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手机版
|
高级搜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 [
加入收藏
]
首页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
中考论坛
搜索
检索标题
智能模糊
搜索
热门标签:
2022中考
数学知识点
化学知识点
中考政治真题
生物知识点
优秀作文
中考语文试题
化学模拟试题
中考数学试题
中考化学试题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考化学
>
模拟题
>
2017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化学试题【免费版含解析】
http://www.newdu.com
2019-05-11 初三网 王蕊
参加讨论
2017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化学试题【免费版含解析】
由于版式的问题,试题可能会出现乱码的现象,为了方便您的阅读请点击全屏查看
一、化学选择题(本部分共10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17·深圳)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P2O5
B、硅的元素符号:SI
C、碳酸根离子:CO3
D、三个氧原子:O3
2、(2017·深圳)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干冰可作制冷剂,广泛用于食品冷藏保鲜
B、N2、NO、NO2等含氮物质均为空气污染物
C、明矾溶于水的胶状物可吸附杂质,达到净水的目的
D、废旧电池的分类回收有利于保护环境
3、(2017·深圳)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安全地进行实验并获得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振荡试管充分反应
B、
溶解NaCl固体
C、
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D、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4、(2017·深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检验电解水的产物,可判断水的组成元素
B、将pH试纸用水湿润后,测定柠檬汁的pH
C、凡是无色的、均一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硫在O2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SO3[:.Com]
5、(2017·深圳)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有“智力元素”之称。下图为碘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碘是一种金属元素
B、碘原子的核外有7个电子层
C、碘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3
D、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g
6、(2017·深圳)丙氨酸是一种常见的氨基酸,其化学式为C3HxO2N,相对分子质量是8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氨酸属于无机化合物
B、丙氨酸中碳、氮元素的质量比为3:1
C、丙氨酸化学式中x=7
D、每个丙氨酸分子中含有一个氧气分子
7、(2017·深圳)“催化转化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处理为无污染的气体,下图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四种物质均为化合物
B、该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
C、甲、丁中同种元素化合价相同
D、乙、丙中所含元素种类相同
8、(2017·深圳)为了达到相应的实验目的,下列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
A、
分离H2O2和MnO2制O2后的固液混合物
B、
除去CO中的CO2气体
C、
区分NaCl、NH4NO3、NaOH三种固体
D、
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9、(2017·深圳)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a1℃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温度升温至a2℃时,均有固体析出
C、a2℃时,M点对应的甲溶液不饱和
D、a2℃时,乙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0%
10、(2017·深圳)小明同学归纳总结了初中所学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并用“H2SO4+X→盐+Y”这种表达式进行整理。下列小明的观点错误的是()
选项
X的物质类别
观点描述
A
金属
若X为Cu,则反应能够发生
B
金属氧化物
若X为MgO,则Y为H2O
C
碱
若X为NaOH,则盐谓Na2
SO4
D
盐
若X为BaCl2, 则生成白色沉淀
A、A
B、B
C、C
D、D
二、非选择题
11、(2017·深圳)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这些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根据以上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学#科#网Z#X#X#K]
(1)写出甲的化学式________。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4)反应③在一定温度下进行,若乙为Fe2O3, 则丙为Fe;若丙为Cu,则乙为________(填化学式)。
(5)请完成下列表格,证明Fe的金属活动性比Cu的强。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将铁片浸入_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中
铁片表明析出________固体
12、(2017·深圳)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先生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其原理中重要的一步是向饱和食盐水中先后通入足量NH3和CO2制备NaHCO3, 化学方程式:NaCl+ NH3+CO2+H2O= NaHCO3↓+NH4Cl
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模拟该过程,请结合具体的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I.气体制备
①二氧化碳气体制备实验室常采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备CO2, 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应选择的气体收集装置为________(选填装置对应的字母)。
②氨气制备
实验室常用硫酸吸收氨气,防止污染空气,实验室制备NH3的反应原理为:Ca(OH)2(固)+2NH4Cl(固)
CaCl2+2H2O+2NH3↑。现要制备并干燥NH3, 所选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选择装置对应的字母)。实验室制备O2也可用上述制备NH3的发生装置,写出用该发生装置制备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NaHCO3制备
①根据表格中的溶解度数据,解释20℃产物中NaHCO3能够先从溶液中结晶析出的原因________。
物质
NaHCO3
NH4Cl
