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下载试题 ☆☆☆ 2018年三亚九年级历史模拟试题【精编解析版】 由于版式的问题,试题可能会出现乱码的现象,为了方便您的阅读请点击全屏查看 一、历史单项选择(每小题3分,共60分.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序号填入下表对应的空格内.) 1.经过长期的分裂,589年,使我国南北再次实现统一的朝代是( ) A.西晋 B.东晋 C.隋朝 D.唐朝 2.从电视剧《贞观长歌》中可以看出:统治者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负担,从而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这位统治者是(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3.下列制度中,由隋唐开创的是(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丞相制 4.“开元盛世”是我国古代的主要治世局面,它出现于( ) A.唐高祖时期 B.唐太宗时期 C.唐玄宗前期 D.唐玄宗后期 5.下列不属于唐太宗的活动的是( ) A.重用魏征 B.善于纳谏 C.建立唐王朝 D.精简机构 6.对唐代中期的繁荣起了承前启后作用的是( ) A.“贞观之治” B.“武周政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7.改变自古以来“贵中华、贱夷狄”的观念,对各少数民族一视同仁的古代皇帝是(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武则天 8.唐朝的哪位皇帝在位期间经历了社会经济的极度繁荣时期,后期由盛而衰( ) A.唐太宗 B.武则天 C.唐玄宗 D.唐肃宗 9.“全其部落,顺其土俗”是哪个政府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政策( ) A.隋朝 B.、汉朝 C.、秦朝 D.、唐朝 10.历史上的“武周政治”是指( ) A.周文王统治时期 B.周武王统治时期 C.北周统治时期 D.武则天统治时期 11.史称武则天的统治有贞观遗风,其主要依据是( ) ①勤于政事,善于纳谏 ②推行发展生产的措施③破格选拔有才能的人 ④广建寺院,大肆崇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 12.考古工作者对一座古墓进行考古挖掘时,发现了许多开元通宝、青瓷、白瓷、唐三彩、雕版印刷品等文物.请你判断这座古墓的主人最有可能生活在( ) A.隋朝 B.唐朝 C.汉朝 D.南北朝 13.在唐朝三省六部制中,负责决策的是( ) A.尚书省 B.中书省 C.门下省 D.内史省 14.在唐朝贞观年间,家境虽然贫寒,本人却有学识、有天赋的李四赴京赶考,金榜题名,从而命运改变.李四能够改变命运主要得益于( ) A.禅让制度 B.宗法制度 C.分封制度 D.科举制度 15.唐朝的开国皇帝是( ) A.李治 B.李世民 C.李渊 D.武则天 16.唐朝政府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采取的开明政策是( ) A.自由交往 B.平等互助 C.盖恩泽洽,四夷一家 D.全齐部落,顺其土俗 17.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开章明义:“天下大势,分久必合。”隋朝结束魏晋南北朝长久分裂局面是在 ( ) A.公元前221年 B.280年 C.581年 D.589年 18.隋朝末年,家住余杭的一位商人想通过最便捷的方式去洛阳,他选择的出行方式是( ) A.骑马 B.坐轿子 C.乘船 D.坐火车 19.隋朝末年,家住涿郡的一位商人要沿着新开通的大运河乘船去洛阳,他必须经过( ) A.永济渠 B.江南河 C.通济渠 D.邗沟 20.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其祖先是唐朝时期的( ) A.匈奴 B.鲜卑 C.突厥 D.吐蕃 二、阅读下列材料:(共13分)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材料二: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皮子文薮•汴河铭》 请回答: (1)写出“此河”的名称,它是在哪位皇帝在位期间开通的?它开凿目的是什么? (2)材料中的“涿郡”“江都”分别指的是今天的哪两座城市?“此河”以哪里为中心? (3)两段材料的观点有何相同之处?你同意谁的观点? 三、历史简答题(共14分) 22.唐朝时期,中国封建社会达到了顶峰,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对外关系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是与唐朝一代代皇帝的励精图治、文治武功分不开的,观察下列唐朝皇帝的画像,完成问题: (1)请你根据图片写出三位皇帝的名字,并写出历史上将这三位皇帝的统治称之为什么? (2)你分别列举出这三位皇帝为唐朝的发展作了哪些贡献?(最少一点) (3)从这些皇帝的治国政策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有益的借鉴? 23.阅读下列材料: 有人说:武则天在位时,过于信任酷吏,造成朝廷的恐怖氛围,而且杀了几和良将,使国防受到了影响;由于时常用兵,造成某些地区的民生疾苦;她还崇信佛教,主张了寺院地主的土地兼并,给人民带来痛苦。也有人说:武则天一生大搞阴谋诡计,从而夺取了政权,是个残忍而暴虐的人。 还有人说:武则天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她的文才也特别高,是个德才兼备的皇帝。 请回答:今天我们应该如何评价武则天? 2018年三亚九年级历史模拟试题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3分,共60分.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序号填入下表对应的空格内.) 1.经过长期的分裂,589年,使我国南北再次实现统一的朝代是( ) A.西晋 B.东晋 C.隋朝 D.