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下载试题 ☆☆☆ 2016年长春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物理试题 第︳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夏天,晾在阳光下的湿衣服变干了,这一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C) A.凝固 B.液化 C.汽化 D.升华 2.小红坐在岸边,看到以下景和物在水中的像,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D) A.白云 B.凉亭 C.飞鸟 D.水中的鱼 3.端午节当天,小明和爸爸、妈妈去南湖游玩,他们坐在行驶的船中,观赏南湖的景色,小明认为爸爸是运动的,他选的参照物是( C ) A.船B.小明C.岸边的树D.妈妈 4.如图所示,下列四个实例,为了减小压强的是(A) ![]() ![]() ![]() ![]() A.火车轨道铺设在枕木上B.篆刻刀的刀刃很锋利C.破窗锤的锤头很尖锐D.推土机的产子很锋利 5.下列实例属于减小摩擦的是(D) A.鞋底的花纹B.浴室内地面上的防滑链 C.矿泉水瓶盖上的细花纹 D.冰箱底下安装的小轮子 6.如图所示,开关闭合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B) A.可自由转动的小磁针不发生偏转B.通电螺线管右端为N极 C.在通电螺线管中插入铜棒后磁性增强 D.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蹄形磁体的磁场相似 7.如图所示,分析小球从A点自由摆动到C点的过程,不考虑空气阻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D) A.小球从A点自由摆动到B点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小球摆动到最低点B时,动能为零 C.小球摆动到最高点C时,重力势能最小 D.小球在整个过程中的机械能守恒 ![]() ![]() ![]() ![]() 8.如图甲所示,闭合开关,两灯泡均正常发光,且两个完全相同的电流表指针偏转均如图乙所示,通过灯泡L1和L2的电流分别为(C) A.1.2A,1.2AB. 0.3A,0.3AC. 1.2A,0.3AD. 1.5A,0.3A 9.如图所示,用力击打一摞棋子中的一个,该棋子飞出而上面的棋子落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A.击打前,最上面的棋子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击打出去的棋子能飞得很远是因为受到惯性作用 C.棋子被击打出去是因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最下面的棋子所受的压力和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 ![]() A.AC之间 B.CD之间 C.AD之间 D.AO之间 第‖部分 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11.小丽在北湖边游玩,看到垂柳在岸边的倒影,这个倒影是垂柳的虚(选填“实”或“虚”)像,同时她闻到阵阵花香,这是扩散现象。 12.手机是靠电磁波 ![]() 13.在烈日当空的海边玩耍,你会发现沙子烫脚,而海水是凉凉的,这是因为海水的比热容较大,沙子温度的升高, ![]() 14.将一条形磁铁水平悬挂起来,条形磁铁静止时总是指向南北,这说明地球周围存在磁场,该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 16.如图所示,分别用甲、乙两个不同的滑 ![]() 三、计算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7.起重机在10s内将重为2000N的石头沿竖直方向匀速提升0.5m,求:(1)起重机对石头所做的功;(2)起重机提升石头的功率。 1000J;100W 18.将两个电阻R1、R2串联在恒为6V的电源上,电阻R1=10Ω,R2=20Ω,闭合开关,求(1)通过电路的电流;(2)电阻R2消耗的电功率。 (1)0.2A(2)0.8W 四、综合题(每图2分,每空1分,共28分) 19.请按要求作图: (1)如图甲所示,光射在平面镜上,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 (2)在图乙中画出小球所受的重力的示意图。 ![]() 20.利用图甲的装置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图乙中的ABCD和AEFG分别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海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1)图甲中,将装有海波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是为了使海波受热均匀, (2)分析图乙中的图象AEFG,在4~5min时间内, ![]() (3)分析图乙中的两个图象,海波熔化时尽管不断吸热, ![]() (4)图乙中的两个图象有所不同,可能的原因时海波的 质量不同。 21.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 (1)组装并调整实验器材、使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在 同一高度上上。 ![]() (3)保持图中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小明将自己的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并适当调整眼镜的位置,光屏上的像又清晰了,则小明戴的是近视(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 (1)图甲的装置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关系,电阻丝R3的作用是使通过电阻丝R1和R2的电流不等。 (2)图甲乙所示,某小组在实验中观察到左侧U型管中液面很快出现高度差,右侧U型管中液面高度差为零,原因是电阻丝 ![]() 23.科技小组的同学利用一个两端开口的金属盒、橡皮膜、两个置于同一个水平桌面的完全相同容器(分别装有A.B两种液体),探究液体压强及浮力等相关问题。 ![]() (2)将金属盒从A液体中取出,橡皮膜朝下竖直浸入B 液体中,金属盒静止时也漂浮在液面上,分别在液面上,分别在金属盒和容器上记下液面所在位置N和Q 如图乙所示。 (3)对比标记P与Q,发现两次金属盒浮动时,两容器中液面高度相同,对比标记 ![]() 24.小红在海边捡到一个 ![]() ![]() (1)用细线将刻度尺悬挂在晾衣架上,调整悬挂点的位置,当刻度尺在水平位置平衡时,记下悬挂点在刻度尺上的位置为0。 (2)向水杯内倒入适量的水,在水面处做一标记,如图甲所示。 ![]() (4)将石块从水杯内取出,放到另一个小桶中,将装有石块和水的两个小桶分别挂在刻度尺的左右两端,移动小桶在刻度尺上悬挂点的位置,直到刻度尺在水平位置恢复平衡,如图乙所示,记下这两个悬挂点到O点的 ![]() L2ρ水/L1。 (5)实验结束后,小红反思自己的测量过程,由于从杯中内取出的石块沾水,导致 ![]() 偏大(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 ![]() (1)设计并正确连接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把定值电阻R1接入图甲中的A、B两点之间,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一道最右端,闭合开关,移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V,电流表的示数应为0.4A。 (2)分别用定值电阻R2、R3、R4依次替换R1,重复(1)的实验步骤。根据所测得的四次实验数据绘制出I—R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得出的结论是:在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3)当使用定值电阻R4进行实验时,刚一闭合开关,就发现电压表的示数恰好为2V。为了用以上四个定值电阻完成实验并确保电路安全,应控制A、B两点之间的电压在2V-3V范围内。 (4)使用定值电阻R1和R4进行试验过程中,读取数据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4:1。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