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下载试题 ☆☆☆ 由于格式问题此试题可能会出现乱码的情况 为了方便您阅读请点击右上角的全屏查看 2018遂宁市中考物理压轴试题 一、选择题 1.检查酒驾时,司机打开车窗,交警闻到车内有酒精气味,要求司机必须接受酒精含量的测试.交警能闻到酒精气味是因为酒精( ) A.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B.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C.分子间有空隙 D.分子在不断运动 2.下列流程图是用来说明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及涉及到的主要能量转化情况.关于对图中①②③④的补充正确的是( ) ![]() A.①做功冲程②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③压缩冲程 ④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①压缩冲程 ②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③做功冲程 ④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①做功冲程 ②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③压缩冲程 ④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①压缩冲程 ②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③做功冲程 ④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3.教室里投影仪的光源是强光灯泡,发光时必须用风扇给予降温.为了保证灯泡不被烧坏,要求:带动风扇的电动机启动后,灯泡才能发光;风扇不转,灯泡不能发光.则在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图中符合要求的是( ) A. ![]() ![]() ![]() ![]() 4.(遂宁市中考物理)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1断开、S2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为4.5V;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3V,则L1和L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 ![]() A.3V和4.5V B.1.5V和4.5V C.3V和1.5V D.1.5V和3V 5.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闭合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中点向右滑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电流表A1示数变小,电流表A2示数不变 B.电流表A1示数不变,电流表A2示数变小 C.电流表A1示数变大,电流表A2示数变小 D.电流表A1示数变小,电流表A2示数变大. 6.请根据下表给出的多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数据,判断分析,该电路可能是电路图中的( )
A. ![]() ![]() ![]() ![]() 7.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a端滑到b端的过程中,两个电阻的U﹣I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图线甲是电阻R1的“U﹣I”关系图象 B.电源电压为9V C.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20Ω D.变阻器滑片在中点时,电压表V2示数为7.2V 8.(遂宁市中考物理)实验室用的小灯泡和家用白炽灯泡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A. ![]() ![]() ![]() ![]() 9.某电器的内部电路如右图所示,其中R1=12Ω.当在A、B两个接线端口接入电压为10V的电源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A;而把此电源(电压恒定)接在C、D两个接线端口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A,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一项是( ) ![]() A.可求出R2和R3的阻值,分别为R2=8Ω,R3=2Ω B.可求出R2和R3的阻值,分别为R2=8Ω,R3=12Ω C.只能求出R2和R3阻值的比值,R2:R3=1:2 D.电路发生了变化,不符合控制变量法,无法计算 1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压表V1的示数为9伏,电压表V2的示数为3伏,那么R1与R2的阻值之比为( ) ![]() A.2:1 B.1:2 C.3:1 D.1:3 二、作图题(每小题3分,共9分) 11.为节约电能,地下通道电动扶梯只需在白天且有人时才开启,利用红外线自动开关S1(现场有人,Sl闭合;现场无人,S1断开)以及可见光自动开关S2(白天,S2闭合;夜间,S2断开)控制电路,可达到目的.请完成图中的电路连接. ![]() 12.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闭中开关后,电压表的示数为6V,电流表的示数为1.5A,在右边方框内画出两个阻值都为8Ω的电阻连接情况. ![]() 13.在“探究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中: ![]() (1)如图所示,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验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片左移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小); (2)在虚线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 三、实验与探究(每处1分,共11分) 14.1821年,德国物理学家塞贝克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把两根铜丝和一根铁丝与灵敏电流计串联成闭合电路,然后把铜丝和铁丝的一个连接点放在盛有冰水混合物的容器里保持低温,另一个连接点放在火焰上加热.发现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发生了偏转,这一现象表明这时闭台电路中产生了电流,塞贝克把这种电流叫做“热电流”,把这一电路叫“热电偶电路”. 某研究小组的同学们按如图所示的电路,模拟塞贝克实验,探究了决定“热电流”大小的因素.通过实验测得了电流的大小与温差关系的一组数据:
请根据以上资料数据说明: (1)产生热电流的条件是 ; (2)在这个实验过程中,是 能转化为 能; (3)如果说C、D相当于电源的两个电极;则C端相当于电源的 极.(选填“正”或“负”). ![]() 15.(遂宁市中考物理)小明和学习小组利用电源(电压未知)、滑动变阻器(“100Ω 2A”)、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各一,导线若干来测量电阻Rx的阻值(其阻值约几百欧). ![]() (1)在图甲中完成实验电路的连接. (2)设计的实验表格为下表,表格中,①处应填写 .
