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考地理 > 模拟题 >

2017年阜阳八年级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19-05-11 初三网 王蕊 参加讨论

    ☆☆☆ 点击下载试题 ☆☆☆
    2017年阜阳八年级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为了方便您的阅读请点击全屏查看
    一、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60分
    1.家住哈尔滨的涛涛每天北京时间7:00背起书包上学,而家住乌鲁木齐的玲玲则在北京时间10:00左右才上第一节课.这是因为我国()
    A.南北跨纬度广              B.东西地形差异              C.东西跨经度广              D.南北季节差异
    读图,回答2﹣3题.
    
    2.小欣在班会上自我介绍:“我的家乡有阳光直射现象,并且与越南、老挝两国为邻”.她最有可能来自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是()
    A.甲              B.乙              C.丙              D.丁
    3.地处我国最东和最北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是()
    A.甲              B.乙              C.丙              D.丁
    4.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是()
    A.省、市、县              B.省、自治区、直辖市
    C.省、县、乡              D.市、县、乡
    5.汶川地震后,全国各地救援车队络绎不绝的赶往灾区,一位小朋友记下了车牌号湘H•09958、粤B•90826、皖F•23586、鲁D•87813的四辆救援车.这四辆车分别来自()
    A.湖南省、广东省、安徽省、山东省
    B.湖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河北省、辽宁省
    C.河北省、福建省、江西省、山西省
    D.河南省、陕西省、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
    6.大型革命史诗《长征组歌》中有一句歌词:“乌江天险冲飞度,兵临贵阳逼昆明.”歌词中提到的城市是下列哪些省级行政区的行政中心()
    ①广西壮族自治区  ②四川省   ③贵州省 ④重庆市  ⑤云南省.
    A.①②              B.②③              C.③⑤              D.③④
    7.目前,我国每年新增人口1000万左右,其主要原因是()
    A.我国人口基数大              B.人口出生率太高
    C.人口增长已失控              D.人口死亡率太低
    8.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是()
    A.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B.人口基数小,人口增长快
    C.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慢              D.人口基数小,人口增长慢
    9.人口的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有()
    ①资源供应不足②就业压力大③劳动力短缺④交通拥挤⑤住房紧张.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10.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到“全面开放二孩”的政策,我国生育政策从“独生子女”到“单独二孩”,再到“普遍二孩”,人口政策变化表明()
    A.我国不需要再执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了
    B.我国发展水平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
    C.我国人口数量急剧减少,老龄化严重
    D.人口政策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在我国民族大家庭中,汉族与各少数民族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据此回答11﹣12题.
    11.藏族主要分布在()
    A.吉林              B.辽宁              C.西藏              D.新疆
    12.分布在台湾省的主要少数民族是()
    A.高山族              B.侗族              C.朝鲜族              D.藏族
    13.我国人口稠密区与稀疏区的分界线是________﹣腾冲一线()
    A.黑河              B.漠河              C.哈尔滨              D.北京
    14.下列有关我国民族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汉族分布遍及全国,主要集中在西部和中部
    B.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南等边疆地区
    C.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
    D.我国的东部和中部没有少数民族分布,全部是汉族
    15.关于我国山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复杂多样,不利于发展经济
    B.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因而耕地资源充足
    C.山区适宜发展林业、旅游业、采矿业
    D.我国我国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16.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因素              B.地形地势              C.海陆因素              D.人类活动
    17.“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堂处处蛙”描绘的景象出现在()
    A.长江中上游地区              B.黄河中下游地区
    C.南海沿海              D.长江中下游地区
    18.春节期间,在北国的哈尔滨举办的是“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而南方的广州举办的是“迎春花”展,两地景观的差异反映了我国气温分布()
    A.冬季南北普遍低温
    B.冬季南北温差大
    C.冬季风对南北方影响不同
    D.南方纬度高气温也高,北方反之
    19.如图所示四幅图,表示的是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四个城市,它们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④③②①              D.④②①③
    20.影响我国夏季降水的主要因素是()
    A.夏季风              B.冬季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21.关于我国降水量分布总均势的描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A.自北向南递减              B.自西向东递减
    C.自西北向东南递减              D.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22.安徽知名学府蒙城中学所处的温度带是()
    A.热带              B.亚热带              C.暖温带              D.中温带
    23.我国冬季最冷和夏季最热的地方是()
    A.漠河和海南岛              B.漠河和吐鲁番盆地
    C.哈尔滨和吐鲁番盆地              D.拉萨和漠河
    中新网北京7月4日电连日来,南方遭遇强降雨侵袭,安徽、湖北等省份出现严重洪涝灾情备受全国关注.今年入汛以来,全国已有1192县遭受洪涝灾害,因灾死亡186人.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4﹣25问题.