唐朝 【考点】隋朝的建立.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隋朝统一的知识点. 【解答】589年,隋朝灭掉了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我国结束了自魏晋南北朝以来的分裂局面,再次实现统一. 故选C. 2.从电视剧《贞观长歌》中可以看出:统治者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负担,从而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这位统治者是(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考点】贞观新政和贞观之治.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唐太宗相关知识的识记. 【解答】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被誉为“贞观之治”. 故选:C. 3.下列制度中,由隋唐开创的是(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丞相制 【考点】科举制的创建及影响.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科举制度. 【解答】分封制开创于西周;郡县制开创于秦朝;丞相制开创于秦朝.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隋炀帝时,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形成,唐朝继承了隋朝的科举制并完善. 故选C. 4.“开元盛世”是我国古代的主要治世局面,它出现于( ) A.唐高祖时期 B.唐太宗时期 C.唐玄宗前期 D.唐玄宗后期 【考点】开元盛世. 【分析】本题考查开元盛世. 【解答】唐玄宗即位后,任用姚崇等人当宰相,重视地方吏治,还注意节俭.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唐玄宗前期的年号叫开元,史称“开元盛世”. 故选C. 5.下列不属于唐太宗的活动的是( ) A.重用魏征 B.善于纳谏 C.建立唐王朝 D.精简机构 【考点】唐朝的建立. 【分析】本题考查唐太宗. 【解答】618年,隋朝灭亡,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他就是唐高祖;626年,唐高祖的第二个儿子李世民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唐太宗.ABC是唐太宗的活动. 故选C. 6.对唐代中期的繁荣起了承前启后作用的是( ) A.“贞观之治” B.“武周政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考点】女皇武则天.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武则天统治时期的评价. 【解答】武则天晚年称帝,建国号为周,史称“武周”.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也称“武周政治”. 故选B. 7.改变自古以来“贵中华、贱夷狄”的观念,对各少数民族一视同仁的古代皇帝是(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武则天 【考点】唐朝的民族关系和民族政策.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唐朝时期著名的诗人. 【解答】唐太宗曾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意思是自古以来的统治者都以中原汉族为贵,轻视边疆的少数民族,我与他们不同,我对各民族一视同仁.反映的是唐太宗实行的开明的民主政策.唐太宗时期,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促进了唐朝与吐蕃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加强了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往来. 故选C. 8.唐朝的哪位皇帝在位期间经历了社会经济的极度繁荣时期,后期由盛而衰( ) A.唐太宗 B.武则天 C.唐玄宗 D.唐肃宗 【考点】开元盛世. 【分析】本题考查开元盛世. 【解答】唐玄宗即位后,任用姚崇等人当宰相,重视地方吏治,还注意节俭.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唐玄宗前期的年号叫开元,史称“开元盛世”,后期由于唐玄宗宠爱杨贵妃,导致了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而衰. 故选C. 9.“全其部落,顺其土俗”是哪个政府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政策( ) A.隋朝 B.、汉朝 C.、秦朝 D.、唐朝 【考点】唐朝的民族关系和民族政策.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唐朝的民族关系. 【解答】唐初相继平定周边少数民族地区后,统治者为安定边疆,借鉴历史上处理民族问题的经验教训,顺应时代的要求,本着“全其部落,顺其土俗”的原则,在少数民族辖区内任用少数民族贵族进行管理,保留原有民族的习惯和生活方式. 故选D. 10.历史上的“武周政治”是指( ) A.周文王统治时期 B.周武王统治时期 C.北周统治时期 D.武则天统治时期 【考点】女皇武则天. 【分析】本题考查武则天的相关知识. 【解答】周朝是武则天建立的朝代,为区别于历史上先秦的周朝而称之为武周.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获得普遍承认的女皇帝,前后正式掌权23年,她是该朝代唯一的皇帝. 故选D. 11.史称武则天的统治有贞观遗风,其主要依据是( ) ①勤于政事,善于纳谏 ②推行发展生产的措施③破格选拔有才能的人 ④广建寺院,大肆崇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 【考点】女皇武则天. 