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手机版
|
高级搜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 [
加入收藏
]
首页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
中考论坛
搜索
检索标题
智能模糊
搜索
热门标签:
2022中考
数学知识点
化学知识点
中考政治真题
生物知识点
优秀作文
中考语文试题
化学模拟试题
中考数学试题
中考化学试题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考化学
>
模拟题
>
2018年中山化学模拟试题【解析版含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19-05-11 初三网 王蕊
参加讨论
2018年中山化学模拟试题【解析版含答案】
由于版式的问题,试题可能会出现乱码的现象,为了方便您的阅读请点击全屏查看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e:56 S:16 Cl:35.5 Na:23
一、化学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
8分)
1.下列生活用品的主要材质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
A.羊毛围巾
B.塑料包装袋
C.玻璃茶杯
D.木质桌椅
2.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错误的是 ( )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石墨可做电极
C.氧气可用作燃料 D.氢氧化钙能改良酸性土壤
3.雄伟壮观的国家大剧院主体建筑表面安装了近2万块钛(Ti)金属板。已知一种Ti原子的原子核内有22个质子和26个中子,该钛原子核外的电子数为 ( )
A.4 B.22 C.26 D.48
4.分类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某同学用下表对所学知识进行分类。下列分类错误的是 ( )
5.在空气中放置较长时间的锌片,表面会形成一层薄膜,其中含有Zn2(OH)2CO3。若该物质通过化合反应生成,则反应物除了Zn外,还应该有①N2 ②O2 ③CO2 ④H2O中的 ( )
A.一种 B.两种 C.三种 D.四种
6.下列关于金属说法正确的是 ( )
A.人类使用铝的年代早于金属
铜、铁
B.金(Au)高温条件下也很难与氧气反应
C.通过工业高炉炼铁得到纯净金属铁
D.武德合金熔点高,可用于制造保险丝
7.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甲 乙 丙 丁
A.丙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4 B.发生反应的甲和乙的
质量比为22:3
C.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D.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1
8.下列关于化学实验操作叙述正确的是
( )
A.将试纸直接浸没在溶液中,测定某溶液的pH
B.过滤时,漏斗下端的尖嘴部分需紧贴烧杯内壁
C.未说明药品用量时,一般液体取5毫升左右
D.将氢氧化钠固体
放在衬有纸片的托盘上称量
9.根据下列实验现象不能判断有新物质生成的是(图中夹持仪器省略)( )
10.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一定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 NH4+、Ba2+、NO3﹣
B.
H+、Ca2+、HCO3﹣
C
C. Ba2+、OH﹣、SO42﹣
D.
K+、Na+、MnO4﹣
11.右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可用100g水配制60℃时溶液质量为180g的甲溶液
B.40℃时,甲、乙两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升高温度可以将乙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D.5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12.某气体由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点燃该气体后,在 火焰上方罩一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把烧杯迅速倒转过来,注 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混浊。下列对气体组成的推断错误的是 ( )[:]
A.可能只有氢气一种气体 B.可能三种气体都存在
C.可能是甲烷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 D.可能只有甲烷一种气体
13.某同学对下列四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方案1合理、方案2不合理的是 ( )
选项
A
B
C
D
实验
目的
鉴别NaOH和CaCO3
除去NaOH溶液中少量的Na2CO3
除去CO2中含有的少量CO
除去CaO中的CaCO3
方案1
加水溶解,看是否溶解、放热
加适量Ca(OH)2溶液,过滤[:]
点燃
加适量稀盐酸
方案2
加入盐酸,看是否有气泡产生
加适量稀盐酸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加水溶解,过滤
14.下列叙述与对应的示意图表示正确的是 ( )
A
B
C
D
向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加铁粉
向一定量pH=2的盐
酸中逐滴加水稀释
电解一定质量的水
等质量的锌、铁与足量等浓度稀硫酸反应
二.化学填空题(本题共5题、共24分)
15.(5分)用化学符号填空
(1)两个金原子 ; (2)标出硫酸中硫元素的化合价 ;
(3)铵根离子 ; (4)白酒中的溶质 .[:]
(5)“侯氏联合制碱法”中的“碱”是 。
16.(4分)豆腐是生活中常见的食品,主要成分如右图所示。
(1)图中所列成分,从营养角度看,共分为_______类。
(2)除豆腐外,很多食物也能提供丰富的蛋白质。下列能提
供丰富蛋白质的食品是 (填字母序号)。
A.苹果 B.鱼 C.馒头
(3)豆腐可以补充人体每天所需的钙元素,缺钙会
导致的疾病是 (填字母序号)。
A.贫血 B.龋齿 C.骨质疏松
(4)家庭制
作豆腐主要有以下的过程:① 打豆浆;
② 将豆浆与豆渣分离;③ 点卤;④ 将豆腐花与水分离;⑤ 压制成块。②和④中的两次分离采取的操作是 。
17.(5分)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12号元素的原子形成的离子是 (写离子符号),16号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 (写化学式).
(2) 金属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电子(选填“得”或“失”),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不易得失电子.
(3)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则下列各组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 。
A.He和Ar B. He和Mg C.Li和Na D.F和Cl.