(3)正确连接电路后,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 V. (4)实验中,器材完好,当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时,电压表指针偏转正常,但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偏转,无法读数,原因可能是 . (5)勤于思考的小明在不改动原来实验电路的情况下,也能求出待测电阻Rx的阻值,请你写出小明的主要实验步骤(用相应的字母表示测出的物理量). ① ; ② ; ③写出待测电阻的表达式Rx= . 16.小楠同学用如图所示的电路“研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电阻”的关系,他先后将5Ω、15Ω和25Ω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a、b两点间,闭合开关S,读出电流表示数(如表).由实验数据可以看出电流I与电阻R并不成反比.你认为实验中出现这样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如何改进 ?
![]() 四、简答题 17.透明塑料瓶内装有霍香正气丸,将瓶摇动若干次后小药丸便成图乙所示状况,小药丸间的间隙增大,有的呈悬浮状,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 五、计算题 18.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2V,R2为100Ω的定值电阻,压敏电阻R1的阻值随压力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开关S闭合后,解答下列问题: (1)当压敏电阻R1受到压力从0逐渐增大到4N时,请分析并判断电流表示数的变化. (2)当电流表示数为0.32A时,压敏电阻R2受到的压力是多大? ![]() 19.如图所示,R1=10Ω,R2=20Ω,S1与S2为两个单刀双掷开关,电源电压不变. (1)当S1与C相连,S2与D相连时,R1两端的电压为2V,求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和电源的电压; (2)当S1与A相连,S2与F相连时,电流表的示数为多大? (3)当S1与A相连,S2与D相连时,电流表的示数为多大? ![]() 遂宁市中考物理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检查酒驾时,司机打开车窗,交警闻到车内有酒精气味,要求司机必须接受酒精含量的测试.交警能闻到酒精气味是因为酒精( ) A.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B.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C.分子间有空隙 D.分子在不断运动 【考点】扩散现象. 【分析】扩散现象是指不同物体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扩散现象表明分子是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的. 【解答】解:酒精分子不断向四周扩散,能使人闻到酒精特殊的香味,这与酒精的分子不断运动有直接关系,而与其它分子的特性无关. 故选D 2.下列流程图是用来说明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及涉及到的主要能量转化情况.关于对图中①②③④的补充正确的是( ) ![]() A.①做功冲程②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③压缩冲程 ④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①压缩冲程 ②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③做功冲程 ④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①做功冲程 ②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③压缩冲程 ④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①压缩冲程 ②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③做功冲程 ④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考点】内燃机的四个冲程. 【分析】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四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这四个冲程的顺序是一定的,不能改变. 其中的压缩冲程和做功冲程进行了两次重要的能量转化:压缩冲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解答】解:根据内燃机的工作过程可知,第二个冲程是压缩冲程,在此过程中活塞压缩气缸内的气体,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气缸内的气体温度升高. 第三个冲程是做功冲程,此时燃料燃烧生成的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对外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故选D. 3.教室里投影仪的光源是强光灯泡,发光时必须用风扇给予降温.为了保证灯泡不被烧坏,要求:带动风扇的电动机启动后,灯泡才能发光;风扇不转,灯泡不能发光.则在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图中符合要求的是( ) A. ![]() ![]() ![]() ![]() 【考点】电路图设计. 【分析】由题意可知电动机和灯泡可以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即为并联,然后根据开关的作用使带动风扇的电动机先工作后灯泡才能工作,即开关在干路时,可控制所有用电器,在支路上时,只控制该支路上的用电器;据此进行解答. 【解答】解:AB、开关闭合后,电动机和灯泡同时工作,因此A、B不符合题意; C、干路中开关闭合,灯泡立刻工作,电动机会在支路开关作用下工作,因此C不符合题意; D、干路中开关闭合,电动机立刻工作,而灯泡会在支路开关的作用下工作,因此D符合题意; 故选D. 