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下载试题 ☆☆☆ 由于格式问题此试题可能会出现乱码的情况 为了方便您阅读请点击右上角的全屏查看 2018石家庄市中考物理压轴试题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下列事实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公路上大雾弥漫 B.花园里香气扑鼻C.湖面上柳絮飘扬D.氧气压进钢瓶 2.下列关于温度、内能、热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吸热,温度一定升高 B.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功 C.某一铁块,温度降低,内能一定减小 D.温度高的物体把温度传给温度低的物体 3.如图所示,在空可乐瓶内滴一滴酒精,用装有气门芯的橡皮塞塞紧瓶口,再用打气筒通过气门芯向瓶内打气.当瓶内气压达到足够大时,塞子将从瓶口冲出,且原来透明的瓶内充满了白雾,这一实验现象表明( ) ![]() B.外界对气体做功,瓶内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C.气体对外界做功,瓶内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D.外界对气体做功,瓶内温度降低,内能增加 4.关于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质比热容的大小取决于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 B.吸收热量多的物体比热容一定大 C.一杯水用去一半,其比热容减为原来的二分之一 D.对于确定的物质,其比热容与质量无关 5.(石家庄中考物理)以下四种现象与水的比热容没有关系的是 A.汽车的发动机用水来冷却 B.内陆地区的气温变化比沿海地区大 C.夏天在教室洒水可使温度降低 D.生活中往往用热水取暖 6.关于热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效率越高的热机功率也越大 B.热机所用燃料的化学能转化成的内能越多,效率越高 C.寒冷的冬天,晚上要把热机水箱中的水放掉是为了防止水箱被冻裂 D.使用热值高的燃料可提高热机的效率 7.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两金属块,初温度也相等,如把甲投入一杯60℃的水中,热平衡时水温下降了10℃,取出甲后,再把乙投入水中,热平衡时,水温又下降了10℃,比较甲、乙两金属的比热容和吸收的热量,正确的是( ) A.甲的比热大于乙的比热 B.甲的比热等于乙的比热 C.甲的比热小于乙的比热 D.甲吸收的热量大于乙吸收的热量 8.硬橡胶棒跟毛皮摩擦后,橡胶棒带负电,是由于( ) A.橡胶棒的一些电子转移到毛皮上 B.毛皮的一些电子转移到橡胶棒上 C.橡胶棒的一些质子转移到毛皮上 D.毛皮的一些质子转移到橡胶棒上 9.用一根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一轻质小球,发现两者互相排斥,由此可鉴定( ) A.小球一定带正电 B.小球一定带负电 C.小球可能带负电,也可能带正电 D.小球可能不带电 10.下列几组物质中,均属于绝缘材料的是( ) A.水银、玻璃、油 B.干木柴、陶瓷、海水 C.塑料、橡胶、陶瓷 D.玻璃、石墨、纯净水 ![]() A.B中正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A,A金属箔的张角减小 B.A中的自由电子通过金属棒流向B,B金属箔的张角增大 C.A中负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B, B中正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A D.金属棒中瞬间电流的方向从A流向B, B金属箔的张角增大 12.下面是小华同学对身边的一些电路进行观察分析后作出的判断,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厨房中的抽油烟机里装有照明灯和电动机,它们既能同时工作又能单独工作,它们是并联的 B.马路两旁的路灯,晚上同时亮早晨同时灭,它们是串联的 C.楼道中的电灯是由声控开关和光控开关共同控制的,只有在天暗并且有声音时才能亮,所以声控开关、光控开关及灯是串联的 D.一般家庭中都要安装照明灯和其它用电器,使用时互不影响,它们是并联的 以下为多选 13.(石家庄中考物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分子间的距离过大,引力很小造成的 B.打气筒打气时,筒壁发热是因为克服摩擦做功造成的内能增加 C.水面上漂着一块木板,双手水平提起木板,木板离水时特别费劲,离水后很轻松,“费劲”主要是因为木板离水时分子引力的作用 D.瓶内气体膨胀对外做功,瓶口出现的白雾是空气温度降低液化而成的小水滴 14.下列关于功、内能和热量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温度不变,内能一定不变 B.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比温度低的物体多 C.