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考历史 > 模拟题 >

2018沧州市中考历史冲刺试题【精编版含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19-05-11 初三网 赵妍妍 参加讨论

    ☆☆☆ 点击下载试题 ☆☆☆
    由于格式问题此试题可能会出现乱码的情况
    为了方便您阅读请点击右上角的全屏查看
    2018沧州市中考历史冲刺试题
    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
    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在每小题后的括号内。
    1. 使孤立、分散的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并促进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事件是(   )
    A. 文艺复兴  B. 新航路开辟  C. 工业革命   D. 宪章运动
    2. 有人说他是疯子,也有人说他是英雄,但谁也无法否认他对欧洲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他因战争起家,也因战争而倒台,这位名震一时的枭雄是(   )
    A. 拿破仑  B. 查理一世  C. 华盛顿  D. 亚历山大
    3. 改革是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作用的相同之处是(   )
    A. 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B. 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C. 逐步实现了国家富强  D. 摆脱了民族危机
    4.  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是(   )
    ①凡尔登战役 ②南昌起义 ③巴黎和会的召开 ④慕尼黑会议
    A. ②③①④  B. ①②③④  C. ①③②④  D. ④①③②
    5. 今年是十月革命胜利100周年,十月革命最突出的历史功绩是(   )
    A. 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    B. 成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C.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D. 成立了巴黎公社
    6. “它使1921年春天的危机迅速消失,生产稳步恢复。它满足了劳动者的经济要求,受到广大农民工人的欢迎,使苏维埃政权日益巩固。”材料主要论述了新经济政策(   )
    A. 实施的背景  B. 实施的内容  C. 实施的过程  D. 实施的结果
    7.(沧州中考历史) 美国人哈默最早在苏俄经营租让企业,他还劝说坚决反共的大资本家亨利·福特到苏俄开办企业。后来,福特成了在苏俄经销福特汽车和拖拉机的唯一代理人,美国其它公司也一涌而上。该现象的出现是因为苏俄(   )
    A. 全面实施新经济政策   B. 让外商经营重要工矿企业
    C. 与帝国主义矛盾消除   D. 推行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8. 如果将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慕尼黑会议排列在一起,其主要依据是(   )
    A. 都在美国的操纵下召开          B. 都是资本主义列强的分赃会议
    C. 会议主题都是解决殖民地问题    D. 会后都建立了一个国际性组织
    9. 下列哪一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在一战后初期再次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   )
    A.《凡尔赛和约》  B.《九国公约》  C.《四国条约》  D.《五国海军条约》
    10. 下列最能反映巴黎和会是一次分赃性质的会议的是(   )
    A. 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
    B. 由协约国设立“赔款委员会”,决定德国战争赔款的总数
    C. 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D. 由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
    11. 下列不属于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特点的是(   )
    A. 只在资本主义国家发生     B. 持续时间长  C. 影响范围广  D. 破坏性极强
    12. 罗斯福针对当时的实际,实施了一系列克服经济危机的措施,史称“罗斯福新政”。下面有关新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B. 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和发展
    C. 经济得以恢复,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D. 根除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
    13. 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战后初期,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该体系形成有关的国际会议包括(   )
    ①巴黎和会 ②华盛顿会议 ③开罗会议 ④雅尔塔会议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14. 法西斯象征强权、暴力、恐怖统治,对外侵略掠夺。下列属于法西斯暴行的是(   )
    ①柏林的焚书运动  ②利用“国会纵火案”打击和迫害共产党 
    ③南京大屠杀      ④对占领区人民进行奴化教育
    A. ②③④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15. 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和亚洲策源地形成的标志分别是(   )
    ①希特勒上台 ②日本军部的建立 ③纳粹党取缔其他一切政党 ④1931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
    A. ①③  B. ①②  C. ①④   D. ②④
    16. 下列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德国闪击波兰 ②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③雅尔塔会议 ④日本偷袭珍珠港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①④③②  D. ①④②③
    17. 在帝国主义时代初期,已经发生过两次世界大战,分别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它们都是由帝国主义列强为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导致的。下列对两次世界大战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 战争的根本原因都是由于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的
    B. 一战后美国成为世界经济中心,二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出现空前繁荣
    C. 战前都形成了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
    D. 两次战争性质不同
    18. 2016年美国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8.03万亿美元,居美洲和世界第1位;完成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5904.30美元,居世界第5位。取得这么瞩目的成绩,二战后的经济发展为其奠定了基础。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
    A. 有效的财政政策  B. 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C. 战时的资本积累  D. 占据广阔国际市场,创造经济发展环境
    19. (沧州中考历史)下列措施中,既是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又值得我们借鉴的是(   )
    A. 大力发展军事工业  B. 优先发展重工业  C. 寻求美国大力支持  D. 重视发展教育和科技
    20. 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经济的“三大中心”,这“三大中心”应该不包括下列哪一个国家或组织(   )
    A. 欧共体  B. 日本  C. 新加坡  D. 美国
    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
    21.(9分)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反映1929—1933年美国出现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现象出现的原因。为解决这一问题,罗斯福在“新政”中采取的最主要的措施是什么?(3分)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图二中场景最有可能涉及的话题。(1分)
    (3)罗斯福新政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新政”的“新”有何特点?此措施对美国有何重要作用?(3分)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新政”对当今经济活动的启示。(2分)
    2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农民们被允许在公开市场上出售他们的农产品。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不过列宁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控制了他所称的“制高点”(银行业、对外贸易、重工业和运输业)。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苏联)五年计划(1928年—1932年)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兹宣布,国会的政策是:促使各同业团体之间的合作行动,以提供普遍福利;要在适当的政府制裁和监督下,引导如维护劳资双方的联合行动;要淘汰不公平的竞争惯例;要使各产业的现有生产能力得到最充分的利用;要取消不适当的生产限制(暂时有需要的除外)。
    ——《全国工业复兴法(1933年节录)》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所说的“让步”指什么?(1分)
    (2)据材料二分析,美国是针对什么事件而颁布的法令?并概括这一法令的内容。(2分)
    (3)为应对材料二中提到的“西方经济的崩溃”,美国采取的哪一政策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五年计划模仿的成功范例?该政策和苏联五年计划最大的共同点是什么?(2分)
    (4)纵观以上两国改革的情况,我们能得出什么启示?(1分)
    23(沧州中考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后半期)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好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就显得缺乏力量的变革。蒸汽和新的工具机把工场手工业变成现代的大工业,从而把资产阶级社会的整个基础革命化了。
    ——恩格斯《反杜林论》
    材料二  新的钢铁材料、新的内燃机带来了铁路、轮船等交通运输工具的革命性变革,使得远程运输更为广泛、安全、便捷;电报、电话、无线电通信等电讯手段的出现及其大发展,加速了商业信息的传播与交流。
    ——王斯德《世界通史》
    (1)材料一中“横扫整个法国”的“革命风暴”是指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英国进行的“比较平静,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就显得缺乏力量的变革”又是指什么事件?请简要概括英国这场“变革”给世界带来的影响。(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1分)
    (3)请结合现实生活,举例说明两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的变化(任举一例)。(1分)
    24.(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的分裂所造成的影响是灾难性的。20世纪前半期欧洲的两次分裂带来的只是生灵的涂炭、文明的衰退和地位的削弱。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被誉为“世界工厂”和“日不落帝国”的英国,在欧洲第二次分裂后不得不依附于美国。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中期,西德总理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必须走向联合否则欧洲各国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6分)(1)根据两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走向联合的目的是什么?为此,20世纪60年代欧洲国家走向联合发挥了怎样的作用?(3分)
    (2)综合上述内容,你得到了什么认识?(1分)
    25.(5分)请依据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场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性。)
    
