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下载试题 ☆☆☆ ![]() 由于格式问题,部分试题会存在乱码的现象,请考生点击全屏查看!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导体电阻的大小,跟下列哪个因素无关 A.长度 B.电流 C.材料 D.横截面积 2.青春期后:男生的声音变得“低沉了”,这里变声指的是 主要指的是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振幅 3.沿海地区的昼夜温差比内陆地区的昼夜温差小,原因主要是水的 A.沸点高 B.密度大 C.比热容小 D.比热容大 4.下列设备和器材中,应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是 A.天平 B.铅垂线 C.密度计 D.飞机的机翼 5.下列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A.电视天线与电线接触 B.灯泡的开关接在零线上 C.搬动电器前先断开电源开关 D.使用绝缘皮破损的插头 6.小孩坐着雪橇从高高的雪坡上滑下,速度越来越快,在此过程中 A.小孩的运动状态不变 B.小孩的动能逐渐增大 C.以雪橇为参照物,小孩是运动的 D.小孩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 7.当今,自驾旅游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有关汽车的构造和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车后的左、右转向灯是串联的 B.汽车的座椅宽大,是为了增大压强 C.汽车紧急鸣笛,是利用声音来传递能量 D.系安全带,可以防止汽车突然刹车时对人造成的伤害 8.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灯泡L不亮,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 无示数,则电路的故障可能是 A.灯L断路 B.电阻R断路 C.灯L短路 D.电阻R短路 9.将体积相同的A、B两个小球分别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静止时A球沉底、B球漂浮,若 球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为FA ![]() B. ![]() C. ![]() D. ![]() ![]() 10.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的实验,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为了使光屏上的清晰像变大,小明采取了下列做法: ①透镜不动,蜡烛向左移,光屏也向左移小②蜡烛和光屏不动,把透镜移到25cm刻度线处; ③在蜡烛和透镜之间放一个远视眼镜,光屏向左移;④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换用材料与口径相同的凸透镜,光屏向右移。上述做法中,可以达到目的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11.感冒发烧时,在额头上放个冰袋可以降温,这是通过 方式改变内能。把冰袋放在 桌子上,里面的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 12.月亮在水中的倒影是由光的 形成的;在沙漠上有时会看到海市蜃楼的奇观,这是由光的 产生的现象。 13.暑假时小明去拉萨旅游,他发现从长春带去的袋装食品变得膨胀了(如图),这是因为长春的大气压比拉萨 ,与膨胀前相比,袋内气体的密度 。 ![]() 14.今年春节后,吉林省连降了几场大雪,雪后某中学操场上的积雪深达8cm这雪对操场的压 强是pa,雪后路滑,为了行车安全,司机在减速慢行的同时时,还应适当 (选填“增大”或“减小”)汽车之间的距离。(g取10N/kg,p=0.2×10kg/m3) 15.电饭锅在工作时,要使用三脚插头和三孔插座,目的是将其外壳与 相连,防止触电。如图是某电饭锅的工作原理图,它有加热和保温两个档,且加热的功率是保温档功率的5倍,则电阻R1、R2的阻值之比R1:R2= . 1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标有“6V 3W”的灯泡L恰能正常发光,若电阻R的阻值为6Ω,则电压表的示数为 V,电流表的示数为 A。 ![]() 三、计算题(每小题5分,共10分)L=LtR=15A 17.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V,R1=12Ω。闭合开关后,电压表的示数是2.4V,求: (1)电阻R2的阻值; (2)通电1min,该电路消耗的电能。 ![]() 18.小王使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来匀速提升一个质量为6kg的物体。若小王所用的拉力F为40N,物体提升高度为5m,求: (1)拉力F所做的功;(g取10N/kg) (2)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 四、综合题(第19题7分,第20、22、24题各3分,第21、23、25题 19.请按要求作图: (1)在图中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2)0为支点,请画出路灯所受重力G的示意图及其力臂。 (3)根据图中磁感线的方向,标出通电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和静止小磁针的N极。 ![]() 20.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加热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的水温是 ℃。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温与时间关系的图象,由图象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是 ℃。 (2)水沸腾时,在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的“白气”,这是水蒸气 形成的。 ![]() 21.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 (1)选择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移开蜡烛B,用白纸做光屏放在该位置,白纸上无法呈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像。 (2)实验中,若将玻璃板稍微倾斜,使其与桌面不垂直,则在桌面上移动蜡烛B时,蜡烛B与蜡烛A的像 (选填“能”或“不能”)完全重合,蜡烛A的像到玻璃板的距离与蜡烛A到玻璃板的距离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 22.在“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如图所示,让两个小球都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滚下,撞击木块运动,木块最终停在图中的B、C两点。 (1)该实验过程探究的是小球的动能与 的关系,图中的实验现象表明: 动能越大。 (2)在图乙中,若木块被撞击后滑出桌面,为了使木块不滑出桌面,需要重做图乙的实验,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 A.降低小球滚下的高度 B.在桌面上铺上毛巾 C.换用质量小一些的小球 ![]() 23.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已知电源电压为4.5V,小灯泡上标有“3.8V”字样。小明按照图甲所示的电路图正确连接好电路后,开始进行测量,下表是实验中记录的数据和现象
![]() (1)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分析表中的数据和灯泡的发光情况可知:小灯泡的电功 率越大,灯泡 (选填“越亮”或“越暗”)。 (2)小明分析表中的四组数据,他发现这些数据中有一组明显是错误的,跟其他数据的规律 完全不同,这是第 组数据。 (3)若再增加一个阻值已知的电阻R,只利用一只电表,通过简单操作(开关S接“a”,“b” 各一次)来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图乙是两种不同的设计方案的电路图,则以下判断正 确的是 。 A.两种方案都可行 B.两种方案都不可行 C.方案一可行,方案二不可行 D.方案二可行,方案一不可行 ![]() 24.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电源电压保持3V不变;定值电阻的阻值分别为5Ω、10Ω、15Ω和20Ω。 (1)正确连接电路后,先用50的定值电阻进行实验,闭合开关后,移动滑片,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接着将59的电阻换成其他阻值的定值电阻进行实验,每次观察到电压表的示数为 V时,记录电流表的示数。 (2)几次实验中记录电表示数时,定值电阻消耗的最大功率为 W,所用的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应不小于 Ω。 ![]() 25.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测出物块A的重力后,再将物块慢 匀速浸没在液体中,测力计示数如图乙、丙所示,g取10N/kg。 (1)分析甲、乙、丙三图,说明浮力的大小与 有关,在图乙中,把物块A浸没在水中后,水对烧杯底部的压力增加了 N。 (2)在实验过程中,小明想到,如果在测力计1.6N的位置上标上水的密度,在图丙测力计指针所在的位置处标上盐水的密度,再把该物块分别浸没到密度不同的液体中,按照述方法分别标上密度值,就可以把测力计改装成一个密度秤。该密度秤的量程应该是 kg/m3。用该密度秤测量液体的密度时,若物块没有完全浸没,而是有一部分体积露出液面(物块不接触容器底部),则所测出的液体的密度值会 (选填“偏大”或“偏小”)。 ![]()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