溶解度/g(20℃)
9.6
37.2
②该过程中另一产物NH4Cl在农业生产中常被用作________。
13、(2017
·深圳)我国矿物种类齐全,储量丰富。工业上从从含有金属元素的矿石中提炼金属。其中赤铁矿是炼铁的主要原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铁制品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
①下列不属于铁合金的是________(选填字母)。
A.Fe(OH)3B.生铁C.不锈钢
②铁钉生锈,属于________变化(选填“物理”“化学”):下图是探究铁钉在不同条件下发生生锈的实验,其中铁锈蚀最快的是________(选填字母)。
(2)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可用于生产催化剂。
Ⅰ.在Fe2O3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Ⅱ.赤铁矿经提纯后得到的纯净Fe2O3可用于生产某种工业催化剂(主要成分为FeO和Fe2O3),其反应原理为:2 Fe2O3+C
4FeO+CO2↑。现将焦炭和过量的Fe2O3混合均匀,按上述原理充分反应,下图为固体混合物的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
①由图可知:生成CO2气体的质量为________g。
②计算反应后固体混合物中FeO的质量分数(请根据化学方程式写出完整的计算步骤) ________。
[:]
2017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化学试题答案解析部分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0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答案】A
【考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解答】解:A、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为P2O5, 故A正确。B、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则:有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所以硅的元素符号为Si。C、碳酸根离子掉了离子数目和符号,应该为CO32-, 故C错误。D、三个氧原子应该表示为3O,而O3代表一个臭氧分子中有3个氧原子构成,故D错误。
【分析】A、化学式在读时由后面往前面读,书写的时候由前面往后面写。B、元素符号在书写的时候,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要大写;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C、离子符号的书写,要写在元素或原子团的右上角,并且数字在前,符号在后。D、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其原子的个数,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含有该原子的个数。
2、【答案】B
【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二氧化碳的用途,水的净化,金属的回收利用及其重要性
【解析】【解答】解:A、干冰升华需要吸收热量,可以作制冷剂,低温环境下易于食品冷藏保鲜,说法正确,不满足题意。B、空气中氮气的含量约占78%,氮气不是空气污染物,氮的氧化物才属于空气污染物,说法错误,满足题意。C、明矾能够吸附杂质,达到净水的目的,说法正确,不满足题意。D、电池中含有镉、汞等重金属,乱扔会污染水土,回收有利于保护环境。
【分析】A、根据干冰升华吸热判断。B、空气污染物主要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合物、碳氢化合物、硫氧化合物和颗粒物等。C、明矾溶于水会形成氢氧化铝胶体,可以吸附杂质,形成沉淀,从而达到净水的目的。D、废旧电池中含有重金属,重金属会造成水土污染。
3、【答案】D
【考点】测量容器-量筒,物质的溶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溶液的酸碱性测定
【解析】【解答】解:A、振荡试管的时候不能用手指堵住试管口上下振荡,会导致液体溅出,若是强酸或强碱等对人有腐蚀作用的液体,则会对人体造成危害,故A错误。B、量筒只能够用来测量溶液的体积,不能用作反应的容器,故B错误。C、不能直接将酚酞滴入一整瓶试剂瓶中进行检验溶液的酸碱性,会导致一整瓶试剂都不能用,故C错误。D、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时候,将导管末端插入
水中,用手捂住试管,若导管末端有气泡冒出,则说明气密性良好;否则气密性不好,故D操作正确。
【分析】A、振荡试管时,用手腕力量摆动,手臂不摇,试管底部划弧线运动,使管内溶液发生振荡,不可上下颠,以防液体溅出。B、量筒不能作反应容器, 不能加热,不能稀释浓酸、浓碱,不能储存药剂,不能量取热溶液。C、检验物质酸碱性的时候要先取少量试液与试管中,然后进行实验观察。D、根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判断。
4、【答案】A
【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元素在化学变化过程中的特点
【解析】【解答】解:A、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生成物中有何种元素,则反应物中也应该有何种元素,所以
可以根据电解水的产物,判断水的组成元素,故A正确。B、pH试纸先用水润湿后,会改
变溶液的浓度,在测定酸碱度的时候会产生误差,故B错误。C、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才是溶液。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故C错误。D、硫在氧气中燃烧会产生蓝紫色的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二氧化硫而不是三氧化硫,故D错误。
【分析】A、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进行判断分析。B、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的一般方法是: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涂于试纸上面,然后将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进行对照。C、溶液是由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组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D、区别硫在氧气中燃烧和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
5、【答案】C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的简单分类,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解析】【解答】解:A、碘是非金属固体,故A错误。B、由碘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碘原子的核外有5个电子层,从里到外分别排布2、8、18、18、7个电子,故B错误。C、碘的原子序数为53,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所以碘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3,故C正确。D、相对原子质量没有单位,故D错误。
【分析】A、根据汉字的写法,石字旁的为固体元素,金字旁的为金属元素,气字头的为气体等进行判断。B、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数电子层数进行分析。C、根据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质子数进行分析判断。D、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没有单位。