    24.造成我国水旱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
    A.夏季风活动不稳定              B.冬季风活动强烈
    C.南北跨纬度大              D.地形复杂多样
    25.下列属于洪涝灾害多发地区的是()
    A.江淮地区              B.内蒙古高原              C.西北内陆              D.青藏高原
    26.我国的季风区自北向南分别是()
    A.温带季风、热带季风、亚热带季风
    B.热带季风、亚热带季风、温带季风
    C.温带季风、亚热带季风、热带季风
    D.亚热带季风、热带季风、温带季风
    27.我国最大的湖泊是()
    A.鄱阳湖              B.洞庭湖              C.青海湖              D.太湖
    28.我国的外流河多数东流入太平洋,其主要原因是()
    A.季风气候的影响              B.山脉分布的影响
    C.受地形地势的影响              D.社会环境的影响
    29.下列为长江上游与黄河中上游河段共同特点的是()
    A.流量大              B.落差小              C.无结冰期              D.水能资源丰富
    30.下列河流位于内流区的是()
    A.额尔齐斯河              B.怒江              C.长江              D.塔里木河
    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31.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人常以龙的传人、炎黄子孙自居.读“中国地图”,完成下列要:
    (1)龙的传人主要聚集在世界的(填东或西)半球,(填南或北)半球,主要分布于“五带”的带.
    (2)我国是一个陆地大国,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与我国接壤的国家有① ④
    (3)我国也是一个海洋大国,我国海岸线长达1.8万多千米,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其中有⑤ ⑥.
    
    32.毛浙东在《沁园春•雪》中写到,“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祖国山河壮丽,风景如画.读中国山地分布图,完成下列填空
    
    (1)山脉是我国地形的骨架,山脉B是 E是
    (2)山脉F和淮河组成了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此山脉南方的盆地是因其气候适宜,物产丰富被称为天府之国.
    (3)我国最大的高原,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③有“世界屋脊”之称.中国最大的盆地是①分布有中国最大的沙漠.
    33.读“黄河水系图”,完成下列问题
    
    (1)“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返”,“天上”是指山;“海”是指;
    (2)黄河干流呈巨大的“”字形,黄河中游流经(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以至于在下游形成著名的.
    (3)在大西北的高山荒漠旁边,虽然地处半干旱地区,但确有近似江南的风景,肥沃的土壤,这就是著名的“塞上江南”,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塞上江南”指的是平原.
    2017年阜阳八年级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60分
    1.家住哈尔滨的涛涛每天北京时间7:00背起书包上学,而家住乌鲁木齐的玲玲则在北京时间10:00左右才上第一节课.这是因为我国()
    A.南北跨纬度广              B.东西地形差异              C.东西跨经度广              D.南北季节差异
    【考点】中国的领土面积和疆域的四至点.
    【分析】我国领土的四至点是: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53°N附近;最南端﹣﹣曾母暗沙,4°N附近;最西端﹣﹣帕米尔高原,73°E附近;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135°E附近.
    【解答】解:由于我国东西跨经度大,所以我国东西之间有明显的时间差,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读图,回答2﹣3题.
    
    2.小欣在班会上自我介绍:“我的家乡有阳光直射现象,并且与越南、老挝两国为邻”.她最有可能来自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是()
    A.甲              B.乙              C.丙              D.丁
    【考点】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位置;中国的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分析】读图可得,甲是云南省,乙是广东省,丙是山东省,丁是黑龙江省.
    【解答】解:云南省有阳光直射现象,并且与越南、老挝两国为邻,该省区被北回归线穿过.
    故选:A.
    3.地处我国最东和最北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是()
    A.甲              B.乙              C.丙              D.丁
    【考点】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位置.
    【分析】读图可得,甲是云南省,乙是广东省,丙是山东省,丁是黑龙江省.
    【解答】解:黑龙江省是我国最北和最东的省区,故D正确.
    故选:D.
    4.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是()
    A.省、市、县              B.省、自治区、直辖市
    C.省、县、乡              D.市、县、乡
    【考点】我国三级行政区划的设置.
    【分析】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解答】解: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
    故选:C.
