 B.K2MnO4、NaMnO4 C.CaCl2、NaCl D.NaCl、KClO3 8..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B.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物质叫混合物 C.石油是一种纯净物 D.合金都是化合物 9、向氧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微微加热,直至不再发生反应时反应容器中仍有少量固体物质存在,这少量固体物质中含有的物质是 A.CuO B.Cu C.Fe D.Cu和Fe 10、现有铁、稀硫酸、氧化铁,氯化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钾溶液,在常温下两两互相混合,共能发生化学反应的个数为 A、4个 B、5个 C、6个D、7个 11,下列各组溶液中,不用其他试剂,只用组内溶液相互混合的方法就能鉴别的一组溶液是 A、Na2SO4,BaCl2,KNO3,NaCl B、Na2SO4,Na2CO3,BaCl2,HCl C、NaOH,Na2SO4,FeCl3,BaCl2 D、NaCl,AgNO3,NaNO3,HCl 12.在①钾盐 ②铵盐 ③硝酸盐 ④硫酸盐 ⑤盐酸盐 ⑥碳酸盐中,均能溶于水的一组盐是 A.①②⑤ B.②③④ 8.CC.①②③ D.①③⑥ 13. 下列各组物质中,两种物质混和后,溶液质量不会发生变化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 B.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 20.AC.碳酸钠溶液和盐酸 D.硝酸钡溶液和稀硫酸 14. 下列各组名称中,表示同一种物质的组是 A.水、冰、干冰 `B.胆矾、蓝矾、硫酸铜晶体 C.烧碱、火碱、纯碱 D.大理石、石灰石、生石灰 15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下列物质,消耗氧气最少的是 A..CO B..S C..P D.C 16在饱和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无水硫酸铜后,保持温度不变,溶液的质量会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比较 17. 向盛有少量氢氧化铜的试管中加入适量盐酸,充分反应后,再加入过量铁粉,反应完成后过滤,滤渣中含有的物质是 A.铜粉 B.铁粉 C.铜粉和铁粉 D.氢氧化铜和铁粉4.C 18下列反应物到生成物的转化不能直接实现的是 A.Ba(NO3)2─→BaSO4 B.H2SO4─→HCl 5.CC.CuO─→Cu(OH)2 D.Ba(OH)2─→Fe(OH)3 19. 用镁和铝分别同稀硫酸反应,若要各制得10克氢气,则需要用去的镁和铝的质量比是 A.4∶3 B.8∶9 C.3∶1 D.1∶3 10.D20. 把质量相等,质量分数也相等的盐酸和苛性钠溶液混合,并滴入石蕊试液后溶液呈 A.红色 B.蓝色C.紫色 D.无色 21. 下列各组离子在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Ag+,Na+,Cl-,NO3- B、Na+,K+,OH-,SO42- C、K+,Na+,CO32--,Cl- D、Ba2+,Mg2+,NO3--,Cl--- 22. 下列各组中的物质,依次加入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FeCl3、 NaOH稀盐酸 B.AgNO3、 NaCl稀硝酸 C.MgSO4、 NaNO3、石灰水D.CaCl2、 Na2CO3、稀盐酸 23. 有四瓶无色溶液:氯化钠、硫酸钠、硫酸铵、硝酸铵,仅用一种试剂即可将它们区别开来,这种试剂是 A.红色石蕊试液 B.硝酸银溶液 C.氢氧化钡溶液 D.氯化钡溶液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18分) 24.用化学式表示下列物质 氢氧化钠________ 碳酸钙_____________硝酸______________ 硫酸钾___________碱式碳酸铜_____________ 25.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______改变,原子的数目_____增减,各种原子的质量________变化.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_____________. 26 海洛因是我国政府命令严禁的毒品,其化学式为C12H23NO5, 其式量为______________。每个海洛因分子中共有__________个原子。 27铁元素有三种常见微粒:Fe,Fe2+,Fe3+,它们都具有相同的 铁元素有三种常见的氧化物:FeO,Fe2O3,Fe3O4其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 28.有盐酸、氯化铜、碳酸钾、 氢氧化钡和硫酸镁五种溶液, 其中________________ 能跟其余四种溶液都发生反应, 这些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反应,其中有________个反应产生沉淀。 29.当CO和CO2的分子个数比为2∶3时,它们的质量比______它们所含的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共14分) 30. 已知A、B、C、D、E、F六种物质间有下列转化关系: (1)A+B→C+H2O (2)C+KOH→D↓(蓝色)+E (3)B+Ba(NO3)2→F↓+HNO3 则A、C、E、F的化学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用石灰石,碳酸钠, 水等为原料制取少量氢氧化钠的化学方程式依次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①凡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 ②凡升高温度,均可使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 ③溶液和浊液都是混和物,它们本质的区别在于溶液是无色透明的。( ④将1克蓝矾溶解在99克水中,就能配制成1%的硫酸铜溶液。 () 30.①×②×③×④×四、实验题(共10分,每空1分) 33.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装置用代号表示): (1)写出编号为①的仪器名称____。 ![]() (2)实验室制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实验室制氢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可选用D装置,其装置中盛放的试剂一般是____。 (3)用锌粒和浓盐酸反应制氢气,将制出的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氢气中含有(写化学式)____,若要制出纯净、干燥的氢气,除发生装置外还应选用的一种装置是____,该装置中药品的作用是____。 (4)实验室制取氧气有以下主要操作步骤:①加热②把药品装入试管后固定在铁架台上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熄灭酒精灯⑤用排水法收集气体⑥从水槽中取出导管。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写序号)____。 34.除去氯化钠中混有的少量碳酸钠,应选用的一种试剂是____。 30.①×②×③×④×五、计算题(共12分,每小题6分。最后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5.用足量的氢气在加热条件下还原16克氧化铜,充分反应后生成水多少克? 36.已知t℃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34.7克。在该温度下将氯化钙和氯化钾的混合物16.2克,放入26.2克水中使其完全溶解,然后加入27.6克溶质质量分数为50%的碳酸钾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求:(1)生成碳酸钙沉淀的质量。(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018年忻州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46分,每小题2分)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18分) 24.用化学式表示下列物质 氢氧化钠_NaOH__ 碳酸钙_CaCO3 硝酸_HNO3 硫酸氢钾_KHSO4 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25.不会 不会 不会发生 . 相等 26. 198 31 27. 核电荷 数 ( 核内质子数) FeO 28. K2CO3 复分解 3 29. 3 :4 1:3 三、简答题(共14分) 30.A: CuO C: CuSO4E: K2SO4 F: BaSO4 31(1)` `高温 CaCO3====CaO+CO2↑ (2) CaO+H2O=Ca(OH)2 (3)Ca(OH)2+Na2CO3=CaCO3↓+2NaOH 32.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 (2) × (3)× (4) × 30.①×②×③×④×四、实验题(共10分,每空1分) 33.(1)试管 (2)A B B 澄清的石灰水(或氢氧化钙溶液)(3)HCl C 除去氯化氢和水蒸气(或盐酸酸雾) 34.盐酸 五、计算题(共12分,每小题6分。最后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5.生成水的质量为3.6克。 36.生成碳酸钙沉淀10克,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25.8%。(其它解法合理亦得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