6、【答案】C
【考点】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物质的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质量
比的计算
【解析】【解答】解:A、丙氨酸由C、H、O、N几种元素组成,属于有机化合物,故A错误。B、丙氨酸中碳、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2×3):(14×1)=18:7,故B错误。C、12×3+1×X+16×2+14×1=89,解得X=7,故C正确。D、每个丙氨酸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故D错误。
【分析】A、含碳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金属碳化物、氰化物除外)属于有机化合物。B、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之比。C、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算出氢元素的原子个数。D、根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进行判断。
7、【答案】D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元素的概念,化合价规律和原则
【解析】【解答】解: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以推知该反应为:2
CO+2NO
2NO2+C2。A、丁为C2, 由同种元素组成,为单质,
故A错误。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故B错误。C、甲为CO,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丁为C2单质,碳元素化合价为零,故C错误。D、乙为NO,含氮元素和氧元素,丙为NO2, 含氮元素和氧元素,所含元素种类相同,故D正确。
【分析】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化合物。B、根据质量守恒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化合价规律进行分析判断;单质中元素的
化合价为零。D、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或核电荷数决定。
8、【答案】B
【考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气体的净化(除杂),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解析】【解答】解:A、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产生水和氧气,完全反应后,剩余水和固体
二氧化锰,固液可用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将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通入氧化铜,一氧化碳会和氧化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铜,不能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反而会使一氧化碳的含量减少,故B错误,满足题意。C、氯化钠溶于水,既不吸热也不放热,温度计测的温度等于环境温度;硝酸铵溶于水,会吸收热量,温度计测的温度会低于环境温度;氢氧化钠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温度计测的温度大于环境温度,故可以用测温度的方法区分这三种物质,C正确,不满足题意。D、玻璃片上面的白磷和红磷对比,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可以探究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玻璃片上的白磷和水中的白磷对比,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而玻璃片上面的白磷燃烧,可以探究燃烧需要与空气(或氧气)接触,故D正确,不满足题意。
【分析】A、根据过滤的原理进行分析判断。B、除杂的原则(1) 不引入新的杂质;(2) 不减少被净化气体的量。C、根据物质溶于水后能量的变化进行判断。D、根据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判断。
9、【答案】C
【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析】【解答】解:A、溶解度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当温度小于a1℃的时候,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当温度大于a1℃的时候,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故A错误。B
、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a1℃时甲的饱和溶液升温至a2时,溶解度增大,会变成不饱和溶液,可以继续溶解甲种物质;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a1℃时的饱和溶液,升温至a2时,溶解度减小,会有固体析出,故B错误。C、a2℃时,M点在甲物资的溶解度曲线以下,说明M点时甲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故C正确。D、a2℃时,乙的溶解度为20g,乙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100%=16.7%,小于20%,故D错误。
【分析】A、根据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变化影响的关系,结合溶解度曲线进行分析判断。B、升高温度,随温度增加溶解度增大的溶质,其饱和溶液会变为不饱和溶液;随温度增加溶解度减小的溶质,其饱和溶液仍然为饱和溶液,并有固体析出。C、溶解度曲线上的点对应的为该溶质的饱和溶液,下面的点对应为该溶质的不饱和溶液。D、溶质的质量分数等于溶质的质量除以溶液的质量,溶解度是针对100g溶剂而言的,计算时还应加上溶质的质量。
10、【答案】A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酸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解析】【解答】解:A、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才能与稀酸反应,若X为铜,排在氢后面,不与稀硫酸反应,故A说法错误,满足题意。B、若X为MgO,会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所以Y为水,故B说法正确,不满足题意。C、若X为NaOH,会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则盐为Na2SO4, 故C说法正确,不满足题意。D、若X为,与稀硫酸反应,会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稀盐酸,所以有白色沉淀生成,故D正确,不满足题意。
【分析】A、只有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才能与酸反应,将酸中的氢置换
出来。B、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会生成盐和水。C、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D、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产生气体、沉淀或水。
二、非选择题
11、【答案】(1)CaO
(2)Ca(OH)2+Na2CO3=CaCO3↓+2NaOH
(3)2Na+2H2O=2NaOH+H2↑;置换
(4)CuO
(5)CuSO4(或CuCl2);红色
