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手机版
|
高级搜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 [
加入收藏
]
首页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
中考论坛
搜索
检索标题
智能模糊
搜索
热门标签:
2022中考
数学知识点
化学知识点
中考政治真题
生物知识点
优秀作文
中考语文试题
化学模拟试题
中考数学试题
中考化学试题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考化学
>
模拟题
>
2018巴中市中考化学压轴试题【解析版含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19-05-11 初三网 赵妍妍
参加讨论
由于格式问题此试题可能会出现乱码的情况
为了方便您阅读请点击右上角的全屏查看
2018巴中市中考化学压轴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酒精挥发 玻璃破碎 B.钢铁生锈 呼吸作用
C.干冰升华 牛奶变酸 D.光合作用 蜡烛熔化
2.用托盘天平称取10.5克某固体药品,称取过程中发现指针向右偏,则应该( )
A.减少砝码 B.减少药品 C.增加药品 D.增加砝码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将用剩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
B.制备气体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实验结束后,用嘴吹灭酒精灯
D.将药品放在天平右盘称量
4.下列药品图标中,属腐蚀品的是( )
A.
B.
C.
D.
5.关于电解水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
C.电解水时在正极产生氧气
D.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6.(巴中市中考化学)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
A.分子质量大,原子质量小
B.分子体积大,原子体积小
C.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D.分子在不停的运动,原子不动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克
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C.所有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D.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8.一种铁原子的原子核内有26个质子和30个中子,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4 B.26 C.30 D.56
9.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原子的( )
A.质子数 B.最外层电子数 C.中子数 D.核外电子数
10.下列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H B.O2 C.2N D.Fe
11.乳化现象在生产和生活中很常见,下列常用的清洗方法中,用到乳化作用的是( )
A.用洗洁精除去盘子上的油脂 B.用清水洗手
C.用洗衣粉洗去衣服上的泥渍 D.用汽油擦去油渍
12.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
A.蒸馏水 B.生理盐水 C.医用酒精 D.蔗糖水
二、填空题
13.电解水实验:
负极产生的是 ,正极产生的是 ,负极产生的气体与正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 ,质量比为 ;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是由 和 两种元素组成,每个水分子中由 个氢原子和 氧原子构成,水是(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
14.写出下列元素符号或元素名称及数字表示的意义:
(1)3Al中的“3”表示: Al3+中的“3”表示
(2)2个氧原子 3个水分子 4个钠离子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非金属元素是 .
15.指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溶剂分别是什么物质.
(1)硫酸铜溶液:溶质 ,溶剂 .
(2)碘酒:溶质 ,溶剂 .
16.(巴中市中考化学)酒精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作为中学生,不应该饮酒.
(1)将100mL酒精与100mL水混合后,所得到混合液体的体积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00mL,原因是 ;
(2)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可用 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三、实验,探究题
17. 2011年邵阳市初中毕业和化学实验操作技能考查中,小波抽到的试题是“水的净化”,请你与小波一起试验,并回答下列问题.
(1)过滤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玻璃棒和 ,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2)小波准备按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操作时,发现装置存在一处明显错误,该错误是 ,纠正错误后,接下来的过滤操作可除去水样中的 (填“可溶性”或“不溶性”)杂质.
(3)小波即将浑浊的水样过滤后,得到的水仍浑浊,其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点即可),然后小波进行了有效处理,使水样变的澄清透明.
18.如图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用图中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 .
(2)图②中用来取用NaCl的仪器是 .
(3)称量NaCl时,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⑤所示,游码标尺示数位置见图⑥,则称取的NaCl质量为 g.
(4)NaCl称量完毕放回砝码时,发现10g的砝码有缺损,若其他操作步骤正确,则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
四、计算题
19.将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转化成20%,
(1)如果用蒸发溶剂的方法需蒸发水的质量为多少?
(2)如果用加入溶质的方法需加入溶质的质量为多少?
