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下载试题 ☆☆☆ 各位同学在查看时请点击全屏查看 2018年太原中考化学物质的转化与推断专项训练 ![]() 1.解题关键 ![]() 2.解题思路 ![]() 3.突破口的选择 (1)物质颜色
(2)物质的类别 ①金属单质:Fe、Cu;②非金属单质:固体C,气体O2、H2;③金属氧化物:CaO、CuO、Fe2O3;④非金属氧化物:H2O、H2O2、CO、CO2;⑤酸:稀盐酸、稀H2SO4;⑥碱:NaOH、Ca(OH)2;⑦盐:CaCO3、Na2CO3、CuSO4。 (3)物质的用途 ①调味品:NaCl;②发酵粉:NaHCO3;③改良酸性土壤:Ca(OH)2;④还原剂:CO、C、H2;⑤建筑材料:CaCO3、Ca(OH)2;⑥干燥剂:NaOH、CaO、浓H2SO4;⑦除铁锈:稀盐酸、稀H2SO4。 (4)基本反应类型 ①常见的分解反应: H2O分解:2H2O 2H2↑+O2↑ H2O2分解:2H2O2 2H2O+O2↑ CaCO3分解:CaCO3 CaO+CO2↑ ②常见的化合反应 CaO+H2O=== Ca(OH)2 CO2+H2O=== H2CO3 H2、C、S、Fe、CO等物质的燃烧 ③常见的置换反应 金属+酸:Fe+2HCl=== FeCl2+H2↑等 金属+盐:Fe+CuSO4=== FeSO4+Cu等 碳还原氧化铜:C+2CuO 2Cu+CO2↑ ④常见的复分解反应 酸+碱:HCl+NaOH=== NaCl+H2O 酸+盐:Na2CO3+2HCl=== 2NaCl+H2O+CO2↑ 碱+盐:Na2CO3+Ca(OH)2=== CaCO3↓+2NaOH 盐+盐:Na2CO3+BaCl2=== BaCO3↓+2NaCl (5)其他特征 ①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CO2 ②组成元素相同:CO和CO2、H2O和H2O2 ③常见的溶剂,常温下是液体:H2O 4.物质推断的一般方法 (1)点击突破,顺逆推断:抓住“突破口”,直接得出结论,然后用顺向、逆向或两边向中间推断,逐一推导出其他结论。 (2)相遇组合,对比推断:采用类似数学中的“相遇”方法,用图表列出各物质反应次数,再由各物质的性质及反应规律列出各物质反应次数,然后对号入座推断出各物质。 (3)提出假设,讨论推断:在分析题目所给条件的基础上,提出假设后进行反复验证,逐步缩小范围,排除不合题意的结论。 5.常见的转换网络图 (1)以氧气为核心的物质和以二氧化碳为核心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 (2)铁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 (3)铜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 (4)以碱和盐为核心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 ![]() 1.无机物甲、乙、丙经一步反应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 (1)若反应皆为化合反应,且均在点燃条件下发生,则丙的化学式为__CO__。 (2)若反应皆为置换反应,且均在溶液中进行,甲、乙、丙都为金属,则它们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甲、丙、乙__(用“甲”、“乙”、“丙”表示)。 (3)若反应皆为复分解反应,乙为白色难溶物。 ①若甲为常见的酸,甲、乙、丙含相同的原子团,丙溶液为蓝色,则丙生成乙的化学方程式为__CuSO4+BaCl2===_BaSO4↓+CuCl2__(写一个)。 ②若甲为常见的碱,且相对分子质量为74。甲、乙、丙含相同的金属元素,丙溶液为无色,则丙生成乙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2+Na2CO3===_CaCO3↓+2NaCl__(写一个)。 2.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它们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其中B为红色固体,图中“―→ ”表示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省略)。 ![]() (1)若B为化合物,C的化学式是__Fe2(SO4)3(或FeCl3)__,B―→ A的化学方程式是__Fe2O3+3CO_2Fe+3CO2__。 (2)若B为单质,写出C―→ D的化学方程式__Cu(NO3)2+2NaOH===_Cu(OH)2↓+2NaNO3__,该反应发生的理由是__可溶性的碱和盐反应,生成难溶性的碱(或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__。 3.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变化关系,其中“―→ ”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之间能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省略)。已知:甲是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的金属,丙可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其水溶液呈蓝色。请回答: ![]() (1)甲可能是__Fe__,丙是CuSO4;乙的一种用途是__除铁锈(其它合理答案均可)__。 (2)乙和丁反应生成丙,丁可能是__CuO[或Cu(OH)2等]__。 (3)写出甲与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Fe+CuSO4===_FeSO4+Cu,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置换反应__。 4.已知A、B、C、D是四种不同类别的物质且含有同一种元素,B在常温下为液体,C为一种难溶性盐,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 (1)A物质所属的类别是__酸(或单质)__。 (2)B―→ D的反应是__放热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C―→ 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CaCO3+2HCl===_CaCl2+H2O+CO2↑__。 (4)写出一个符合题意的非基本反应类型的化学方程式__Ca(OH)2+CO2===_CaCO3↓+H2O__。 5.A、B、C、D为初中化学学过的四种不同类别的无机化合物,其中A为一种盐,但它的水溶液显碱性,D为生石灰, “―→ ”表示相邻的物质之间可以转化(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略去),“——”表示相连的物质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 (1)B的物质类别是__酸__。 (2)A——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Na2CO3+Ca(OH)2===CaCO3↓+2NaOH__。 (3)B——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2HCl+Ca(OH)2===CaCl2+2H2O__。 (4)D―→ C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是__化合反应__。 6.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不同类别的物质。A的水溶液显碱性,B与C在溶液中反应无明显现象,D为红棕色固体,E为密度最小的气体。(“―→ ”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表示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 ![]() (1)E的一种用途是__作燃料(合理即可)__。 (2)D的化学式是__Fe2O3__,B和C反应的微观实质是__H+和OH-反应生成水分子__。 (3)A和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Na2CO3+Ca(OH)2===_2NaOH+CaCO3↓__。 7.A、B、C、D、E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其中A、B、C均含同一种金属元素,C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D的溶液呈蓝色,E是一种常见的酸。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相互间能反应,“―→ ”表示在某种条件下能生成该物质,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 (1)B的化学式是__CaO__。 (2)E―→ D的反应现象是__黑色固体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3)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Ca(OH)2+CuSO4===_Cu(OH)2↓+_CaSO4__。 (4)写出图中属于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CaCO3_CaO+CO2↑__。 8. ![]() 如图中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B、C、D、E是不同类别的无机化合物,且它们都含有同一种元素,已知A为红色固体,D可以用于除去铁锈,“——”表示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 ”表示在一定条件下一种物质可以转化成另一种物质,五种物质的关系如下: (1)B物质的化学式为__CO2__。 (2)A―→ B的反应在工业上的应用是__炼铁__。 (3)E与D能发生反应其微观实质是__H++OH-===_H2O(或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__。 (4)C与E能发生反应的原因是__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__。 (5)写出图中涉及的一个非基本反应类型的化学方程式__3CO+Fe2O3_2Fe+3CO2[或CO2+Ca(OH)2===_CaCO3↓+H2O]__。 9.A、B、C、D、E为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他们之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和B中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D和E中含有另一种相同的金属元素,A是一种红色固体物质,D的水溶液为蓝色。“―→ ”表示相邻的物质之间可以转化(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略去),“——”表示相连的物质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 (1)A的化学式为__Fe2O3__。 (2)B——C的化学方程式为__Fe+H2SO4===FeSO4+H2↑__。 (3)D―→ E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是__复分解反应__,反应过程中溶液中一定大量减少的微观粒子有__Cu2+、OH-__。 10. ![]() 赣南的客家围屋如同城堡,可以抵御外敌入侵。现有五种物质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氯化钡和碳酸钠作为围屋的守护“卫士”,只有相邻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才能组成守护的防线(如图所示)。其中物质A常用于铅酸蓄电池中,其浓溶液有脱水性;物质C是人体胃液中的主要成分。(提示:碳酸钡不溶于水) (1)A物质是__H2SO4__。 (2)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NaOH+HCl===NaCl+H2O__;A与E反应时的实验现象为__产生白色沉淀__。 (3)现有下列物质作为“外敌”分别对围屋发起进攻,若该物质与两位相邻的守护“卫士”都能发生反应才能攻破防线,那么能攻入围屋的物质是__④__(填序号)。 ①铁 ②氧化铁 ③二氧化碳 ④氢氧化钡 11.A~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间能相互发生反应,“―→ ”表示物质间有相应的转化关系。其中,A、B都是黑色固体,通常状况下,C是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溶于水会形成蓝色溶液,常用于配制一种具有杀菌作用的农药。请回答下列问题: ![]() (1)物质C的化学式是__CO2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C+2CuO2Cu+CO2↑__,②__CuO+H2SO4===_CuSO4+H2O__。 (3)物质E所属的类别可能是(写一种物质的类别)__碱__。 12.A~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为有机物,B在空气中所占体积分数为0.03%,D为生石灰。“―→”表示一种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省略) ![]() (1)A的化学式为__CH4(或C2H5OH或C6H12O6等合理即可)__。 (2)B―→ C的化学方程式为__CO2+Ca(OH)2===_CaCO3↓+H2O__;E―→ C属于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Ca(OH)2+Na2CO3===CaCO3↓+2NaOH(或CaCl2+Na2CO3===CaCO3↓+2NaCl等合理即可)__;上述反应说明要制得同种物质可采用不同种途径。 