【分析】本题考查武则天的相关史实. 【解答】武则天做皇帝后,继续推行唐太宗发展生产的政策,还破格提拔许多有才能的人.史称她的统治为“贞观遗风”.故②③符合题目要求. 故选D. 12.考古工作者对一座古墓进行考古挖掘时,发现了许多开元通宝、青瓷、白瓷、唐三彩、雕版印刷品等文物.请你判断这座古墓的主人最有可能生活在( ) A.隋朝 B.唐朝 C.汉朝 D.南北朝 【考点】历史文化常识.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唐朝的相关知识. 【解答】“开元”是唐玄宗的年号,“三彩瓷器”指唐三彩,雕版印刷术是唐朝时期发明的,所以可以判断这座古墓的主人最有可能生活在唐朝. 故选B. 13.在唐朝三省六部制中,负责决策的是( ) A.尚书省 B.中书省 C.门下省 D.内史省 【考点】三省六部制.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唐朝的政治制度. 【解答】唐朝进一步完善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中书省负责起草文件,然后交给门下省审核,最后交皇帝审批才能通过,尚书省负责执行.所以负责决策的是中书省. 故选B. 14.在唐朝贞观年间,家境虽然贫寒,本人却有学识、有天赋的李四赴京赶考,金榜题名,从而命运改变.李四能够改变命运主要得益于( ) A.禅让制度 B.宗法制度 C.分封制度 D.科举制度 【考点】科举制的创建及影响. 【分析】本题难度适中,属于材料分析型选择题,应注意把握材料中的关键词. 【解答】由材料中的关键词:学识、赶考、金榜题名,我们可知,是科举制让李四改变了命运.禅让制、宗法制是传承制度,分封制度是一种地方行政制度,都与材料无关. 故选:D. 15.唐朝的开国皇帝是( ) A.李治 B.李世民 C.李渊 D.武则天 【考点】唐朝的建立. 【分析】本题考查唐朝的开国皇帝. 【解答】618年,李渊建立了唐朝,定都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 故选C. 16.唐朝政府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采取的开明政策是( ) A.自由交往 B.平等互助 C.盖恩泽洽,四夷一家 D.全齐部落,顺其土俗 【考点】唐朝的民族关系和民族政策. 【分析】本题考查唐朝政府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采取的开明政策. 【解答】“盖恩泽洽,四夷一家”可反映了唐朝政府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采取的开明政策.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对少数民族一视同仁,任用少数民族贵族进行本民族管理,保留原有民族的习惯和生活方式,在唐太宗开明民族政策的感召下,西北各部首领纷纷来长安朝见唐朝皇帝,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 故选C. 17.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开章明义:“天下大势,分久必合。”隋朝结束魏晋南北朝长久分裂局面是在 ( ) A.公元前221年 B.280年 C.581年 D.589年 【考点】隋朝的建立.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隋朝统一. 【解答】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年号开皇,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隋朝灭掉了南方的陈朝,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近四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继秦汉之后中国又一次实现了统一. 故选D. 18.隋朝末年,家住余杭的一位商人想通过最便捷的方式去洛阳,他选择的出行方式是( ) A.骑马 B.坐轿子 C.乘船 D.坐火车 【考点】隋朝大运河. 【分析】本题考查了大运河的作用. 【解答】隋朝时从余杭到洛阳的最便捷的出行方式是沿新开的大运河乘船出行.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纵贯南北全长两千多公里的大运河,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故选C. 19.隋朝末年,家住涿郡的一位商人要沿着新开通的大运河乘船去洛阳,他必须经过( ) A.永济渠 B.江南河 C.通济渠 D.邗沟 【考点】隋朝大运河.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隋朝大运河的知识点. 【解答】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段,从涿郡到洛阳的一段被称为永济渠. 故选A. 20.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其祖先是唐朝时期的( ) A.匈奴 B.鲜卑 C.突厥 D.吐蕃 【考点】唐朝的民族关系和民族政策. 【分析】本题考查藏族的祖先. 【解答】吐蕃很早就居住在青藏高原一带,是今天藏族的祖先,7世纪初,吐蕃的杰出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 故选D. 二、阅读下列材料:(共13分)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材料二: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皮子文薮•汴河铭》 请回答: (1)写出“此河”的名称,它是在哪位皇帝在位期间开通的?它开凿目的是什么? (2)材料中的“涿郡”“江都”分别指的是今天的哪两座城市?“此河”以哪里为中心? (3)两段材料的观点有何相同之处?你同意谁的观点? 【考点】材料解析题;隋朝大运河;阐述见解题. 【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隋朝大运河开凿目的知识点. (2)本题考查的是隋朝大运河中心、端点的知识点. (3)本题考查的是隋朝大运河评价的知识点. 