    5.汶川地震后,全国各地救援车队络绎不绝的赶往灾区,一位小朋友记下了车牌号湘H•09958、粤B•90826、皖F•23586、鲁D•87813的四辆救援车.这四辆车分别来自()
    A.湖南省、广东省、安徽省、山东省
    B.湖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河北省、辽宁省
    C.河北省、福建省、江西省、山西省
    D.河南省、陕西省、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
    【考点】中国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分析】湘是湖南省的简称,粤是广东省的简称,皖是安徽省的简称,鲁是山东省的简称.
    【解答】解:湘是湖南省的简称,粤是广东省的简称,皖是安徽省的简称,鲁是山东省的简称,选项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大型革命史诗《长征组歌》中有一句歌词:“乌江天险冲飞度,兵临贵阳逼昆明.”歌词中提到的城市是下列哪些省级行政区的行政中心()
    ①广西壮族自治区  ②四川省   ③贵州省 ④重庆市  ⑤云南省.
    A.①②              B.②③              C.③⑤              D.③④
    【考点】中国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行政中心是南宁,四川省的行政中心是成都,贵州省的行政中心是贵阳,重庆市的行政中心是重庆,云南省的行政中心是昆明.
    【解答】解:乌江天险冲飞度,兵临贵阳逼昆明中的贵阳是贵州省的行政中心,昆明是云南省的行政中心.
    故选:C.
    7.目前,我国每年新增人口1000万左右,其主要原因是()
    A.我国人口基数大              B.人口出生率太高
    C.人口增长已失控              D.人口死亡率太低
    【考点】人口分布状况与人口增长的变化.
    【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解答】解:20世纪自70年代初期我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全国大约少生了约4亿人,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人口增幅逐渐下降.特别是近十年来,人口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每年新增人口仍达1000多万,在今后一段较长的时期内,人口总量还将持续增长.
    故选:A.
    8.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是()
    A.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B.人口基数小,人口增长快
    C.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慢              D.人口基数小,人口增长慢
    【考点】人口分布状况与人口增长的变化.
    【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解答】解:20世纪自70年代初期我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全国大约少生了约4亿人,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人口增幅逐渐下降.特别是近十年来,人口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每年新增人口仍达1000多万,在今后一段较长的时期内,人口总量还将持续增长.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质量,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故选:A.
    9.人口的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有()
    ①资源供应不足②就业压力大③劳动力短缺④交通拥挤⑤住房紧张.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考点】人口分布状况与人口增长的变化.
    【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解答】解:我国人口增长过多过快,给资源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压力,使居民的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难以解决,造成住房紧张、交通阻塞、环境污染等,还有一些人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在欧洲的一些国家,比如意大利、德国和瑞典,近些年来人口一直处于负增长状态,已引起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国防兵源不足等问题.
    故选:D.
    10.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到“全面开放二孩”的政策,我国生育政策从“独生子女”到“单独二孩”,再到“普遍二孩”,人口政策变化表明()
    A.我国不需要再执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了
    B.我国发展水平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
    C.我国人口数量急剧减少,老龄化严重
    D.人口政策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考点】人口政策.
    【分析】人口的增长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计划生育已被定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
    【解答】解:2015年10月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其目的就是为应对当前出现的人口问题,逐步调整完善现行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人口政策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故选:D.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在我国民族大家庭中,汉族与各少数民族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据此回答11﹣12题.
    11.藏族主要分布在()
    A.吉林              B.辽宁              C.西藏              D.新疆
    【考点】民族的分布特点.
    【分析】我国共有56个民族,民族分布特点为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居住,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居住,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东北部地区.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是汉族,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
    【解答】解:藏族主要分别在西藏自治区,故C正确.
    故选:C.
    12.分布在台湾省的主要少数民族是()
    A.高山族              B.侗族              C.朝鲜族              D.藏族
    【考点】民族的分布特点.
    【分析】我国共有56个民族,民族分布特点为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居住,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居住,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东北部地区.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是汉族,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
    【解答】解:台湾省主要的少数民族是高山族,故A正确.
    故选:A.
    13.我国人口稠密区与稀疏区的分界线是________﹣腾冲一线()
    A.黑河              B.漠河              C.哈尔滨              D.北京
    【考点】人口分布状况与人口增长的变化.
    【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解答】解:中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一般来说,以黑龙江省的黑河﹣云南省的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稠密),西部地区人口少(稀疏);此线以东人口稠密,面积仅占全国总面积的43%,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94%,此线以西人口稀疏,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57%,人口只占总人口的6%.