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1断开、S2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为4.5V;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3V,则L1和L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 ![]() A.3V和4.5V B.1.5V和4.5V C.3V和1.5V D.1.5V和3V 【考点】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分析】由电路图可知,当开关S1断开、S2闭合时,两灯泡串联,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可知电源的电压;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两灯泡串联,电压表测L1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L2两端的电压. 【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当开关S1断开、S2闭合时,两灯泡串联,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 则电源的电压U=4.5V; 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两灯泡串联,电压表测L1两端的电压, 则L1两端的电压U1=3V,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所以,L2两端的电压: U2=U﹣U1=4.5V﹣3V=1.5V. 故选C. 5.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闭合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中点向右滑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电流表A1示数变小,电流表A2示数不变 B.电流表A1示数不变,电流表A2示数变小 C.电流表A1示数变大,电流表A2示数变小 D.电流表A1示数变小,电流表A2示数变大.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分析】由电路图可知,三电阻并联,电流表A1测R1和R2支路的电流之和,A2测R2和R3支路电流之和;根据滑片的移动判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该支路电流的变化,根据并联电路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和电流特点可知两电流表示数的变化. 【解答】解:等效电路图如图所示: ![]() 由图可知,三个电阻并联,电流表A1测R1和R2支路的电流之和,A2测R2和R3支路电流之和. 当滑片由中点向右滑动的过程中,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 根据I= ![]() 因并联电路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所以R1、R2支路的电流不变; 又因并联电路在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所以电流表A1的示数不变,A2的示数变小. 故选B. 6(遂宁市中考物理).请根据下表给出的多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数据,判断分析,该电路可能是电路图中的( )
A. ![]() ![]() ![]() ![]()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 【分析】通过表格分析可知,电压表的示数可以变化,并且电流也是随着电压的增大而增大,但比值不变,所以关键是看选项中哪一个符合题意. 【解答】解: A、B、因为电压表的示数可以变化,而A、B中的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示数不变,不符合题意; C、中的电压表测得是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当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大时,电压表示数变大,而电流表示数变小,与表格提供数据规律不一致,不符合题意; D、中的电压表测得是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当电压表示数变大时,电流表示数也变大,且比值不变,符合题意. 故选D. 7.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a端滑到b端的过程中,两个电阻的U﹣I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图线甲是电阻R1的“U﹣I”关系图象 B.电源电压为9V C.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20Ω D.变阻器滑片在中点时,电压表V2示数为7.2V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 【分析】(1)根据电压变化的范围进行判断,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不会等于零; (2)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根据图象读出电路中的最小电流和两电阻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电源的电压,根据欧姆定律求出R1和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3)变阻器滑片在中点时,根据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电流,再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压表V2示数. 【解答】解:(1)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0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R1两端的电压最大,R2两端的电压为0, 由图象可知,甲为滑动变阻器R2的U﹣I关系图象,乙为电阻R1的U﹣I图象,故A错误; (2)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 由U﹣I图象可知,电路中的最小电流I=0.3A,R1两端的电压U1=3V,R2两端的电压U2=9V,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所以,电源电压: U=U1+U2=3V+9V=12V,故B错误; 由I= ![]() R1= ![]() ![]() ![]() ![]() (3)变阻器滑片在中点时,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所以,电路中的电流: I′= ![]() ![]() 电压表V2的示数: U2′=I′× ![]() ![]() 故选D. 8.