巴中市中考化学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酒精挥发 玻璃破碎 B.钢铁生锈 呼吸作用
C.干冰升华 牛奶变酸 D.光合作用 蜡烛熔化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化学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是否生成新物质是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
【解答】解:A、酒精挥发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玻璃破碎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B、钢铁生锈过程中,铁和水、氧气反应生成铁锈,属于化学变化,呼吸作用过程中,有机物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C、干冰升华过程中,二氧化碳由固体变成气体,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牛奶变酸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D、光合作用过程中,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葡萄糖和氧气,属于化学变化,蜡烛熔化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它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而化学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
2.用托盘天平称取10.5克某固体药品,称取过程中发现指针向右偏,则应该( )
A.减少砝码 B.减少药品 C.增加药品 D.增加砝码
【考点】称量器-托盘天平.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使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称量指定质量的药品,此时先调好砝码和游码,再向左盘增减药品至天平平衡;指针偏右,说明药品体质量小于砝码质量,应增加药品.
【解答】解:用托盘天平称量10.5g药品,步骤应该是:调节天平平衡,先向右边托盘添加10g砝码,再将游码移至0.5g刻度处,然后向左边托盘添加药品;称量过程中发现指针偏右,说明药品的质量小于砝码的质量,故应增加药品,直至天平平衡.
故选C.
【点评】托盘天平的使用是中考热点之一,明确使用托盘天平称量一定量的药品质量药品时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将用剩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
B.制备气体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实验结束后,用嘴吹灭酒精灯
D.将药品放在天平右盘称量
【考点】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称量器-托盘天平;加热器皿-酒精灯.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A、根据实验室剩余药品的处理原则,进行分析解判断.
B、根据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操作步骤进行分析判断.
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
D、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实验完成后,剩余药品不能放回药品、不能随意丢弃,更不能带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故选项说法错误.
B、实验室制取气体时,组装好装置后,应在向容器中装入药品前检查装置气密性,然后再装入药品,以避免装入药品后发现装置气密性不好,更换部分仪器而浪费药品,故选项说法正确.
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不可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故选项说法错误.
D、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应将将药品放在天平左盘中称量,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4.下列药品图标中,属腐蚀品的是( )
A.
B.
C.
D.
【考点】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
【专题】标签图示型.
【分析】解答本题可根据图中所示标志的含义及题目的要求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图中所示标志是当心火灾﹣﹣﹣易燃物质标志,故选项错误.
B、图中所示标志是当心爆炸﹣﹣﹣爆炸性物质标志,故选项错误.
C、图中所示标志是剧毒品标志,故选项错误.
D、图中所示标志是腐蚀品标志,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各个标签所代表的含义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5.关于电解水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
C.电解水时在正极产生氧气
D.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考点】电解水实验.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电解水时,与正极相连的试管生成的气体是氧气,较少;与负极相连的试管生成的是氢气,较多;氢气的体积是氧气体积的2倍;据此结合分解反应的特征等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该实验证明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B、水的化学式为H2O可知氢、氧元素的质量比=2:16=1:8,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电解水时,与正极相连的试管生成的气体是氧气,故选项说法正确;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水分子中不能含有氢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电解水的实验现象、结论、分解反应的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
A.分子质量大,原子质量小
B.分子体积大,原子体积小
C.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D.分子在不停的运动,原子不动
【考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却不能再分.
【解答】解:A、分子、原子的种类很多,有的分子质量比原子大,有的分子质量比原子小.故A错误;
B、分子、原子的种类很多,有的分子体积比原子大,有的分子体积比原子小.故B错误;
C、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却不能再分.故C正确.
D、分子、原子都是在不停运动的.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是对分子与原子本质区别的考查,能加深对分子、原子的理解,抓住化学变化中是否可分是解题的关键.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克
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C.所有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D.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A、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B、根据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C、根据氢原子中没有中子考虑;D、根据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考虑.
【解答】解:A、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故A错;
B、根据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所以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故B正确;
C、氢原子中没有中子,故C错;
D、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故D错.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知道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熟悉原子的构成.
