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考化学 > 模拟题 >

2018唐山市中考化学压轴试题【精编版含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19-05-11 初三网 赵妍妍 参加讨论

    ☆☆☆ 点击下载试题 ☆☆☆
    由于格式问题此试题可能会出现乱码的情况
    为了方便您阅读请点击右上角的全屏查看
    2018唐山市中考化学压轴试题
    一、选择题(28分)
    1.(2分)下列变化中与其它三者有本质区别的是(  )
    A.干冰升华              B.电灯发光              C.矿石粉碎              D.粮食酿酒
    2.(2分)下列图示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  )
    
A. B. C. D.

    3.(2分)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变化现象,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木炭燃烧
    B.白炽灯泡通电发光发热
    C.铜制品在潮湿环境里生成“铜绿”
    D.铁丝燃烧
    4.(2分)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两者的主要区别是(  )
    A.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B.分子间有间隙,原子间无间隙
    C.分子运动 原子不运动
    D.分子质量大 原子质量小
    5.(唐山中考化学)(2分)“冰红茶”、“雪碧饮料”、“生理盐水”和“矿泉水”均属于(  )
    A.化合物              B.纯净物              C.混合物              D.无法判断
    6.(2分)如图所示物质的用途中,主要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
    用玻璃刀裁玻璃
B.
    定向爆破拆除楼房
C.
    用石墨做干电池的电极
D.
    天安门华表

    7.(2分)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常见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A.酒精挥发﹣分子间隔变大              B.食物腐败﹣分子发生变化
    C.热胀冷缩﹣分子大小改变              D.丹桂飘香﹣分子不停运动
    8.(2分)以下是三种气体的密度(0℃、101kPa)和溶解度(20℃、101kPa).
    
气体氢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
密度(g/L)0.08991.9772.716
溶解度(g)0.00016030.168811.28

    实验室收集二氧化硫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向上排空气法
    B.向下排空气法
    C.排水集气法
    D.既可用向上排空气法,又可用排水集气法
    9.(2分)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有关氧气说法错误的是(  )
    A.用带火星的木条可以检验氧气
    B.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可以制取氧气
    C.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氧气易溶于水
    D.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溅,产生黑色固体
    10.(2分)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              B.硫在氧气中燃烧
    C.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D.蜡烛在空气中燃烧
    11.(唐山中考化学)(2分)为了解释水电解的微观变化,小丽做了许多分子、原子模型,其中能表示水分子模型的是(  )
    
A. B. C. D.

    12.(2分)以下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
    13.(2分)黑白小圈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如图表示的物质是(  )
    
    A.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B.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C.由7种物质分子构成的混合物
    D.由5种物质分子构成的混合物
    14.(2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空气是由空气分子组成的,因此,空气是纯净物
    B.空气中的氮气、氧气一经混合,其化学性质均已改变
    C.同种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不同种原子不能结合成分子
    D.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二、填空题
    15.(10分)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2)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
    (3)硫在氧气中燃烧     ;
    (4)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
    (5)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
    16.(14分)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在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请回答问题:
    (1)指出图中比较明显的错误:
    ①     ;
    ②     ;
    ③     ;
    ④     .
    (2)反应开始前,应首先     .
    (3)图中收集气体的方法叫     ,这是利用氧气     的性质;此外,还可根据氧气     的性质,采用     法收集.
    (4)给大试管加热的方法为     .
    (5)实验完毕后,应先     ,再     .其目的是     .
    (6)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17.(唐山中考化学)(6分)将某紫黑色固体粉末A加热,可产生无色气体B,同时生成一种黑色固体C和 另一种固体物质D.黑色固体C通常可用于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时的催化剂.另一黑色固体E在无色气体B中燃烧,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F.绿色植物可将气体F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并转化为无色气体B.回答:
    (1)写出名称  A     ,C     ,B     ,F     
    (2)写出黑色固体E在无色气体B中燃烧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18.(8分)如图是水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的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
    
    (1)     ;(2)     ;(3)     ;(4)     .
    19.(6分)如图是部分元素原子或离子的结构示意图,请你仔细观察、分析,然后回答问题
    
    (1)上述粒子中,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     (填序号,小同),属于阳离子的是     ,属于阴离子的是     ,属于原子的是     .
    (2)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也相同的粒子有     .属于稳定结构的是     .
    20.(8分)氧气是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可以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氧气的这一特性,使氧气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也正是由于氧气的这一性质,人们为了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在某些情况下,要使物质与氧气隔绝,请你从以上两个方面各举两个例子予以说明
    应用氧气:①     ,②     .
    隔绝氧气:①     ,②     .
    三、实验探究题(20分)(文字表达式2分)
    21.(13分)实验室常用于制取氧气的方法有:
    a,加热氯酸钾晶体和二氧化锰粉末;
    b,加热高锰酸钾固体;
    c,用二氧化锰粉末作催化剂使过氧化氢(H2O2)溶液分解产生水和氧气
    (1)写出指定的仪器名称
    ①     ;②     ;③     .
    (2)请仔细分析装置A的特点,推测其所用的制氧气的方法是     (填a,b或c)
    (3)采用方法c制取氧气应该选用装置     (填“A”或“B”).为检验装置B中氧气是否收集满,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的     ,这是利用了氧气     的性质.
    (4)利用装置A制氧气,A中发生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该反应属于     反应,在结束实验时要先撤离导管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其目的是     ;利用装置B也可以制氧气,图中的长颈漏斗你认为可以用生活中的     来代替,也可以起到同样的效果.
    (5)利用B装置制氧气的优点有     .
    