物体的温度降低,它一定放出了热量 D.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加 15.对如图所示电路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当断开S1、S2,闭合S3时,R1和R2为串联 B.当断开S3,闭合S1、S2时,R1和R2为并联 C.当断开S1,闭合S2、S3时,R1和R2为串联 D.只要同时闭合S1、S3,就会出现短路现象 ![]() 16.实验测得lkg某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已知该物质在固态下的比热容c1=2.1×103J/(kg•℃),设物质从热源吸热的功率恒定不变,根据图象解答下列问题: (1)在最初2min内,物质温度升高了40℃,则吸热功率为 瓦。 (2)求该物质在液态下的比热容c2= J/(Kg•℃) (3)求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的热量是 J ![]() ![]() 第16题图 第17题图 17(石家庄中考物理).如图所示,在一根横跨河流两岸的硬塑料管内穿有三根完全相同的电线.为了辨别哪两个线头为同一根导线的两端,可以用如图所示的测通器来测试,其操作过程如下: (1)连接A和B,将测通器的m连接在D上.当n连接F时小灯泡发光,连接E时小灯泡不发光.由此可以确定 为同一导线的两端. (2)为了弄清另两根导线的两端,可连接A和C,测通器的一端必须与 相连时,另一端只需接触一根导线就能将另两根导线辨别开. 18.在探究气体扩散的演示实验,两个瓶中分别装有空气和二氧化氮气体,其中空气密度小于二氧化氮气体的密度.那么,为了增加实验的可信度,下面一只瓶里装的气体应是 ,此实验说明 . 19.如图所示是汽油机的 冲程.在压缩冲程中,活塞压缩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会 .此汽油机的转速是3000r/min,它1秒钟对外做功 次,共完成 个冲程。 ![]() ![]() ![]() 第19题图 第20题图 第21题图 20.如图所示,火柴头在火柴盒上轻轻划过就能擦燃,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讲,是将 能转化为 能,这是通过 的方式实现的. 21.如图所示, (1)若使灯L1与L2串联,应闭合开关 ,断开开关 . (2)若使灯L1与L2并联,应闭合开关 ,断开开关 . (3)如闭合开关S1,断开S2、S3,则 灯亮. (4)同时闭合开关 ,是不允许的. 22.根据生活经验,我们猜想:物体温度升高吸收的热量可能与质量和物质种类有关.为了验证猜想,我们制定了两个计划: A.让研究对象都升高相同的温度,然后比较它们吸收热量的多少. B.让研究对象都吸收相同的热量,然后比较它们升高温度的高低. (1)实验室准备了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两个相同的烧杯、两支温度计、手表、铁架台、适量的水和煤油.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什么仪器: . (2)能够准确地控制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是本次实验的关键,在提供的热源中,你认为选 比较合理,理由是 . (3)小明用4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水和煤油,实验记录如下表:
根据实验记录数据,请你分析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 a.比较烧杯1和2,结论是: ; b.比较烧杯3和4,结论是: . 23.(1)从下面的表格提供的信息中,我们可以看出:
制作一个能测量北极寒冷气温的温度计,应选择表中的液体是 ;如果用三个相同的加热设备同时对质量相等的三种液体加热,则升温最快的液体是 ;如果取质量相等的三种液体分别放入三个相同的烧杯中,则液面最高的是 . (2)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图中的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都是10g,烧杯内的液体质量也相同. ![]() ①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选择 两图进行实验;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应选择 两图进行实验; ②某一烧杯中装中200g 30℃的水,如果水吸收了6.3×104J的热量,在标准大气压下,水温升高 ℃.(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③如果②问中是用酒精作为燃烧加热,至少要燃烧 g的酒精(酒精的热值为3×107J/kg). 24.(石家庄中考物理)依据下图电路图,把右边的电器元件连接成实物图,导线不交叉. ![]() 25.一车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100km时消耗的燃料是5kg,如果汽油的热值是4.6×107J/kg,汽车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是12kW,此时有用功和发动机的热机效率是多少?(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6.新能源公交车已经投入运营,因此天燃气被称为绿色能源.其它性能指标的比较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通过计算说明:
①天然气车燃烧1m3天然气所做的有用功是多少? ②做同样多的有用功,汽油车需要燃烧多少千克汽油? ③若某公交汽车每天消耗100m3的天然气,与用汽油相比,它每天节约的运行成本是多少? 石家庄中考物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下列事实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公路上大雾弥漫 B.花园里香气扑鼻C.湖面上柳絮飘扬D.氧气压进钢瓶 考点:扩散现象的判断 答案:B 解析: A.公路上大雾弥漫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故A错 B.花园里香气扑鼻是扩散现象故B正确 C.湖面上柳絮飘扬是宏观现金不是微观现象故C错 D.氧气压进钢瓶改变了体积或状态不能说明分了不停地运动故D错 2.下列关于温度、内能、热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吸热,温度一定升高; B.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功; C.某一铁块,温度降低,内能一定减小; D.温度高的物体把温度传给温度低的物体。 考点:内能的理解 答案:C 解析: A.物体吸热,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故A错; B.内能改变的途径有两个:做功和热传递。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可以是做功也可以是热传递,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功的说法是错误的; C.物体温度降低,内能一定减小,故C正确; D.热传递的方向可以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到温度低的物体,但是热传递传递的是内能不是温度,故D错。 3.如图所示,在空可乐瓶内滴一滴酒精,用装有气门芯的橡皮塞塞紧瓶口,再用打气筒通过气门芯向瓶内打气.当瓶内气压达到足够大时,塞子将从瓶口冲出,且原来透明的瓶内充满了白雾,这一实验现象表明( ) ![]() B.外界对气体做功,瓶内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C.气体对外界做功,瓶内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D.外界对气体做功,瓶内温度降低,内能增加 考点:改变内能的途径 答案:C 解析:对瓶子打气时属于外界对气体做功,瓶内气体内能增大,而塞子从瓶口冲出时,属于瓶内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故C正确。 4.(石家庄中考物理)关于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质比热容的大小取决于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 B.吸收热量多的物体比热容一定大 C.一杯水用去一半,其比热容减为原来的二分之一 D.对于确定的物质,其比热容与质量无关 考点:比热容的定义 答案:D 解析: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质量、温度、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无关,故D正确。 5.以下四种现象与水的比热容没有关系的是 A.汽车的发动机用水来冷却 B.内陆地区的气温变化比沿海地区大 C.夏天在教室洒水可使温度降低 D.生活中往往用热水取暖 考点:比热容的应用 答案:C 解析:洒水可使温度降低利用的是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与水的比热容无关,故选C。 6.关于热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效率越高的热机功率也越大 B.热机所用燃料的化学能转化成的内能越多,效率越高 C.寒冷的冬天,晚上要把热机水箱中的水放掉是为了防止水箱被冻裂 D.使用热值高的燃料可提高热机的效率 考点:热机 答案:C 解析: A.效率与热机功率大小无关,故A 错; B.热机所用燃料的化学能转化成的内能,内能转化成的机械能越多,效率越高故B错; C.寒冷的冬天,晚上要把热机水箱中的水结冰体积变大,把水放掉是为了防止水箱被冻裂正确,故选C; D.使用热值高的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多,不一定能提高热机的效率故D错。 7.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两金属块,初温度也相等,如把甲投入一杯60℃的水中,热平衡时水温下降了10℃,取出甲后,再把乙投入水中,热平衡时,水温又下降了10℃,比较甲、乙两金属的比热容和吸收的热量,正确的是( ) A.