8.(巴中市中考化学)一种铁原子的原子核内有26个质子和30个中子,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4 B.26 C.30 D.56
【考点】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根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进行解答.
【解答】解: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已知一种铁原子,原子核内有26个质子,因此该铁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6.
故选:B.
【点评】对于原子来说: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相对原子质量=核内质子数+核内中子数,要熟记这两个等式.
9.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原子的( )
A.质子数 B.最外层电子数 C.中子数 D.核外电子数
【考点】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来解答.能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解答】解:元素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别是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目有密切关系,所以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元素的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即可正确解答.
10.下列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H B.O2 C.2N D.Fe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化学式与元素符号的含义进行分析解答,金属、大多数固体非金属等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它们的元素符号,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
【解答】解:元素符号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化学式能表示一种物质,当元素符号又是化学式时,就同时具备了上述三层意义.
A、H属于气态非金属元素,可表示氢元素,表示一个氢原子,但不能表示一种物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该符号是氧气的化学式,不是元素符号,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该符号可表示2个氮原子,不是元素符号,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Fe属于金属元素,可表示铁元素,表示一个铁原子,还能表示铁这一纯净物,故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一般有三层含义(宏观:表示一种元素、一种单质,微观:表示一个原子)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1.乳化现象在生产和生活中很常见,下列常用的清洗方法中,用到乳化作用的是( )
A.用洗洁精除去盘子上的油脂 B.用清水洗手
C.用洗衣粉洗去衣服上的泥渍 D.用汽油擦去油渍
【考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A.洗涤剂对油污具有乳化作用;
B.水可以把手上的灰尘、汗液冲去;
C.洗衣肥洗去衣服上的泥渍是利用了水的溶解作用;
D.油污易溶于汽油;
【解答】解:A.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是利用了洗涤剂对油污的乳化作用.故选项正确;
B.水洗手不是利用乳化原理.故选项错误;
C.洗衣粉洗去衣服上的泥渍,不是利用乳化原理,故选项错误;
D.用汽油清洗油污不是利用乳化原理是利用了汽油的溶解作用,故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常见的洗涤原理有三种,一是利用乳化作用,二是利用溶解原理,三是利用物质与油污等发生化学反应,理解洗涤过程中利用的原理是解题的关键.
12.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
A.蒸馏水 B.生理盐水 C.医用酒精 D.蔗糖水
【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
【专题】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的本质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蒸馏水是纯净物,不属于混合物,故不属于溶液;故选项正确.
B、生理盐水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C、医用酒精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D、蔗糖水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本质特征(均一性、稳定性)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
13.电解水实验:
负极产生的是 氢气 ,正极产生的是 氧气 ,负极产生的气体与正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 2:1 ,质量比为 1:8 ;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是由 氢 和 氧 两种元素组成,每个水分子中由 2 个氢原子和 1 氧原子构成,水是(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纯净物 .
【考点】电解水实验;水的组成.
【专题】实验操作型.
【分析】电解水的实验现象:正极产生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为氧气;负极产生能燃烧的气体,火焰淡蓝色,罩在火焰上干冷烧杯壁有水雾;且正负极气体体积比为1:2;通过水电解的实验可以说明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解答】(巴中市中考化学)解:水通电可以分解出氢气和氧气,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二者气体体积之比为1:2;组成氢气的氢元素、氧气的氧元素都来自水,所以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根据水的化学式H2O,水由氢、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其中H、O元素质量比=1:8,每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故答:氢气,氧气,2:1,1:8,氢,氧,2,1,纯净物.
【点评】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可以证明水由H、O元素组成,根据电解生成氢气、氧气体积比2:1,可推导水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1.