18.(5分)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某热水器以天然气为燃气,写出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煤燃烧生成的CO2、SO2、CO等气体中,会引起温室效应的是__________。
(3)化工厂排放的SO2可用某物质的粉末处理,该过程发生的反应是
2X +2SO2+O2==2CaSO4 +2CO2。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4)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向污染宣战”。下列行为中,符合环境日活动主题的是__________。
A.焚烧垃圾 B.开发新能源
C.提倡使用化石燃料 D.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中
19.(5分)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环保型杀菌消毒剂。在生活中主要用于饮用水的消毒和食品保鲜。用二氧化氯消毒后的水可以直接饮用。
二氧化氯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其熔点为-59℃,沸点为11.0℃,易溶于水,且与水反应得到酸性溶液。该气体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吸入高浓度二氧化氯气体会引起咳嗽和呼吸道粘膜的损伤。
二氧化氯极其不稳定,受热或见光易发生爆炸性分解,直接造成氯气泄漏而污染环境,所以只有依靠现场制备。工业上用稍潮湿的氯酸钾(KClO3)和草酸(H2C2O4)在60℃时反应制得。由于制取二氧化氯需要使用的氯酸钾是易爆危险品,所以制备和运输成本很高,因此我国目前还未广泛用其消毒自来水。
请依据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1)本文介绍了二氧化氯的性质、制法和 等方面内容。
(2)二氧化氯的化学性质有① ;② 。
(3)请将制备二氧化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填写完全:
2KClO3 + 2H2C2O4
2ClO2↑+ 2CO2↑ + K2C2O4 +
(4)发生二氧化氯泄漏时,紧急处理方法是 。
三.简答题 (本题共2题、共16分)
20.(6分)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是一种常见的化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H和D的组成元素相同,I能吸引目前使用最广泛的金属。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2)B的化学式为 。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
21.(10分)在20mL溶质质量分数为1.60%
的某硫酸铜溶液中,逐滴加入某浓度的氢氧化钡溶液(发生的反应类似于硫酸铜和氢氧化钠的反应),用电导仪测得溶液的电导率(电导率越高表示溶液的导电性越好)、溶液的pH值随滴入Ba(OH)2溶液体积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假设所有稀溶液的密度均为l g/cm3)
(1) 硫酸铜和氢氧化钡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 图I中C点所示溶液中,含量较多的微粒有: ,
D点所示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含有 ;
(3) 从图II中可知:将打磨过的铝片放入上述该硫酸铜溶液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如有固体析出,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四.实验题(本题共2题、共22分)
22. (I)(
3分)下图是小红同学设计的一组“吹气球”的实验。请回答:
(1)甲装置中,向a中加水会看到气球胀大,一段时间内观察到 ,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2)乙装置中,若锥形瓶中装有NaOH固体,分液漏斗中加入少量水,则气球胀大的主要原因是 。
(3)丙装置中,若锥形瓶中盛满CO2,欲使气球胀大,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可以是 。
(II)(3分)实验室配制50 g 16%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如下图所示。
①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称量的食盐质量为 ;该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填序号)。
① ② ③
(III)(8分)某实验小组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研究CO2性质和燃烧条件的实验。
(1)研究CO2与水反应:进行此实验时,将C装置a
、b两端分别与B、D装置连接,A中液体为紫色石蕊溶液,B中固体为碳酸钠,C中液体为浓硫酸,D中放一朵干燥的紫色石蕊小花。将
分液漏斗中的稀硫酸滴入B中。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观察到 ,说明使紫色石蕊变色的是碳酸、不是CO2。
(2)研究燃烧的条件:进行此实验时,将C装置b、a两端分别与B、 D装置连接,A和C的液体底部靠近导管口分别固定一小块白磷,B中固体为二氧化锰。将分液漏斗中的液体滴入B中。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液体为冷水,C中液体为 ;观察到 ,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
23.(8分)某课外兴趣小组用没有洗净的鸡蛋壳按下表所示步骤进行实验,请在相应空格内填写相关内容。
某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还不十分严密,为更好地说明问题,依据所学化学知识进行推理,需要补做的实验是: 。
五.计算题(本题共2题、共10分)
24.(4分)人体缺乏维生素C(简写Vc)就会患坏血病.如图为某种“维生素C”说明书的一部分,其中维生素C的化学式部分不清,可用CnH8O6表示。请回答:
(1)“Vc”属于 _________ (填“无机”或“有机”)化合物.
(2)“Vc”中碳、氢的质量比是9:1 ,CnH8O6中n=_________ .
(3)“Vc”中含量最高的是 _________ 元素.
(4)若正常成年人每天最低需要补充“Vc”60mg时,这些“Vc”完全由图中“维生素C”来补充时,则每次至少服用 _________ 片.