    故选:A.
    14.下列有关我国民族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汉族分布遍及全国,主要集中在西部和中部
    B.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南等边疆地区
    C.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
    D.我国的东部和中部没有少数民族分布,全部是汉族
    【考点】民族的分布特点.
    【分析】中国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有汉、壮、蒙古、回、藏、维吾尔、苗等56个民族.各民族中,汉族人数最多,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1.5%;其他民族人口总数约占8.5%,统称为少数民族.
    【解答】解: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部地区.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居住.这样的民族分布格局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往与合作,为各民族共同繁荣提供了有利条件.
    故选:C.
    15.关于我国山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复杂多样,不利于发展经济
    B.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因而耕地资源充足
    C.山区适宜发展林业、旅游业、采矿业
    D.我国我国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考点】各类地形对经济和生活的主要影响.
    【分析】我国地形复杂多样,陆地地形的基本类型在我国都有分布,其中山地所占面积最广,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合称为山区,那么我国山区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2/3.
    【解答】解:地形复杂多样,利于发展农、林、牧、渔等多种农业经济,故A错误;
    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地形崎岖,因而耕地资源不足,故B错误;
    山区适于发展林业、牧业、采矿业、旅游业等,故C正确;
    我国我国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二,故D错误.
    故选:C.
    16.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因素              B.地形地势              C.海陆因素              D.人类活动
    【考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
    【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人类活动因素等.
    【解答】解: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因此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故选项A.C.D.都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7.“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堂处处蛙”描绘的景象出现在()
    A.长江中上游地区              B.黄河中下游地区
    C.南海沿海              D.长江中下游地区
    【考点】人民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分析】夏初,我国江淮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常常阴雨连绵.因为这时正值梅子黄熟的季节,人们习惯称之为“梅雨”.
    【解答】解:夏初,我国江淮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常常阴雨连绵.因为这时正值梅子黄熟的季节,人们习惯称之为“梅雨”.“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述的就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景象.
    故选:B.
    18.春节期间,在北国的哈尔滨举办的是“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而南方的广州举办的是“迎春花”展,两地景观的差异反映了我国气温分布()
    A.冬季南北普遍低温
    B.冬季南北温差大
    C.冬季风对南北方影响不同
    D.南方纬度高气温也高,北方反之
    【考点】冬季气温的分布特点.
    【分析】我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更增加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解答】解: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由于我国位于北半球,南北跨将近50个纬度.在冬季,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对北半球来说,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低.我国北方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比南方低,白昼短,得到太阳的光热少.所以,在我国北方的哈尔滨举办“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时,而南方的广州却在举办“迎春花”展.
    故选:B.
    19.如图所示四幅图,表示的是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四个城市,它们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④③②①              D.④②①③
    【考点】气温的变化及其变化曲线图;降水量柱状图及其应用.
    【分析】我国气温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越往北气温就越低,夏季南北普遍高温;我国降水地区差异大,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时间分配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
    【解答】解:从四城市气候资料图可以看出,按最冷月平均气温排列为①<②<③<④,因为我国气温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越往北气温就越低,所以①应为哈尔滨,②为北京,③为武汉,④为广州.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20.影响我国夏季降水的主要因素是()
    A.夏季风              B.冬季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考点】季风气候的特点及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
    【分析】影响我国夏季降水的主要因素是夏季风.
    【解答】解:夏季风的影响是导致我国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受季风影响,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 夏秋季节.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从 东南沿海向 西北内陆递减.
    故选:A.
    21.关于我国降水量分布总均势的描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A.自北向南递减              B.自西向东递减
    C.自西北向东南递减              D.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考点】降水量的地区分布特点与成因.
    【分析】我国的降水地区差异大,东南沿海地区降水量较大,较为湿润,而越往西北内陆,降水量就越小,干旱也就逐渐加重.从降水的时间分配来看,也很不均匀.我国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相比之下,冬春季雨水要少些.
    【解答】解:季风的影响是导致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且全年降水量集中在夏季,冬季降水一般不足全年的10%.
    故选:D.
    22.安徽知名学府蒙城中学所处的温度带是()
    A.热带              B.亚热带              C.暖温带              D.中温带
    【考点】我国的地理位置及特点.
    【分析】根据活动积温的多少,我国划分的温度带与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此外还有一个高原气候区.