实验室用的小灯泡和家用白炽灯泡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A. ![]() ![]() ![]() ![]() 【考点】欧姆定律. 【分析】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I﹣U图象中图象的倾斜程度表示表示电阻的倒数,则由电阻的变化可知图象倾斜程度的变化. 【解答】解: 灯泡的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随着电压的增大,灯泡温度升高,灯丝的阻值将增大,故图象的倾斜程度将减小. 故选D. 9.(遂宁市中考物理)某电器的内部电路如右图所示,其中R1=12Ω.当在A、B两个接线端口接入电压为10V的电源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A;而把此电源(电压恒定)接在C、D两个接线端口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A,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一项是( ) ![]() A.可求出R2和R3的阻值,分别为R2=8Ω,R3=2Ω B.可求出R2和R3的阻值,分别为R2=8Ω,R3=12Ω C.只能求出R2和R3阻值的比值,R2:R3=1:2 D.电路发生了变化,不符合控制变量法,无法计算 【考点】欧姆定律;电阻的串联;电路的动态分析. 【分析】当在A、B两个接线端口接入电压为10V的电源时,知道电阻R1和此时的电流,利用欧姆定律求AB间的总电阻,再利用串联电阻的特点求R2; 把此电源(电压恒定)接在C、D两个接线端口时,上面求出了电阻R2,又知道此时的电流,利用欧姆定律求CD间的总电阻,再利用串联电阻的特点求R3.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当在A、B两个接线端口接入电压为10V的电源时, ∵I= ![]() 即: ![]() ∴R2=8Ω; 把此电源(电压恒定)接在C、D两个接线端口时, ∵I′= ![]() 即: ![]() ∴R3=2Ω. 故选A. 1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压表V1的示数为9伏,电压表V2的示数为3伏,那么R1与R2的阻值之比为( ) ![]() A.2:1 B.1:2 C.3:1 D.1:3 【考点】欧姆定律;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分析】在电路中,电压表的电阻无限大,相当于开路;电流表的电阻无限小,相当于一根导线.据此分析电路图:两电阻串联,电压表V2测量的是R2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1测量的是R1和R2串联后两端的总电压,再根据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的电流关系、电压关系求解. 【解答】解:由图知,两电阻串联,电压表V1测量的是R1和R2两端的总电压,电压表V2测量的是R2两端的电压, ∵U=U1+U2,U2=3V, ∴U1=U﹣U2=9V﹣3V=6V, ∵R1和R2串联, ∴I1=I2, ∵I= ![]() ∴ ![]() ![]() ∴ ![]() ![]() ![]() ![]() 故选A. 二、作图题(每小题3分,共9分) 11.为节约电能,地下通道电动扶梯只需在白天且有人时才开启,利用红外线自动开关S1(现场有人,Sl闭合;现场无人,S1断开)以及可见光自动开关S2(白天,S2闭合;夜间,S2断开)控制电路,可达到目的.请完成图中的电路连接. ![]() 【考点】实物的电路连接. 【分析】电路中开关控制用电器时,开关和用电器是串联的;两个开关同时控制电动扶梯,当现场有人,且有一定的可见光时,电动扶梯才工作,因此两个开关串联后共同控制电动机. 【解答】解:用导线从火线开始,将两个开关串联,再连接电动扶梯的电动机,最后回到零线.如图所示. ![]() 12.(遂宁市中考物理)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闭中开关后,电压表的示数为6V,电流表的示数为1.5A,在右边方框内画出两个阻值都为8Ω的电阻连接情况. ![]()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 【分析】由电路图可知,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总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总电阻,然后判断两电阻的连接方式并画出电路图. 【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总电流, 由I= ![]() R= ![]() ![]()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分电阻倒数之和, 所以,两电阻的连接方式为并联,如下图所示: ![]() 13.在“探究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中: ![]() (1)如图所示,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验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片左移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小); (2)在虚线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 【考点】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 【分析】(1)根据滑片左移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小确定变阻器接线柱的连接,并与电阻串联在电路中; (2)根据实物图画出电路图 【解答】解:(1)因滑片左移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小,即应将变阻器滑片左边电阻丝连入电路中,如下左图所示; (2)根据实物图画出电路图,如下图右图所示: ![]() 三、实验与探究(每处1分,共11分) 14.1821年,德国物理学家塞贝克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把两根铜丝和一根铁丝与灵敏电流计串联成闭合电路,然后把铜丝和铁丝的一个连接点放在盛有冰水混合物的容器里保持低温,另一个连接点放在火焰上加热.发现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发生了偏转,这一现象表明这时闭台电路中产生了电流,塞贝克把这种电流叫做“热电流”,把这一电路叫“热电偶电路”. 某研究小组的同学们按如图所示的电路,模拟塞贝克实验,探究了决定“热电流”大小的因素.通过实验测得了电流的大小与温差关系的一组数据:
请根据以上资料数据说明: (1)产生热电流的条件是 用不同金属丝组成闭合回路;两连接点之间有温度差 ; (2)在这个实验过程中,是 内 能转化为 电 能; (3)如果说C、D相当于电源的两个电极;则C端相当于电源的 正 极.(选填“正”或“负”). ![]() 【考点】电源及其能量转化. 【分析】(1)本题中所描述的“热电偶电路”有着奇怪的原理,同时却有着较为简单的结构,从结构看,必须有两种不同的金属导线相串联,再分别在连接点之间有温度差,便可得到热电流; (2)从能量转化角度看,热电偶电路是将内能转化为电能; (3)据电流表的正确使用分析即可判断; 【解答】解:(1)由题意可知,组成“热电偶电路”的是两种不同的金属丝形成闭合电路,且通过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只有两接点间有温度差时,电路中才有热电流,而且温度差越大,电流也越大.据此可得出,产生热电流的条件是:用不同金属丝组成闭合回路;两连接点之间有温度差; (2)由题意知:从能量转化角度看,热电偶电路是将内能转化为电能; (3)电流表在使用时,电流必须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所以与电流表正接线柱相连的C相当于正极,与电流表负接线柱相连的D相当于负极. 故答案为:(1)用不同金属丝组成闭合回路;两连接点之间有温度差;(2)内;电;(3)正. 15.(遂宁市中考物理)小明和学习小组利用电源(电压未知)、滑动变阻器(“100Ω 2A”)、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各一,导线若干来测量电阻Rx的阻值(其阻值约几百欧). ![]() (1)在图甲中完成实验电路的连接. (2)设计的实验表格为下表,表格中,①处应填写 电阻的平均值 ![]()
(3)正确连接电路后,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 2.4 V. (4)实验中,器材完好,当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时,电压表指针偏转正常,但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偏转,无法读数,原因可能是 待测的阻值太大(或电源电压太小) . (5)勤于思考的小明在不改动原来实验电路的情况下,也能求出待测电阻Rx的阻值,请你写出小明的主要实验步骤(用相应的字母表示测出的物理量). ① 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到阻值为零处,记下电压表的示数U1 ; ② 再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到阻值最大处,记下电压表的示数U2 ; ③写出待测电阻的表达式Rx= ![]() 【考点】伏安法测电阻的探究实验. 【分析】(1)根据电压表与被测电路元件并联进行解答; (2)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应多次测量减小误差; (3)根据电压表的量程和分度值读出示数; (4)观察所用的器材,待测电阻有几百欧,普通几节干电池做电源电压不过几伏,即使不接入变阻器,根据欧姆定律可知此时电流可能只有百分之几安,所以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偏转; (5)电流表无法读数,要测待测电阻的阻值,可以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进行解答,即先让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0,此时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然后让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此时电压表测Rx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欧姆定律得出等式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1)电压表与待测电阻并联,如下图所示: ![]() (2)本实验中,应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以减小误差,所以表格的最后一栏是电阻的平均值 ![]() (3)图乙中,电压表的量程为0~3V,分度值为0.1V,示数为2.4V; (4)观察所用的器材可知,电源的电压为3V,待测电阻的阻值约为几百欧,根据欧姆定律可知即使不接入变阻器电路中的电流也很小,所以电流表测不出电路中的电流,故原因可能是待测的阻值太大或电源电压太小; (5)电流表无法读数,先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0Ω,此时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读出示数U1, 然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其完全接入电路中,读出电压的示数U2, 由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可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U滑=U1﹣U2, 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所以,由I= ![]() ![]() ![]() 解得:Rx= ![]() ![]() 故答案为: (1)如上图所示; (2)电阻的平均值 ![]() (3)2.4; (4)待测的阻值太大(或电源电压太小); (5)①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到阻值为零处,记下电压表的示数U1; ②再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到阻值最大处,记下电压表的示数U2; ③ ![]() 16.小楠同学用如图所示的电路“研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电阻”的关系,他先后将5Ω、15Ω和25Ω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a、b两点间,闭合开关S,读出电流表示数(如表).由实验数据可以看出电流I与电阻R并不成反比.你认为实验中出现这样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未能保持电阻R两端的电压不变 ?如何改进 在电阻R两端并接上一个电压表,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保持不变 ?