【解答】(1)由材料“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可知材料一反映的是隋朝大运河.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时期开凿了大运河. (2)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在今北京),南至余杭(在今杭州). (3)材料“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和材料“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都肯定了大运河在沟通南北交通,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对于开凿大运河的评价,只要观点明确,言之有理即可.例如:同意材料一的观点.大运河的开通,沟通了南北交通,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但大运河的开凿,也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了沉重的徭役负担,加剧了当时人们的苦难.同意材料二的观点,因为大运河的开通,沟通了南北交通,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故答案为: (1)隋朝大运河;隋炀帝;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涿郡在今北京,余杭在今杭州;洛阳. (3)共同点:肯定了大运河在南北经济交流中的作用;可以同意材料一的观点,也可以同意材料二的观点,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三、简答题(共14分) 22.唐朝时期,中国封建社会达到了顶峰,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对外关系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是与唐朝一代代皇帝的励精图治、文治武功分不开的,观察下列唐朝皇帝的画像,完成问题: (1)请你根据图片写出三位皇帝的名字,并写出历史上将这三位皇帝的统治称之为什么? (2)你分别列举出这三位皇帝为唐朝的发展作了哪些贡献?(最少一点) (3)从这些皇帝的治国政策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有益的借鉴? 【考点】贞观新政和贞观之治;女皇武则天;开元盛世;历史开放性问题.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和识记能力. (2)本题考查历史上三位皇帝的贡献. (3)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三位皇帝分别为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唐太宗统治时期年号“贞观”,因此,他开创的治世局面是“贞观之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是形容武则天的统治;“开元之治”是唐玄宗开创的治世局面. (2)唐太宗统治期间,任用贤能,知人善任,虚心纳谏;并采取了以农为本,休养生息,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并大力平定外患,尊重边族风俗,稳固边疆,最终取得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3)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例如:重视人才选拔;实行民族平等政策;实行对外开放等. 故答案为: (1)唐太宗﹣﹣“贞观之治”;武则天﹣﹣“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唐玄宗﹣﹣﹣“开元之治”. (2)唐太宗统治期间,任用贤能,知人善任,虚心纳谏;并采取了以农为本,休养生息,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并大力平定外患,尊重边族风俗,稳固边疆,最终取得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3)借鉴:重视人才选拔;实行民族平等政策;实行对外开放等. 23.阅读下列材料: 有人说:武则天在位时,过于信任酷吏,造成朝廷的恐怖氛围,而且杀了几和良将,使国防受到了影响;由于时常用兵,造成某些地区的民生疾苦;她还崇信佛教,主张了寺院地主的土地兼并,给人民带来痛苦。也有人说:武则天一生大搞阴谋诡计,从而夺取了政权,是个残忍而暴虐的人。 还有人说:武则天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她的文才也特别高,是个德才兼备的皇帝。 请回答:今天我们应该如何评价武则天? 【考点】女皇武则天.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武则天的有关内容. 【解答】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要客观、公正,既要看到她的成就,也要看到她的缺点,也就是既要看到武则天对唐朝发展的贡献,也要看到她任用酷吏、滥杀无辜等问题. 故答案为: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创立殿试和武举,促进了科举制的发展,任用人才.她当政期间,继续推行唐太宗发展农业选拔人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她的统治实现了“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位杰出的皇帝.但是也要看到武则天任用酷吏,滥杀良将,时常用兵,大量修建寺院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消极影响.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