25.(6分)食品加工厂在
制作馒头等面食时,经常会用到食用小苏打。与工业制取碳酸氢钠不同,食用小苏打是由纯碱溶液和二氧化碳反应制得:
CO2 + H2O + Na2CO3 === 2NaHCO3。
某温度下,向121.2g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至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的溶液中有碳酸氢钠析出,过滤,分别得到23.96g固体和106.04 g溶液。
请计算:(1)参与反应的CO2质量。
(2)过滤后的
溶液中,碳酸氢钠与水的质量比。
2018年中山化学模拟试题参考答案
1~14: BCBDC BBBBA DABD
15:(1)2Au;(2)H2
O4;(3)NH4+;(4)C2H5OH; (5)Na2CO3
16.(4分)(1)六 (2)B (3)C (4)过滤
17.(1)Mg2+ 6 Al2O3 (2)失去 (3)ACD
18 (5分) (1)CH4+2O2
CO2+2H2O (2)CO2
(3)CaCO3 (4)B
19.(5分)(1)用途(2)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腐蚀性 不稳定性等
(3)2H2O(4)洒水
20.(1)分解反应 (2)NH3 (3)2C + O2 点燃
2CO
4CO+Fe3O4高温 3Fe+4CO2
21. (10分)
(1)CuSO4 + Ba(OH)2 = BaSO4↓+ Cu(OH)2↓(2分)
(2)H2O(1分)
较多的自由移动的Ba2+、OH-(各1分,共2分,多写倒扣,0分为止)
(3)铝片表面有气泡,且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各1分,3分,多写错1个倒扣1分,0分为止。)
2Al - 3 CuSO4 = Al2(SO4)3 + 3Cu (2分)
2
2. (I)(3分)(每空1分)
(1)气球大小没有明显变化
(2)NaOH溶于水放热,使瓶内气体膨胀,导致瓶内压强增大
(3)NaOH等可溶性碱溶液(答“水”也可)
(II) .(3分)加快溶解 8 g ②③①
(III).(.8分)
(1)H2O + CO2 === H2CO3
A中紫色石蕊溶液变红,D中干燥紫色小花不变色
(2)2H2O2 二氧化锰 2H2O + O2 ↑ 热水
A中白磷不燃烧,C中白磷在液面下时不燃烧,露出液面后开始燃烧
23.(8分)
能观察到的明显现象
原因或解释(有化学方程式的就只要写化学方程式)
------
没有洗净的鸡蛋壳中有蛋白质,蛋白质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味道(1分)
-----
-
CaCO3
CaO + CO2↑(1分)
CaO + H2O = Ca(OH)2(1分)
溶液从红色变成无色(1分)
溶液中有大量气泡(1分)
Ca(OH)2
+ 2HCl= CaCl2 + H2O(1分)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1分)
将没有灼烧过的鸡蛋壳研细后放入水中,然后滴入酚酞。(1分)
24. 解:(1)有机;
(2)6
(3))氧;
(4)2片。
25..(6分)(1)8.8g (2)1:10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上一篇:
2018年汕尾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解析版】
下一篇:
2018年北海中考化学物质构成专项训练word版(无答案)
收藏
挑错
推荐
打印
栏目列表
综合辅导
物质构成
化学方程式
酸碱盐
溶液
碳与金属
化学实验
知识点总结
学习方法
压轴题
历年真题
模拟题
专项训练
学习方案、课件
随便看看
2012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汇总
2013全国中考语文真题考点汇编-古诗文
2017年中考历史解题技巧:会理解
家长须知的癌症常识
中考生必读:有利于增强记忆力的七种
中考营养专家:教你怎样“吃”出好成
2018年中考饮食4大注意事项
备战2014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专练及详
备战2014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专练及详
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计划
中考语文
综合辅导
基础知识与运用
现代文阅读
文言文
古诗词
名句名著
语文素材
题型、解题技巧
中考作文
知识点总结
历年真题
模拟题
专项训练
学习方案、课件
中考数学
综合辅导
数学公式
数学定理
题型、解题技巧
学习方法
代数
几何
函数
圆
三角函数
知识点总结
压轴题
历年真题
模拟题
专项训练
学习方案、课件
中考英语
综合辅导
英语语法
英语阅读
英语词汇
英语写作
英语听力
学习方法
知识点总结
历年真题
模拟题
专项训练
学习方案、课件
中考物理
综合辅导
物理方法
物理公式
力学
光学
电学
热学
声学
学习方法
知识点总结
压轴题
历年真题
模拟题
专项训练
学习方案、课件
中考化学
综合辅导
物质构成
化学方程式
酸碱盐
溶液
碳与金属
化学实验
知识点总结
学习方法
压轴题
历年真题
模拟题
专项训练
学习方案、课件
中考政治
综合辅导
政治知识
心理健康
知识点总结
学习方案、课件
答题技巧
学习方法
历年真题
模拟题
专项训练
中考历史
综合辅导
学习方法
答题技巧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知识点总结
历年真题
模拟题
专项训练
学习方案、课件
中考地理
综合辅导
学习方法
答题技巧
中国地理
世界地理
知识点总结
历年真题
模拟题
专项训练
学习方案、课件
中考生物
综合辅导
学习方法
答题技巧
生物与生物圈
知识点总结
历年真题
模拟题
专项训练
学习方案、课件
历史与社会
综合辅导
试题
备考经验
经验交流
学习方法
常见问题
家长必读
心理指导
考生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