甲的比热大于乙的比热 B.甲的比热等于乙的比热容 C.甲的比热小于乙的比热 D.甲吸收的热量大于乙吸收的热量 考点:比热容 答案:C 解析:因为两次过程中水损失的热量是想同的,并且质量没有变化,同样是降低10℃,水两次放出的热量是相同的,那么吸收了同样热量的质量相等、初温相等的两个球,甲比乙的温度要高10℃,即甲的温度变化大; 根据热量的计算公式Q=cm△t分析可知,等质量的甲乙两块金属,吸收的热量也相等的情况下,温度的变化量的大小与比热容成反比,因此甲的比热容要小. 故选C. 8.硬橡胶棒跟毛皮摩擦后,橡胶棒带负电,是由于( ) A.橡胶棒的一些电子转移到毛皮上 B.毛皮的一些电子转移到橡胶棒上 C.橡胶棒的一些质子转移到毛皮上 D.毛皮的一些质子转移到橡胶棒上 考点:摩擦起电的实质 答案:B 解析:根据课本中有关负电荷的定义可知,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 其带负电的过程是这样的,由于橡胶棒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强,毛皮的弱.在两者摩擦的过程中,橡胶棒的电子,橡胶棒由于有了多余的带负电的电子,而带负电荷.毛皮在此过程中由于失去了电子,而带等量的正电荷. 故选B. 9(石家庄中考物理).用一根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一轻质小球,发现两者互相排斥,由此可鉴定( ) A.小球一定带正电 B.小球一定带负电 C.小球可能带负电,也可能带正电 D.小球可能不带电 考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答案:B 解析: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此棒一定带负电,棒与小球排斥,说明棒与小球带同种电荷,即小球也带负电. 故选B. 10.下列几组物质中,均属于绝缘材料的是( ) A.水银、玻璃、油 B.干木柴、陶瓷、海水 C.塑料、橡胶、陶瓷 D.玻璃、石墨、纯净水 考点:常见的绝缘体 答案:C 解析: A、水银容易导电属于导体,玻璃和油不容易导电,属于绝缘体,故A不符合题意; B、海水容易导电属于导体,干木柴和陶瓷不容易导电,属于绝缘体,故B不符合题意; C、塑料、橡胶、陶瓷都不容易导电,都属于绝缘体,故C符合题意; D、石墨容易导电属于导体,玻璃、纯净水不容易导电,属于绝缘体,故D不符 ![]() A.B中正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A,A金属箔的张角减小 B.A中的自由电子通过金属棒流向B,B金属箔的张角增大 C.A中负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B, B中正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A D.金属棒中瞬间电流的方向从A流向B, B金属箔的张角增大 考点:电流的方向 答案:B 解析:A带负电,B不带电,用带有绝缘手柄的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A上的部分负电荷会转移到B上,因此验电器B的金属箔由于带负电会张开;电流的方向与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因此电流方向是由B到A. 故选B. 12.下面是小华同学对身边的一些电路进行观察分析后作出的判断,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厨房中的抽油烟机里装有照明灯和电动机,它们既能同时工作又能单独工作,它们是并联的 B.马路两旁的路灯,晚上同时亮早晨同时灭,它们是串联的 C.楼道中的电灯是由声控开关和光控开关共同控制的,只有在天暗并且有声音时才能亮,所以声控开关、光控开关及灯是串联的 D.一般家庭中都要安装照明灯和其它用电器,使用时互不影响,它们是并联的 考点:串联和并联 答案:B 解析:A、厨房的抽油烟机中的照明灯和电动机既可以单独工作,又互不影响,因此它们的连接方式为并联,故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路灯是用来为行人照明的,并且当其中一个灯泡不亮时,其它灯泡仍可以正常工作,即每个灯泡既可以单独工作,又互不影响,因此路灯是并联的;故错误但符合题意; C、只有“光控开关”和“声控开关”都闭合时,灯才能亮,因此这两个开关与灯串联,故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既可以单独工作,又互不影响,因此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是并联的,故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以下为多选 13.(石家庄中考物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分子间的距离过大,引力很小造成的 B.打气筒打气时,筒壁发热是因为克服摩擦做功造成的内能增加 C.水面上漂着一块木板,双手水平提起木板,木板离水时特别费劲,离水后很轻松,“费劲”主要是因为木板离水时分子引力的作用 D.