【考点】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解答】解:(1)甲既可以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又可以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说明甲是氧化钙,化学式为CaO。
(2)反应①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钠,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
(3)反应②钠与水的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配平,则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单质钠与水反应生成单质氢气和化合物氢氧化钠,属于置换反应。
(4)反应③为氢气还原乙生成水和丙,若乙为氧化铁,则氢气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和水;若丙为铜,则乙就为氧化铜,氢气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水,因此,乙的化学式为CuO。
(5)要证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就把铁单质放入铜的盐溶液中,看是否有铜置换出来,就可以比较铁与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故应该浸入CuSO4(或CuCl2)溶液中,可以看到铁片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即铜产生。
【分析】根据反应的图框,一步步进行推导;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将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配平;根据基本反应类型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该反应属于哪一类;金属单质能够将另外一种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则说明该金属金属活动性强。
12、【答案】(1)CaCO3+2HCl=CaCl2+H2O+CO2↑;C;B;F;2KClO3
2KCl+3O2↑
(2)20℃时NaHCO3的溶解度小;氮肥
【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物质的溶解性及影响溶解性的因素,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解析】【解答】解:(1)①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二氧化碳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而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可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故选C装置。
②固固加热制取氨气,所以发生装置选择B,实验室常用硫酸吸收氨气,防止污染空气,所以干燥装置不能选择E,而要选择碱性干燥剂干燥,因此选择装置F,固固加热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
2KCl+3O2↑
(2)20℃时,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比氯化铵小,会先从溶液中析出来;氯化铵中含有氮元素,是常见的氮肥。
【分析】根据气体的性质选择收集装置及干燥装置;根据反应条件和反应物的状态,选择发生装置;根据溶解度小,会先从溶液中析出来进行分析判断。
13、【答案】(1)
A;化学;B
(2)30%;1.1;36%
【考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
【解析】【解答】解:(1)铁合金是铁与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的中间合金,属于混合物,A项氢氧化铁属于纯净物,不属于合金。铁钉生锈,产生了新的物质氧化铁,属于化学变化,铁生锈的条件是:与空气(或氧气)、水接触,故B项铁锈蚀的最快。
(2)在Fe2O3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30%。固体混合物21.1g高温加热后只有20.0g,
由于产生二氧化碳脱离反应体系使得质量减少,所以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
1.1g-20.0g=1.1g。
设:
产生的FeO的质量为x。
2 Fe2O3+C
4FeO+CO2↑
28844
x1.1g
=
解得:x=7.2g
反应后固体混合物
中FeO的质量分数为:
×100%=36%
【分析】根据合金的定义辨别哪个不属于合金;有新物质生成的为化学变化,没新物质生成的为物理变化;铁锈蚀的条件:与空气或氧气接触,与水接触;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在利用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出生成的氧化亚铁的质量,从而可以求出反应后固体混合物中FeO的质量分数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上一篇:
2018年肇庆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免费版含答案】
下一篇:
2017-2018年惠州市九年级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免费版含答案】
收藏
挑错
推荐
打印
栏目列表
综合辅导
物质构成
化学方程式
酸碱盐
溶液
碳与金属
化学实验
知识点总结
学习方法
压轴题
历年真题
模拟题
专项训练
学习方案、课件
随便看看
考生饮食“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中考生一日营养全攻略 晚餐:消化很
2018年中考饮食4大注意事项
2014中考语文总复习——议论文阅读
广西梧州市2014年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中考现代文阅读:欣赏型考点
2015中考《顾荣贻炙》文言文阅读答案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及其答案:西京杂
2015年中考语文复习考点梳理六:修改
2015中考语文必背成语精选(1)
中考语文
综合辅导
基础知识与运用
现代文阅读
文言文
古诗词
名句名著
语文素材
题型、解题技巧
中考作文
知识点总结
历年真题
模拟题
专项训练
学习方案、课件
中考数学
综合辅导
数学公式
数学定理
题型、解题技巧
学习方法
代数
几何
函数
圆
三角函数
知识点总结
压轴题
历年真题
模拟题
专项训练
学习方案、课件
中考英语
综合辅导
英语语法
英语阅读
英语词汇
英语写作
英语听力
学习方法
知识点总结
历年真题
模拟题
专项训练
学习方案、课件
中考物理
综合辅导
物理方法
物理公式
力学
光学
电学
热学
声学
学习方法
知识点总结
压轴题
历年真题
模拟题
专项训练
学习方案、课件
中考化学
综合辅导
物质构成
化学方程式
酸碱盐
溶液
碳与金属
化学实验
知识点总结
学习方法
压轴题
历年真题
模拟题
专项训练
学习方案、课件
中考政治
综合辅导
政治知识
心理健康
知识点总结
学习方案、课件
答题技巧
学习方法
历年真题
模拟题
专项训练
中考历史
综合辅导
学习方法
答题技巧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知识点总结
历年真题
模拟题
专项训练
学习方案、课件
中考地理
综合辅导
学习方法
答题技巧
中国地理
世界地理
知识点总结
历年真题
模拟题
专项训练
学习方案、课件
中考生物
综合辅导
学习方法
答题技巧
生物与生物圈
知识点总结
历年真题
模拟题
专项训练
学习方案、课件
历史与社会
综合辅导
试题
备考经验
经验交流
学习方法
常见问题
家长必读
心理指导
考生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