    22.(7分)某学生为验证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进行实验(如图所示).燃烧匙里盛燃着的足量的硫,反应结束,冷却后,打开C夹,水不沿导管进入A瓶.请回答:
    (1)B容器的名称是     .硫在A瓶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是     ;
    (2)该实验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3)若不改变原装置,要使实验成功,你的改进意见是     ;
    (4)若实验成功,进入A瓶里的水约可达到A瓶容积的     ,由此可证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
    
    唐山中考化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28分)
    1.D;2.C;3.C;4.A;5.C;6.B;7.C;8.A;9.C;10.C;11.C;12.C;13.D;14.D;
    二、填空题
    15.
    16.解:巩固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可记住口诀“查装定点收移熄”,每个步骤都有注意事项:①为了防止药品受潮加热有水生成,倒流引起试管炸裂,所以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②加热时要先预热,再集中对着药品所在部位加热,且用外焰加热.③伸入试管的导管不能太长,否则不利于导出气体④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应,防止塞棉花高锰酸钾粉末加热时会随气体流进入水槽,也可能进入集气瓶,引起误解,认为氧气为红色,其实氧气为无色等.
    (1)①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②酒精灯火焰没对着药品所在部位加热,③导管伸入试管过长,④试管口没有塞棉花.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排水法;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向上排空气
    (4)先将试管预热;然后对着药品所在部位加热
    (5)将导管移出水面;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回试管,炸裂试管
    (6)
    17.解:(1)黑色固体E在无色气体B中燃烧,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F,所以F是二氧化碳,E是碳,绿色植物可将气体F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并转化为无色气体B,所以B是氧气,将某紫黑色固体粉末A加热,可产生氧气,同时生成一种黑色固体C和另一种固体物质D,所以A是高锰酸钾,黑色固体C通常可用于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时的催化剂,所以C是二氧化锰,D是锰酸钾,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A是高锰酸钾,C是二氧化锰,B是氧气,F是二氧化碳;
    (2)黑色固体E在无色气体B中燃烧的反应是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文字表达式为:
    故答案为:(1)高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二氧化碳;
    (2)
    18.解:(1)由图示可知一个水分子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2)由图示可知水分子中含有氢、氧两种原子,故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等;
    (3)水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生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
    (4)由图示可知水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分子数比为2:1.
    故答为:(1)一个水分子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2)水分子中含有氢、氧两种原子;(3)水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生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4)水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分子数比为2:1.
    19.(唐山中考化学)解:(1)根据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②③的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⑤中的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⑤为阳离子;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③属于阴离子;根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属于原子的有:①②④⑥⑦⑧;
    (2)由结构示意图可知,在③④⑤中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也相同;③④⑧都属于稳定结构.
    故答案为:(1)②③;⑤;③;①②④⑥⑦⑧;(2)③④⑤;③④⑧.
    20.解:氧气能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应用氧气的例子是给急救病人输氧、炼钢.食物在氧气中因缓慢氧化而变质,铁和水、氧气接触会生锈,因此隔绝氧气的例子有给食物进行真空包装、给金属涂防护漆等.
    故答案为:①医疗急救; ②炼钢;  ①灭火; ②食物真空包装.
    三、实验探究题(20分)(文字表达式2分)
    21.解:(1)①为试管,②为酒精灯,③为集气瓶;故填:试管;酒精灯;集气瓶;
    (2)装置A适用于固体加热制取氧气,试管口有一团棉花,所以是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故填:b;
    (3)用二氧化锰粉末作催化剂使过氧化氢(H2O2)溶液分解产生水和氧气属于固液常温型,所以选择装置B来制取;氧气具有助燃性,所以检验装置B中氧气是否收集满,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的口部,观察木条是否复燃;故填:B;口部;支持燃烧;
    (4)(唐山中考化学)利用装置A制氧气,根据装置A的特点可知是利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A中发生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此反应是一种物质生成三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在结束实验时为防止冷水倒吸,使试管炸裂,应先撤离导管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利用装置B也可以制氧气,图中的长颈漏斗你认为可以用生活中的注射器来代替,也可以起到同样的效果;故填: ;分解;防止冷水倒吸,使试管炸裂;注射器;
    (5)通过对比装置A和装置B,可知利用B装置制氧气的优点有反应快,节约能源,操作简便,更安全;故填:节能,操作简便,更安全.
    22.解:(1)仪器名称是烧杯,留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2)失败的原因是药品用了硫,因为硫燃烧消耗氧气可又生成二氧化硫气体,使瓶内外压强没有变化,水就无法进入集气瓶里面;
    (3)实验要想成功最好的药品就是红磷,它的生成物是固体;
    (4)实验成功了,瓶内氧气被充分消耗了,水就会进入1/5,也就意味着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