瓶内气体膨胀对外做功,瓶口出现的白雾是空气温度降低液化而成的小水滴 考点:分子动理论 答案:BD 解析: 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分子间的距离过大,引力很小造成的,A正确; 打气筒打气时,筒壁发热是因为压缩气体对筒内气体做功内能增大温度升高,不是克服摩擦做功造成的内能增加,故B错; C.水面上漂着一块木板,双手水平提起木板,木板离水时特别费劲,离水后很轻松,“费劲”主要是因为木板离水时分子引力的作用,正确; D.瓶内气体膨胀对外做功,瓶口出现的白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温度降低液化而成的小水滴,故D错。 14.下列关于功、内能和热量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温度不变,内能一定不变 B.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比温度低的物体多 C.物体的温度降低,它一定放出了热量 D.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加 考点:温度、热量、内能 答案:ABC 解析:A、物体的温度不变,内能可能增大,例如,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但内能增大,故A错误; B、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某物体含有或具有多少热量”,故B错误; C、物体的温度降低,有可能是放出了热量,还有可能是对外做功,故C错误; D、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分子运动越剧烈,它的内能增加,故D正确; 故选:ABC 15.(石家庄中考物理)对如图所示电路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当断开S1、S2,闭合S3时,R1和R2为串联 B.当断开S3,闭合S1、S2时,R1和R2为并联 C.当断开S1,闭合S2、S3时,R1和R2为串联 D.只要同时闭合S1、S3,就会出现短路现象 ![]() 考点:串联和并联 答案:ABD 解析:A、由图可知,当断开S1、S2,闭合S3时,电流只有一条路径:正极→R1→R2→S3→负极,所以R1与R2为串联,故A正确; B、当断开S3,闭合S1、S2时,R1和R2各有一条电流路径,所以是并联关系,故B正确; C、由图可知,当断开S1,闭合S2、S3时,电流只有一条路径:正极→R1→S2→负极,R2被短路,故C不正确; D、由图可知,只要同时闭合S1、S3,电流的路径是:正极→S1→S3→负极,故电源短路,故D正确; 故选ABD. 16.实验测得lkg某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已知该物质在固态下的比热容c1=2.1×103J/(kg•℃),设物质从热源吸热的功率恒定不变,根据图象解答下列问题: (1)在最初2min内,物质温度升高了40℃,则吸热功率为 瓦。 (2)求该物质在液态下的比热容c2= J/(Kg•℃) (3)求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的热量是 J ![]() 考点:比热容的计算 答案:(1)700;(2)4.2×103J/(kg•℃ );(3)3.36×105J 解析: (1)在最初2min内,物体处于固态的升温吸热过程, ∵m=1kg,c1=2.1×103J/(kg•℃),△t1=40℃, ∴吸收的热量为:Q吸=c1m△t1=2.1×103J/(kg•℃)×1kg×40℃=8.4×104J; 而t=2min=120s, ∴该物质的吸热功率:P= ![]() ![]() (2)由图可知,物体全部熔化后, 在t′=4min=240s内,物体温度升高△t2=40℃, 而吸热功率恒定不变, ∴吸收的热量为:Q吸′=Pt′=700W×240s=1.68×105J, 又∵Q吸′=c2m△t2, ∴c2= ![]() ![]() (3)由图象可知,熔化需要的时间t1=8min=480s, 熔化过程吸收的热量:Q1=Pt1=700W×480s=3.36×105J; 17.(石家庄中考物理)如图所示,在一根横跨河流两岸的硬塑料管内穿有三根完全相同的电线.为了辨别哪两个线头为同一根导线的两端,可以用如图所示的测通器来测试,其操作过程如下: (1)连接A和B,将测通器的m连接在D上.当n连接F时小灯泡发光,连接E时小灯泡不发光.由此可以确定 为同一导线的两端. (2)为了弄清另两根导线的两端,可连接A和C,测通器的一端必须与 相连时,另一端只需接触一根导线就能将另两根导线辨别开. ![]() 考点:串联电路 答案:(1)CE;(2)E 解析:(1)因为连接A和B,将测通器的m连接在D上.当n连接F时小灯泡发光,说明DABF连通,CE为另外的一根; (2)现在知道CE为一跟导线,将AC连在一起,测通器的一端必须与E相连时,另一端只需接触一根导线就能将两根导线辨别开. 故答案为:(1)CE;(2)E. 18.在探究气体扩散的演示实验,两个瓶中分别装有空气和二氧化氮气体,其中空气密度小于二氧化氮气体的密度.那么,为了增加实验的可信度,下面一只瓶里装的气体应是 ,此实验说明 . 