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下载试题 ☆☆☆ 由于格式问题此试题可能会出现乱码的情况 为了方便您阅读请点击右上角的全屏查看 2018阜新市七年级历史期中试卷 一、选择题(25分) 1.故官里有一块牌匾上写着“中正仁和”,其中“仁”的思想来自于( )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 2.孔子是春秋时期的著名思想家。一次,孔子从外面回来,正逢家里的马棚失火,他没有问马的情况,而赶忙问道:“烧伤人了没有?”这体现了孔子的( ) A.“仁”的思想 B.“君轻”的思想 C.“无为”的思想 D.“兼爱”的思想 3.(2018阜新历史)“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蕴含了对立事物能够互相转化的道理,这跟我国古代一位思想家的主张不谋而合。这位思想家是( ) A老子 B.墨子 C.韩非子 D.孙膑 4.“百家争鸣”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文化空前繁荣的时代,思想领域出现了异常活跃的局面。其中强调用“法令、权术和威势”加强统治的学派是( )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5.“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一语出自( ) A.孙武 B.孙膑 C.韩非子 D.孟子 6.(2018阜新历史)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早在战国时期,秦国李冰曾在岷江修筑过类似的水利工程,至今还发挥着防洪灌溉的巨大功能。这项工程是( ) A.郑国渠 B.都江堰 C.灵渠 D.大运河 7.史书记载:“每岁插秧毕,蜀人奉香烛,祀李王,络绎不绝。”材料中蜀人在播种季节供奉祭祀的“李王”应该是( ) A.李冰 B.李世民 C.李春 D.李纲 8.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由于国力不强,受到各诸侯国的歧视,痛感脸面尽丢。为此,秦孝公( ) A.实行分封制 B.任用商鞅变法 C.推进大一统 D.推行汉化政策 9.商鞅在变法时曾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他宣传这种观点的直接目的是 ( ) A.建立君主的专制统治 B.完成国家民族的统一 C.对付反对改革的贵族 D.学习前人的治国经验 10.(2018阜新历史)张华同学在编排历史短剧《商鞅舌战守旧群臣》时,为商鞅设计了下列言论,你认为哪项不恰当( ) 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B.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徭役 C.保留没有军功旧贵族的特权 D.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11.改革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下列情景发生在战国时期的一户人家:老大因作战有功获得爵位,老二在家勤予耕作免除徭役,老三则被国君派往小县为吏。据此判断这户人家可能生活在( ) A.秦国 B.韩国 C.楚国 D.燕国 12.战国时期,各诸侯目的变法推动了社会进步,其中使泰国逐渐强大起来的社会改革是 ( ) A.尊王攘夷 B.百家争鸣 C.实行分封制 D.商鞅变法 13.(2018阜新历史)有人说,中国存在着一种最古老的商朝的书面语。这里的“书面语”是指( ) A.甲骨文 B.小篆 C.隶书 D.楷书 14.孔子被尊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和十大恩想家之一,他创立了( ) A.道家学派 B.儒家学派 C.墨家学派 D.法家学派 15.近年来,沙尘暴造成了一系列危害,损失惊人。据统计,我国每年因风沙危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亿元。其实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就有一位思想家提出了朴素的生态环境观,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这位思想家是( )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墨子 16.(2018阜新历史)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下列能证明中国是世界农业主要起源地之一的最有力证据是( ) A.距今1万年前后人们已学会栽培谷物 B.新石器时代已形成农耕聚落 C.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发现 D.神农氏教人们播种五谷的传说 17.将“公天下”变成“家天下”,并由此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是( ) A.周武王 B.大禹 C.商汤 D.赢政 18.“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说明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 ) A.分割诸侯的兵力 B.保证国家的兵源 C.巩固周王的统治 D.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19.(2018阜新历史)司马迁于公元前104年开始写《史记》,蔡伦于公元105年改进造纸术。这两件事分别发生在( ) A.公元前2世纪末和公元2世纪初 B.公元前2世纪初和公元2世纪末 C.公元前1世纪初和公元1世纪末 D.公元前l世纪末和公元2世纪初 20.“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反映的历史事实是( ) A.炎黄战蚩尤 B.商汤灭夏 C.春秋争霸 D.武王伐纣 21.(2018阜新历史)“千耦其耘”记载于《诗经》,描述了西周时期大规模二人并耕(人力)的集体耕作场}:春秋时期可以看到一种新的耕作场景是( ) A.使用耒耜 B.使用牛耕 C.使用耧车 D.使用曲辕犁 22.后人写诗“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赞扬李冰的功劳胜过大禹治水,这是因为李冰( ) A.发明了望、闻、问、切“四诊法” B.修筑了都江堰,造福于民 C.发明了铁农具和牛耕 D.进行了变法,推动了历史前进 23.“文字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文字的出现是社会进入文明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没有文字,就无法全面了解过去的文化和文明。”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最早文字的是( ) ![]() 24.“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以上观点反映了诸子百家中哪一学派的思想主张( ) A.墨家 B.道家 C.法家 D.儒家 25.“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的格言出自( ) A.《道德经》 B.《春秋》 C.《孙子兵法》 D.《孟子》 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5分) 26.(2018阜新历史)2011年1月11日,在位于天安门广场东侧的国家博物馆北门广场,矗立起一座孔子雕像。许多海内外华人在雕像前虔诚地祭拜着一代圣贤……孔子是鲁国人.500年后成为中国人,又过了500年成了东亚人,现在要让孔子成为世界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列内容选自《论语·为政》。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材料二:吾将以教主尊孔子……而教主不足以尽孔子。教主感化力所及,限于其信徒……举中国人,虽未尝一读孔子之书者,而皆在孔子范围中也……吾将以教育家尊孔子……而教育家不足以尽孔子。教育家之主义及方法,只能适用于一时代、一社会,而孔子之教育,则措四海而皆准,俟(等待)百世而不惑也。 ——梁启超《世界伟人》 (1)材料一体现了孔子在哪方面的思想主张?他的具体主张有哪些? (5分) (2)材料二中梁启超是怎样评价孔子的?概括指出其评价的主要依据。(5分) 27.(2018阜新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秦朝结束了西周以来诸侯割据的局面,建立起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它把全国划分为郡县,‘郡守县令都由朝廷任免,中央对地方有很大的控制权。定疆域,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中国开始成为伟大的统一国家? 秦始皇过度使用民力,虽然很多措施有利于统一,但人民也确实疲惫不堪了……农民被迫大起义,迅速地推倒了秦朝的统治。 秦朝是短促的朝代,但又是极重要的朝代:秦始皇是暴虐的皇帝,但又是对历史有巨大贡献的皇帝。秦是文化的摧残者,但在某些方面又是先进者。 ——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二册 (1)根据材料,说说秦朝在哪些方面的统治措施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5分) (2)你认为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 (3)作者是如何评价秦朝和秦始皇的?你同意他的观点吗?为什么?说说你的看法。(4分) ![]() 注:图l为西汉铜币五铢钱,字体清晰,重量实为五铢,不易盗铸。 图2为西汉郡国齐国的铁官使用的封泥,是检验产品的证明。 图3为西汉盐官、铁官分布图。 (1)上面三幅图片内容和哪位皇帝在哪方面的措施有关?(2分) (2)这方面的具体措施有哪些?(1分) (3)(2018阜新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武帝在位54年,是中国古代统治年代比较长的帝王。汉武帝时代,西汉王朝开始进入全盛时期。汉武帝表现出雄才大略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实践,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迹。在他统治期间,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的巩固,汉文化的主流形态基本形成。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 根据以上材料,归纳汉武帝的主要功绩。(两点即可)(2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