![]() 【考点】欧姆定律. 【分析】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时,采用控制变量法,改变定值电阻的大小,通过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保持电压一定,记录电流大小,从而研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解答】解: “研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电阻”的实验应采取控制变量法,控制电阻R两端的电压不变,然后改变R的阻值,以5Ω、15Ω和25Ω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因电阻R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阻R的改变,使电路A、B两点间的电压发生改变,不能满足电阻R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的条件,所以实验数据中电流I与电阻R不成反比;因此为了保持电阻R两端的电压不变;在电阻R两端并接上一个电压表,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保持不变. 故答案为:未能保持电阻R两端的电压不变;在电阻R两端并接上一个电压表,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保持不变. 四、(遂宁市中考物理)简答题 17.透明塑料瓶内装有霍香正气丸,将瓶摇动若干次后小药丸便成图乙所示状况,小药丸间的间隙增大,有的呈悬浮状,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 【考点】摩擦起电;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分析】(1)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相互摩擦时,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原子核束缚电子本领强的夺得电子带负电,原子核束缚电子本领弱的失去电子带正电; (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解答】答: 在摇动塑料瓶时,瓶内的藿香正气丸塑料瓶摩擦,藿香正气丸和塑料瓶带异种电荷,根据同种电荷互相排斥,所以带同种电荷的藿香正气丸间的间隙增大,有的呈悬浮状. 五、计算题 18.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2V,R2为100Ω的定值电阻,压敏电阻R1的阻值随压力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开关S闭合后,解答下列问题: (1)当压敏电阻R1受到压力从0逐渐增大到4N时,请分析并判断电流表示数的变化. (2)当电流表示数为0.32A时,压敏电阻R2受到的压力是多大? ![]()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 【分析】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 (1)根据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可知压敏电阻R1受到压力变化时通过R2的电流不变,由图乙可知当压敏电阻R1受到的压力变化时阻值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该支路电流的变化,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判断干路电流表示数的变化; (2)当电流表示数为0.32A时,根据欧姆定律求出通过R2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求出通过R1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求出R1的阻值,由图与得出压敏电阻R2受到的压力. 【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 (1)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所以,压敏电阻R1受到压力变化时,通过R2的电流不变, 由图乙可知,当压敏电阻R1受到的压力从0逐渐增大到4N时,压敏电阻R1的阻值变小, 由I= ![]() 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所以,干路电流变大; (2)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 I2= ![]() ![]() 电流表示数为0.32A时,通过压敏电阻的电流: I1=I﹣I2=0.32A﹣0.12A=0.20A, 此时压敏电阻阻值: R1= ![]() ![]() 由图乙所示可知,R1=60Ω时,F=1N,则压力为1N. 答:(1)当压敏电阻R1受到的压力从0逐渐增大到4N时,电流表示数逐渐增大; (2)当电流表示数为0.32A时,压敏电阻R1受到的压力是1N. 19.如图所示,R1=10Ω,R2=20Ω,S1与S2为两个单刀双掷开关,电源电压不变. (1)当S1与C相连,S2与D相连时,R1两端的电压为2V,求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和电源的电压; (2)当S1与A相连,S2与F相连时,电流表的示数为多大? (3)当S1与A相连,S2与D相连时,电流表的示数为多大? ![]()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 【分析】(1)当S1与C相连,S2与D相连时,两电阻串联,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R2两端电压,然后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即可求出电源的电压. (2)当S1与A相连,S2与F相连时,两电阻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根据电阻的并联求出电路中的总电阻,利用欧姆定律求出干路电流表的示数. (3)当S1与A相连,S2与D相连时,只有R2连入电路,利用欧姆定律即可求出电流表的示数. 【解答】解:(1)当S1与C相连,S2与D相连时,两电阻串联, 则电流I1= ![]() ![]() 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则I2=I1=0.2A, 由I= ![]()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所以,电源电压U=U1+U2=2V+4V=6V. (2)当S1与A相连,S2与F相连时,两电阻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 因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分电阻倒数之和, 所以,电路中的总电阻: R= ![]() ![]() ![]() 则干路电流表的示数: I′= ![]() ![]() (3)当S1与A相连,S2与D相连时,只有R2连入电路,则 电流I″= ![]() ![]() 答:(1)当S1与C相连,S2与D相连时,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电源的电压为6V; (2)当S1与A相连,S2与F相连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9A. (3)当S1与A相连,S2与D相连时,电流表的示数为为0.3A.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