14.写出下列元素符号或元素名称及数字表示的意义:
(1)3Al中的“3”表示: 铝原子的个数为3个 Al3+中的“3”表示 一个铝离子带三个单位的正电荷
(2)2个氧原子 2O 3个水分子 3H2O 4个钠离子 4Na+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l 非金属元素是 O .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解答】解:(1)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故3Al中的“3”表示铝原子的个数为3;
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故Al3+中的“3”表示一个铝离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
(2)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氧原子,就可表示为:2O;
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 3个水分子可表示为3H2O.
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4个钠离子可表示为:4Na+;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其符号为:Al;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其符号为:O;
故答案为:(1)铝原子的个数为3个 一个铝离子带三个单位的正电荷
(2)2O 3H2O 4Na+
(3)Al 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15.指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溶剂分别是什么物质.
(1)硫酸铜溶液:溶质 硫酸铜 ,溶剂 水 .
(2)碘酒:溶质 碘 ,溶剂 酒精 .
【考点】溶液、溶质和溶剂的相互关系与判断.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根据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类别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1)硫酸铜溶液中硫酸铜是溶质,水是溶剂,故填:硫酸铜;水;
(2)碘酒中碘是溶质,酒精是溶剂,故填:碘;酒精.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溶液组成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溶液的知识进行.
16.酒精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作为中学生,不应该饮酒.
(1)将100mL酒精与100mL水混合后,所得到混合液体的体积 小于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00mL,原因是 分子间存在间隙 ;
(2)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可用 肥皂水 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硬水与软水.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空气与水.
【分析】根据分子的性质、硬水和软水的鉴别方法进行解答.
【解答】解:(1)因为水分子之间有间隔,酒精分子之间有间隔,所以100mL水与100mL酒精混合后所得液体的体积小于200mL.故填:小于;分子间存在间隙;
(2)鉴别硬水和软水使用的是肥皂水,故填:肥皂水.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分子的基本性质以及硬水和软水鉴别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三、实验,探究题
17.2011年邵阳市初中毕业和化学实验操作技能考查中,小波抽到的试题是“水的净化”,请你与小波一起试验,并回答下列问题.
(1)过滤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玻璃棒和 烧杯 ,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引流 .
(2)小波准备按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操作时,发现装置存在一处明显错误,该错误是 漏斗的低端没有紧靠烧杯内壁 ,纠正错误后,接下来的过滤操作可除去水样中的 不溶性 (填“可溶性”或“不溶性”)杂质.
(3)小波即将浑浊的水样过滤后,得到的水仍浑浊,其原因可能是 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写出一点即可),然后小波进行了有效处理,使水样变的澄清透明.
【考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1)根据过滤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进行解答,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2)根据过滤操作中注意事项及过滤的原理进行解答;
(3)过滤后滤液仍浑浊的原因可能是: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或滤纸破损、仪器不干净;
【解答】解:(1)过滤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故答案为:烧杯;引流
(2)过滤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用玻璃棒引流,而图示漏斗的低端没有紧靠烧杯内壁;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跟液体分离开来的一种混合物分离的方法,常用来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故答案为:漏斗的低端没有紧靠烧杯内壁;不溶性
(3)过滤后滤液仍浑浊的原因可能是: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或滤纸破损、仪器不干净;故答案为: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过滤的原理、所用仪器及运用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等知识,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18.(巴中市中考化学)如图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用图中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 ②⑤①④③ .
(2)图②中用来取用NaCl的仪器是 药匙 .
(3)称量NaCl时,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⑤所示,游码标尺示数位置见图⑥,则称取的NaCl质量为 18.2 g.
(4)NaCl称量完毕放回砝码时,发现10g的砝码有缺损,若其他操作步骤正确,则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小于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
【考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称量器-托盘天平.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1)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配制溶液的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可以据此解答该题;
(2)图②中的塑料仪器为药匙,可以据此解答该题;
(3)使用天平称取氯化钠的质量时,要将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称量物的质量=砝码+游码;
(4)根据溶质质量分数公式可以求得溶液的质量,从而求得水的质量,再根据密度公式计算水的体积,砝码缺少一角则称量的食盐的质量减小,可以据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1)称量食盐的质量首先打开广口瓶塞,倒放在桌面上,将取得的食盐放在天平的左盘,然后将称得的食盐放到烧杯中,再将量取的水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使之溶解,故正确的顺序为②⑤①④③;
(2)图②中的塑料仪器为药匙;
(3)食盐的质量=砝码+游码,据图可知,砝码的读数是15g,游码的读数是3.2g,故食盐的质量=15g+3.2g=18.2g;(4)砝码缺少一角则称量的食盐的质量减小,溶质减少,则溶液变稀,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故答案为:(1)②⑤①④③;
(2)药匙;
(3)18.2g;
(4)小于.
