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下载试题 ☆☆☆ 1.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Cl-35.5 ![]() 2.常见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顺序如下: 3.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
说明:“溶”表示那种物质可溶于水,“不”表示不溶于水,“微”表示微溶于水,“挥”表示挥发,“-”表示那种物质不存在或遇到水就分解了。 选择题(共10分) 1.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78%的气体是 ( )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2.下列现象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 A.玻璃破碎 B.干冰升华 C.木炭燃烧 D.轮胎爆炸 3.下列物质中,由原子构成的是 ( ) A.水 B.金刚石 C.二氧化碳 D.氢氧化钠 ![]() ![]() ![]() ![]() A.取用液体 B.加热液体 C.稀释浓硫酸 D.蒸发食盐水 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酒精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B.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以除铁锈 C.二氧化硫是一种空气污染物 D.食用大量新鲜蔬菜,水果为人体补充维生素 6.下列关于氨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氨气是一种氧化物 B.氨气中含有3个氨分子 C.氨气中氨、氢元素质量比为17:3 D.氨气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7 7.下列有关事实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 ) A.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含碳量不同 B.硫和磷的元素种类不同——质子数不同 C.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氧原子个数不同 D.Na和Na+化学性质不同——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Fe和Fe2O3都能与稀盐酸反应,都生成氧化铁 B.置换反应前后一定有化合价发生变化 C.可用酸碱指示剂测定溶液酸碱度 D.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属于中和反应 9.下列有关实验操作顺序的“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制备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用滴管取用细口瓶中的液体时,先将其伸入液体内,后挤压取液 C.用托盘天平称量10g药品时,先放砝码,后放药品 D.加热KMnO4并用排水法收集O2,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移除导管 10.下列实验方案中正确的是 ( ) A.用稀盐酸除去CaO中的少量CaCO3 B.区分NaOH溶液和NaCl溶液,取样,分别加入水中观察温度变化 C.分离NaCl和CaCO3的混合物,取样,加水溶解再过滤 D.除去铜粉中的铁粉,向化合物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烘干 非选择题(共40分) 11.回答下列问题 ⑴ 氢离子的符号是________; ⑵ H2O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 ![]() ![]() ⑴ 钙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 ⑵ 钙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_个电子形成钙离子 ⑶ 生石灰是钙的氧化物,请写出它与水反应的化学反 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回答下列有关水的问题 ⑴ 在净水过程中,常利用活性炭的_______性除去异味和有色的物质; ⑵ 日常生活中,可用________区分硬水和软水; ⑶ 正常雨水的pH_______7(选填“>”、“=”或<”)。 14.回答下列生活中与化学有关的问题 ⑴ 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为小苏打,其化学式为_______。 ⑵ 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以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灭火方法。 ⑶ 利用厨房中的_______可以溶解水壶中的水垢【主要成分为CaCO3和Mg(OH)2】 15.碳和碳的化合物是自然界中重要的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分数为_______。(结果保留0.1%) ![]() ![]() ![]() ![]() ![]() ![]() ⑴ A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 ⑵ B中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化学小组探究镁、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下图所示实验方案 ![]() ![]() ![]() ![]() ![]() ![]() ⑵ 同学们经讨论后认为该方案可以优化,_______试管 的实验是多余的。 ![]() ![]() ![]() ![]() ![]() ![]() 倒入同一大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 有气泡产生,则滤渣的成分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所有可能的情况) 19.配制50g质量分数5%的氯化钠溶液,结合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⑴ 配制5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需氯化钠_______g。 ⑵ 溶解时需要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下列操作中,会引起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是______________。 A.得到的氯化钠未完全干燥 B.用量筒取水时,俯视读数 C.装瓶时洒出少量溶液 D.称量读数时天平指针偏左 20.以下是实验室里制取气体是常用到的部分仪器。 ![]() ![]() ![]() ![]() ![]() ![]() ![]() ![]() ![]() ![]() ⑴ 在实验室里,利用化学反应2KClO3 2KCl+3O2↑来制取氧气。 ①除选用上图中的部分仪器外,还必须补充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 ②蜡烛燃烧实验中用到的氧气,最好采用____________法收集。 ⑵ 用上述部分仪器制取CO2 ①选择C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要用73g10%的稀盐酸与足量的大理石反应,理论上制取_______gCO2。 ![]() ![]() ![]() ![]() ![]() ![]() ![]() ![]() ![]() ![]() ![]() ![]() ![]() ![]() ![]() ![]() ![]() ![]() ![]() ![]() C.用Ca(OH)2溶液鉴别稀盐酸和NaCl溶液 ⑸ 图中有_______条连线间的物质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 ![]() ![]() ![]() ![]() ![]() ⑴ 当测得B中溶液的pH=10时,即可判断 ![]() ![]() ![]() ![]() ![]() ![]() ![]() ![]() ![]() 完成对剩余物质的验证。 ⑶ 完成实验后,将C中物质过滤,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 答案 ![]() 1.A 2.B 3.B 4.C 5.A 6.D 7.C 8.B 9.C 10.D 11.(1)H+ (2)H2O 12.(1)40.08 (2)失去2 (3)CaO+H2O=Ca(OH)2 13.(1)吸附 (2)肥皂水 (3)< 14.(1)NaHCO3 (2)用锅盖盖灭 (3)食醋 15.(1)CO2 (2)CO (3)分子构成不同 16.(1)在A℃时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相同 (2)加60g甲 (3)不饱和 28.6% 17.(1)防止高温熔化物掉落炸裂瓶底 (2)探究铁生锈条件 (3)烧杯中的蜡烛自上而下依次熄灭 18.(1)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红色变为浅绿色 Fe+CuSO4=FeSO4+Cu (2)丙 (3)Fe、Cu;Mg、Fe、Cu 19.(1)2.5 (2)烧杯、玻璃棒 (3)B、D 20.(1)①试管 ②排空气法 (2)①便于添加液体药品 ②4.4 21.(1)红 (2)HCl (3)4 (4)B (5)3 22.(1)NaOH (2)有气泡产生,部分白色沉淀消失 (3)NaCl 、HCl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