    【解答】解:安徽知名学府蒙城中学所处的温度带是暖温带,其作物熟制是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故选:C.
    23.我国冬季最冷和夏季最热的地方是()
    A.漠河和海南岛              B.漠河和吐鲁番盆地
    C.哈尔滨和吐鲁番盆地              D.拉萨和漠河
    【考点】冬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
    【分析】吐鲁番盆地是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漠河是我国冬季最冷的地区.
    【解答】解:我国冬季最冷的地区是漠河,黑龙江省最北部的漠河镇,在中国的最北部,最低气温达零下52.3℃;我国夏季最热的是吐鲁番盆地,该地是我国记录到的最高气温出现的地方,有著名的“火焰山”.
    故选:B.
    中新网北京7月4日电连日来,南方遭遇强降雨侵袭,安徽、湖北等省份出现严重洪涝灾情备受全国关注.今年入汛以来,全国已有1192县遭受洪涝灾害,因灾死亡186人.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4﹣25问题.
    24.造成我国水旱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
    A.夏季风活动不稳定              B.冬季风活动强烈
    C.南北跨纬度大              D.地形复杂多样
    【考点】季风气候的特点及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
    【分析】季风的影响是导致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且全年降水量集中在夏季,冬季降水一般不足全年的10%.
    【解答】解:夏季风活动不稳定与雨带进退的“失常”,往往会造成旱涝灾害.如果推进迟缓,久久徘徊在南方,则会导致“南涝北旱”;如果推进迅速,且在北方滞留时间长,则容易出现“北涝南旱”的局面.
    故选:A.
    25.下列属于洪涝灾害多发地区的是()
    A.江淮地区              B.内蒙古高原              C.西北内陆              D.青藏高原
    【考点】旱、涝、寒潮、台风等灾害性天气的影响.
    【分析】中国是气象灾害严重的国家,主要气象灾害有洪涝、干旱、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
    【解答】解:洪涝是中国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正常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它多出现在降水比较集中的夏、秋季,是中国东部平原地区的多发灾害之一.题干中江淮地区降水丰富,暴雨集中,排水不畅,是我国洪涝灾害多发地区.
    故选:A.
    26.我国的季风区自北向南分别是()
    A.温带季风、热带季风、亚热带季风
    B.热带季风、亚热带季风、温带季风
    C.温带季风、亚热带季风、热带季风
    D.亚热带季风、热带季风、温带季风
    【考点】季风气候的特点及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
    【分析】中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使气候具有复杂多样的特点.此外,由于地形多样、地势高低悬殊,更增加了气候的复杂多样性.
    【解答】解:中国东半部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自北向南依次为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西北部大多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为独特的高山高原气候.西部高原山地表现出明显的垂直气候特征.
    故选:C.
    27.我国最大的湖泊是()
    A.鄱阳湖              B.洞庭湖              C.青海湖              D.太湖
    【考点】淡水湖与咸水湖.
    【分析】青藏高原多咸水湖,是中国湖泊分布最密集的地区,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湖泊群分布区.青海湖属咸水湖,是中国最大的湖泊.
    【解答】解:青海省的名称来源于青海湖.青海湖面积为4 340平方千米,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和咸水湖,湖面海拔3 194米.
    故选:C.
    28.我国的外流河多数东流入太平洋,其主要原因是()
    A.季风气候的影响              B.山脉分布的影响
    C.受地形地势的影响              D.社会环境的影响
    【考点】地势对气候、河流、交通、经济、水能的影响.
    【分析】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该地势对我国气候所产生的影响是有利于海洋上的暖湿气流深入我国内陆,形成丰沛的降水;对河流的影响是使大部分河流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
    【解答】解: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受地势影响,我国的外流河多数自西向东流入太平洋.
    故选:C.
    29.下列为长江上游与黄河中上游河段共同特点的是()
    A.流量大              B.落差小              C.无结冰期              D.水能资源丰富
    【考点】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对比.
    【分析】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峰,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等11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最终注入东海.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它源自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等9省区,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千米.
    【解答】解:长江上游流经中国地势阶梯交界处,支流众多,水量丰富,落差很大,多峡谷急流,蕴藏有丰富的水能资源.黄河中上游特别是龙羊峡至青铜峡河段,地形险峻,山势陡峭,峡谷绵延,水流湍急,总落差1 300多米,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故选:D.
    30.下列河流位于内流区的是()
    A.额尔齐斯河              B.怒江              C.长江              D.塔里木河
    【考点】主要河流的分布.