考点:分子动理论 答案:二氧化氮;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解析:(1)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如果把二氧化氮气体放到上方的话,由于自身密度大的缘故,二氧化氮分子也会下沉到下方的空气瓶子中去,就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因此要把密度小的空气瓶子放到上方,把二氧化氮放在下方. (2)抽掉玻璃板后,可看到两种气体逐渐混合在一起,颜色变得均匀,这是分子运动的结果,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19.如图所示是汽油机的 冲程.在压缩冲程中,活塞压缩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会 .此汽油机的转速是3000r/min,它1秒钟对外做功 次,共完成 个冲程。 ![]() 考点:热机 答案:做功;增大;25;100. 解析:(1)解决此题要知道当气阀都关闭,并且活塞下行时是做功冲程;在压缩冲程中,活塞压缩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增大,机械能转化为气体的内能; (2)热机完成一个工作循环,要经过4个冲程,燃气对外做功1次,活塞往返2次,飞轮转动2周,根据这个比例关系可以求出答案。 20.如图所示,火柴头在火柴盒上轻轻划过就能擦燃,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讲,是将 能转化为 能,这是通过 的方式实现的. ![]() 考点:能量转化与守恒 答案:机械,内,做功. 解析:火柴头在火柴盒上轻轻划过是摩擦生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21.如图所示, (1)若使灯L1与L2串联,应闭合开关 ,断开开关 . (2)若使灯L1与L2并联,应闭合开关 ,断开开关 . (3)如闭合开关S1,断开S2、S3,则 灯亮. (4)同时闭合开关 ,是不允许的. ![]() 考点:组成串并联电路 答案:(1)S2;S1S3(2)S1S3;S2(3)L1、 L2(4)S2S3 解析:(1)使灯泡L1、L2串联,则应将两灯泡首尾相连接到电源两端,则由图可知只能闭合S2,断开S1、S3才能实现两灯泡L1、L2串联; (2)要使L1、L2并联,则应让电流从同一导线分别流入两灯泡中再汇合在同一导线中流回电源负极,则只能闭合S1、S3,断开S2; (3)闭合开关S1,断开S2、S3,两灯串联都发光; (4)如果闭合S2、S3,电路会出现短路,电流不经过用电器直接从正极流回到负极. 22.(石家庄中考物理)根据生活经验,我们猜想:物体温度升高吸收的热量可能与质量和物质种类有关.为了验证猜想,我们制定了两个计划: A.让研究对象都升高相同的温度,然后比较它们吸收热量的多少. B.让研究对象都吸收相同的热量,然后比较它们升高温度的高低. (1)实验室准备了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两个相同的烧杯、两支温度计、手表、铁架台、适量的水和煤油.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什么仪器: . (2)能够准确地控制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是本次实验的关键,在提供的热源中,你认为选 比较合理,理由是 . (3)小明用4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水和煤油,实验记录如下表:
根据实验记录数据,请你分析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 a.比较烧杯1和2,结论是: ; b.比较烧杯3和4,结论是: . 考点:探究物体温度升高吸收的热量可能与质量和物质种类有关 答案:(1)天平; (2)电加热器;使实验中吸收热量的测量更准确; (3)物质种类;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吸收的热量多少与质量有关;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吸收的热量多少与温度的变化量有关;物质升温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质量,物质种类,物质升高的温度有关. 解析:(1)根据吸收热量的公式:Q=cm△t可看出还需要称质量的天平,用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容易准确控制放出相同的热量. (2)为了保证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热量相同,需要选择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电加热器比酒精灯更稳定. (3)分析第1、3次实验数据可看出: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加热的时间不同(吸收的热量不同),可见质量相同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多少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分析第1、2次实验数据可看出:质量不相同的水,升高相同的温度,加热的时间不同(吸收的热量不同),可见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吸收的热量多少与质量有关. 