    沧州中考历史参考答案
    1-5 BAACB    6-10 DABBC    11-15 ADABB    16-20 DCBDC
    21.(1)失业率急剧上升;(1分)原因:1929年爆发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1分)
    最主要措施:实施工业复兴法。(1分)
    (2)缩减大片耕地,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付款补贴,稳定农产品价格;政府以优惠贷款补偿农民的损失,复兴农业。(1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3)根本目的:维护资本主义制度;(1分)
    特点: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1分)
    对美国的作用:使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为二战中战胜法西斯奠定了物质基础;巩固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维护了美国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增强了国家对经济的调控能力。(1分)(答出两点即可得分)
    (4)强化金融监管力度,防止金融风险;以工代赈,启动市场;注重保护和发展民族工业、民营
    企业;重视农业,强本固基;充分利用人才资源,大力促进再就业工程;完善社会保障机制等。(2分)(答出两点即可得满分)
    22.(1)新经济政策。(1分)
    (2)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1分)法令内容:调整福利和劳资关系;调整工业。(1分)
    (3)罗斯福新政;(1分) 共同点: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和指导。(1分)
    (4)改革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要根据本国国情制定恰当的经济政策。(1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23.(沧州中考历史)(1)法国的“革命风暴”是指法国大革命。(1分)英国的“变革”是指工业革命。(1分)影响: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直接导致了工厂企业形式的出现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促进了城市的兴盛和城市人口的增长。使英、法、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成为了强大的工业国。(2分)(最少答出两点即可得满分)
    (2)主要标志:电力的广泛应用。(1分)
    (3)答案示例:轮船的发明使得远洋运输更加广泛、便捷。(1分)(从“发明”和“带来的变化”两个方面回答。言之有理的答案均可得分。)
    24. (1)目的:恢复和发展经济;摆脱美国的控制;维护欧洲国家自身安全;提高国际地位。(2分)作用:促进成员国经济发展,提高成员国国际地位。(1分)
    (2)战争、对抗必然两败俱伤;和平、合作才能共同发展;加强各国的交流与合作。(1分)
    25. 评分说明: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给分要点:题目;(1分)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即俄国十月革命和斯大林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之间的联系。(2分)史实正确,线索清晰;(1分)语句通顺,表述完整。(1分)若小短文不足80字,酌情扣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