13.A、B、C、D、E是初中常见的五种物质,其中D是黑色固体,且与C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有红色物质生成,E的固体俗称干冰。①、②、③、④的反应类型分别是复分解反应、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和置换反应。图中“——”表示两端物质间能发生反应,“―→ ”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D __CuO__ E __CO2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Na2CO3+2HCl===2NaCl+CO2↑+H2O(或其他碳酸盐、碳酸氢盐与酸反应生成CO2即可)__; ④__C+2CuO2Cu+CO2↑__。 14.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A为单质,常温下B、C均为气体。且B是一种大气污染物。D、F的溶液均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E是厨房常用的一种调味品。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 (1)A的化学式是__C(或O2)__。 (2)B―→ C的反应现象是__产生蓝色火焰,放热(合理即可)__。 (3)F―→ E的化学方程式是__NaOH+HCl===_NaCl+H2O[或2NaOH+MgCl2===2NaCl+Mg(OH)2↓等合理即可]__。 (4)D―→ C的化学方程式是__Na2CO3+2HCl===_2NaCl+H2O+CO2↑__,该反应的微观本质是__氢离子与碳酸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__。 15.不同类别的物质间能相互反应,如图圆圈内的五种物质为Fe、Fe2O3、H2SO4、NaOH、Na2CO3中的一种,已知A为单质,D可以除去发酵后面团中的酸味,图中“——”表示相连物质可以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省略)。请完成填空。 ![]() (1)试推断:B为__Fe2O3,E物质的俗名为__烧碱(或火碱或苛性钠)__。 (2)写出D―→ E的化学方程式__Ca(OH)2+Na2CO3===CaCO3↓+2NaOH__。 (3)写出B―→ A的化学方程式__3CO+Fe2O32Fe+3CO2__。 (4)B与C反应的现象为__固体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__。 16.A、B、C、D、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B是密度最小的气体单质,D的水溶液呈蓝色。根据信息和图示回答问题(反应条件和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 (1)A的化学式为__CuO__,B的化学式为__H2__。 (2)写出一个符合D和E的化学方程式__Fe+CuSO4===FeSO4+Cu(合理即可)__。 17.已知A~F均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E是工业上常用来制玻璃、造纸、洗涤剂的原料,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表示物质之间存在着相应的转化关系,“——”表示物质间能发生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未标出)。请回答下列问题: ![]() (1)A的化学式是__CO2__,E的俗名是__纯碱(或苏打)__。 (2)写出D―→ C的化学方程式__CaCO3_CaO+CO2↑__,写出A——F的化学方程式__CO2+2NaOH===_Na2CO3+H2O__。 (3)图示转化关系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置换反应__。 18.如图中A、B、C、D、E、F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且A、B、C、D、E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已知B是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之间可以在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由某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所涉及的化学反应均为初中化学学习中常见的反应)。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B物质的化学式__Fe__,E物质的一种用途__灭火__。 (2)写出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Fe+H2SO4===_FeSO4+H2↑(合理即可)__。D―→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Ba(OH)2+2HCl===BaCl2+2H2O(合理即可)__。 (3)①②③④⑤五个化学反应中基本反应类型相同的是(填序号)__②④⑤__。 19.A—G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相互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条件省略。已知A是易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B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C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F是最轻的气体。 ![]() (1)G的化学式为__Fe3O4__。 (2)写出相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3CO+Fe2O3_2Fe+3CO2__; ②__2H2O2H2↑+O2↑__。 (3)反应③的实验现象是__火星四射,剧烈燃烧,生成黑色固体__。 20.Fe2O3俗称铁红,常用作红色颜料,工业制取Fe2O3一种方法如图所示,C为氧化物,E的溶液pH<7。(反应条件和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化学式是__CO2__。 (2)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Fe2O3+3CO2Fe+3CO2__。 (3)④的化学方程式是__Fe+H2SO4===_FeSO4+H2↑__,该反应的微观本质是__铁原子失去2个电子变为亚铁离子,氢离子得到2个电子变为氢原子,2个氢原子结合生成氢分子__。 (4)⑥的化学方程式是2FeSO4 Fe2O3+X+SO3,其中X的化学式是__SO2__。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