【点评】本题考查了溶液的配制,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结合溶质质量分数公式进行.
四、计算题
19.将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转化成20%,
(1)如果用蒸发溶剂的方法需蒸发水的质量为多少?
(2)如果用加入溶质的方法需加入溶质的质量为多少?
【考点】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专题】溶液的组成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有关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分析】要使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常通过两种方式:①加入溶质,②蒸发溶剂,据此结合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1)设需要蒸发水的质量为x,(100g﹣x)×20%=100g×10%,x=50g.
(2)设需要再溶解该物质的质量为y,(100g+y)×20%=100g×10%+y,y=12.5g.
答:(1)需蒸发水的质量为50g;(2)需加入溶质的质量为12.5g.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考查溶液的浓缩问题,掌握溶液浓缩的方法、原理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第16页(共17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上一篇:
2018年苏州中考化学模拟测试卷【精选word版 含答案】
下一篇:
2018武汉市中考化学模拟真题【Word版可下载】
收藏
挑错
推荐
打印
栏目列表
综合辅导
物质构成
化学方程式
酸碱盐
溶液
碳与金属
化学实验
知识点总结
学习方法
压轴题
历年真题
模拟题
专项训练
学习方案、课件
随便看看
蘑菇紫菜生蚝汤
中考午餐营养菜谱:莴笋肉丁
备战2014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专练及详
备战2014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专练及详
山城中学2013-2014学年初三语文中考复习
2015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陈涉世家》
2015中考语文知识归纳:名言名句
2015最新知识分类语文篇之在山的那边
2015年中考语文必背篇目说明
2015年知识点语文同步推荐:登上地球
中考语文
综合辅导
基础知识与运用
现代文阅读
文言文
古诗词
名句名著
语文素材
题型、解题技巧
中考作文
知识点总结
历年真题
模拟题
专项训练
学习方案、课件
中考数学
综合辅导
数学公式
数学定理
题型、解题技巧
学习方法
代数
几何
函数
圆
三角函数
知识点总结
压轴题
历年真题
模拟题
专项训练
学习方案、课件
中考英语
综合辅导
英语语法
英语阅读
英语词汇
英语写作
英语听力
学习方法
知识点总结
历年真题
模拟题
专项训练
学习方案、课件
中考物理
综合辅导
物理方法
物理公式
力学
光学
电学
热学
声学
学习方法
知识点总结
压轴题
历年真题
模拟题
专项训练
学习方案、课件
中考化学
综合辅导
物质构成
化学方程式
酸碱盐
溶液
碳与金属
化学实验
知识点总结
学习方法
压轴题
历年真题
模拟题
专项训练
学习方案、课件
中考政治
综合辅导
政治知识
心理健康
知识点总结
学习方案、课件
答题技巧
学习方法
历年真题
模拟题
专项训练
中考历史
综合辅导
学习方法
答题技巧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知识点总结
历年真题
模拟题
专项训练
学习方案、课件
中考地理
综合辅导
学习方法
答题技巧
中国地理
世界地理
知识点总结
历年真题
模拟题
专项训练
学习方案、课件
中考生物
综合辅导
学习方法
答题技巧
生物与生物圈
知识点总结
历年真题
模拟题
专项训练
学习方案、课件
历史与社会
综合辅导
试题
备考经验
经验交流
学习方法
常见问题
家长必读
心理指导
考生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