    【分析】中国外流区面积610多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64%.内流区面积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36%.中国绝大多数河流分布在外流区,外流河年径流总量占全国的95%以上,内流河年径流总量不足5%.
    【解答】解:河流是地形和气候的产物.我国受地势的影响大部分河流滚滚东流,如长江、黄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只有西南部的雅鲁藏布江和怒江转向西南注入印度洋,新疆北部的额尔齐斯河流向北穿越中亚北亚最后注入北冰洋,也是我国唯一一条注入北冰洋的河流.塔里木河全长2 176千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这条河流位于我国干旱地区,流经塔里木盆地北部.河流的水源主要来自北部天山和南部昆仑山的冰雪融水.
    故选:D.
    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31.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人常以龙的传人、炎黄子孙自居.读“中国地图”,完成下列要:
    (1)龙的传人主要聚集在世界的 东 (填东或西)半球, 北 (填南或北)半球,主要分布于“五带”的 北温 带.
    (2)我国是一个陆地大国,国土面积居世界第 三 ;与我国接壤的国家有① 俄罗斯  ④ 印度 
    (3)我国也是一个海洋大国,我国海岸线长达1.8万多千米,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其中有⑤ 日本  ⑥ 菲律宾 .
    
    【考点】我国的地理位置及特点;中国的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分析】我国的陆上国界漫长,达2万多千米,接壤的国家有14个,分别是:朝鲜、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隔海相望的国家有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等国家.
    【解答】解:(1)我国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主要分布于“五带”的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2)我国是一个陆地大国,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读图可得,①是俄罗斯,②是蒙古,③是哈萨克斯坦,④是印度
    (3)⑤是日本,⑥是菲律宾.
    故答案为:(1)东; 北;北温;(2)三; 俄罗斯;印度;(3)日本;菲律宾.
    32.毛浙东在《沁园春•雪》中写到,“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祖国山河壮丽,风景如画.读中国山地分布图,完成下列填空
    
    (1)山脉是我国地形的骨架,山脉B是 天山  E是 喜马拉雅山 
    (2)山脉F 秦岭 和淮河组成了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此山脉南方的盆地是 四川盆地 因其气候适宜,物产丰富被称为天府之国.
    (3)我国最大的高原,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③ 青藏高原 有“世界屋脊”之称.中国最大的盆地是① 塔里木盆地 分布有中国最大的沙漠.
    【考点】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中国的地形的特征和分布.
    【分析】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脉纵横交错,构成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镶嵌其中.
    【解答】解:从图中看出,B是天山,E是喜马拉雅山,F是秦岭,该山脉与东部的淮河共同组成我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分界线,秦岭以南是四川盆地,该盆地因其气候适宜,物产丰富,被称为天府之国;③是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①是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盆地,该盆地中有中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故答案为:(1)天山;喜马拉雅山;(2)秦岭;四川盆地;(3)青藏高原; 塔里木盆地.
    33.读“黄河水系图”,完成下列问题
    
    (1)“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返”,“天上”是指 巴颜喀拉 山;“海”是指 渤海 ;
    (2)黄河干流呈巨大的“ 几 ”字形,黄河中游流经 黄土高原 (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以至于在下游形成著名的 地上河 .
    (3)在大西北的高山荒漠旁边,虽然地处半干旱地区,但确有近似江南的风景,肥沃的土壤,这就是著名的“塞上江南”,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塞上江南”指的是 宁夏(银川) 平原.
    【考点】黄河的发源地与注入的海洋;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及各河段的特征.
    【分析】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它源自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等9省区,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千米.
    【解答】解:(1)黄河源自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等9省区,注入渤海.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返,“天上”是指的是发源地巴颜喀拉山;“海”是指渤海.
    (2)黄河干流呈巨大的“几”字形,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由于水土流失严重,河流泥沙大增,下游在华北平原上,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抬高,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基本无支流汇入,流域面积狭小.
    (3)银川或(宁夏)平原是我国最古老的灌区之一,引黄灌溉已有2 000多年的历史.在银川平原上,黄河与众多引水渠道纵横交错,使广大的农田得以灌溉.由于水稻、小麦、玉米、胡麻等农作物都很适宜在银川平原生长,因而这里自古就有“塞上江南”之称.
    故答案为:(1)巴颜喀拉;渤海;
    (2)几;黄土高原;地上河;
    (3)宁夏(银川).
    2017年1月10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