分析第3、4次实验数据可看出:质量相同的煤油,升高不同的温度,加热的时间不同(吸收的热量不同),可见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吸收的热量多少与温度的变化量有关.综合上述三个结论进行概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物质升温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质量,物质种类,物质升高的温度有关. 23.(石家庄中考物理)(1)从下面的表格提供的信息中,我们可以看出:
制作一个能测量北极寒冷气温的温度计,应选择表中的液体是 ;如果用三个相同的加热设备同时对质量相等的三种液体加热,则升温最快的液体是 ;如果取质量相等的三种液体分别放入三个相同的烧杯中,则液面最高的是 . (2)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图中的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都是10g,烧杯内的液体质量也相同. ![]() ①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选择 两图进行实验;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应选择 两图进行实验; ②某一烧杯中装中200g 30℃的水,如果水吸收了6.3×104J的热量,在标准大气压下,水温升高 ℃.(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③如果②问中是用酒精作为燃烧加热,至少要燃烧 g的酒精(酒精的热值为3×107J/kg). 考点:热学综合 答案:(1)酒精;水银;酒精;(2)①甲乙;甲丙;②70;③2.1. 解析:(1)因为北极寒冷时气温非常低,故应选择凝固点最低的酒精作为温度计内的液体; 用三个相同的加热设备,同时对质量相同的三种液体加热,三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因为水银的比热容最小,水银温度升高的最快; 质量相同的三种液体,因为酒精的密度最小,所以酒精的体积最大,分别放入三个相同的烧杯中,酒精的液面最高; (2)①由图可知,甲、乙两图被加热的液体种类相同、加热用的燃料的种类不同,可用甲、乙两图进行实验,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 由图可知,甲、丙两实验燃料相同,被加热的液体质量相同而种类不同,因此可以用甲、丙两实验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 ②由Q吸=cm△t得: 水温度变化量:△t= ![]() ![]() 所以t=t0+△t=30℃+75℃=105℃. 因为在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当水达到100℃后,继续加热水会沸腾,温度不变,则水温只能升高到100℃, 即水温可升高70℃; ③由Q放=mq得, 完全燃烧酒精的质量m= ![]() ![]() 24.依据下图电路图,把右边的电器元件连接成实物图,导线不交叉. ![]() 25.一车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100km时消耗的燃料是5kg,如果汽油的热值是4.6×107J/kg,汽车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是12kW,此时有用功和发动机的热机效率是多少?(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考点:热机的效率 答案: 6×107J;26% 解析: 行驶时间t=s/v=100000m÷20m/s=5000s; 汽车的有用功W有用=Pt=12×103W×5000s=6×107J; 释放的能量Q=qm1=4.6×107J/kg×5kg=2.3×108J; 发动机的效率η=W/Q=6×107J/2.3×108J=26%. 26.(石家庄中考物理)新能源公交车已经投入运营,因此天燃气被称为绿色能源.其它性能指标的比较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通过计算说明:
①天然气车燃烧1m3天然气所做的有用功是多少? ②做同样多的有用功,汽油车需要燃烧多少千克汽油? ③若某公交汽车每天消耗100m3的天然气,与用汽油相比,它每天节约的运行成本是多少? 考点:热效率的计算 答案:①9.2×106J ②0.8kg③675元 解析: ①W=Q×η=qvη=2.3×107J/m3×1m3×40%=9.2×106J ②m=Q/q=9.2×106J /25%/4.6×107J/kg =0.8kg ③100m3×4.5=450元 100/0.8×9=1125元 1125元-450元=675元 第17页(共17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