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下载试题 ☆☆☆ 2017-2018学年汕头八年级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 由于版式的问题,试题可能会出现乱码的现象,为了方便您的阅读请点击全屏查看 一、基础知识39分 1.默写 21分 1山随平野尽,_____。(李白《渡荆门送别》) 2 _____,白云千载空悠悠。(崔颢《黄鹤楼》) 3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从动物的变化写早春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 4单车欲问边,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2分) 5_____?松柏有本性。(刘祯《赠从弟(其二)》) 6柴门何萧条,_____。(曹植《梁甫行》) 7馨香盈怀袖,_____。(《庭中有奇树》) 8《龟虽寿》中表现诗人虽然到了晚年,但胸中仍然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的句子是:,。,。 9默写《野望》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 (1)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kuì tuì( ),毫无斗志。 (2)经济学家帕西,他建立了法国国际zhòng cái( )协会。 (3)这是游泳场的8千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 bǐng xī liǎn shēng( )的一刹那。 (4)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jīng xīn dòng pò( )的一幕出现了。 3.下列句子中画横线的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两本词典各得其所,一本重视溯源,一本例句丰富,特色都很鲜明。 B.桂林山水真是神奇秀丽,青青的山,绿绿的水,令人陶醉,令人流连忘返。 C.穿过金色花的林荫,走到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 D.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她已经工作了近十年,在人才资源管理和市场营销方面是个富有经验的新秀。 B.在近期热播剧《人民的名义》前两集中,赵德汉竟然在自家别墅里私藏2亿多的巨额赃款,真是“小官巨腐”的典型代表呀! C.太平军以摧枯拉朽之势,迅速攻下临安、余杭等地。 D.中国女排在里约奥运会上,披荆斩棘、所向披靡,最终夺得了冠军。 5.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双休日里,大家去郊游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把“不要”删去) B.到了退休年龄的他,身体和精力还很健壮。(将“健壮”改为“充沛”) C.因为我从小就喜欢篮球,所以姚明对我一点儿也不陌生。(把“姚明”和“我”的位置互换) D.通过开展“每月少开一天车”的活动,可以使北京的空气更加清新。(删去“通过”) 6.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考试焦虑是考生经常出现的一种情绪反应,如果考生善于进行心理调适,就能避免减轻不良反应。(将“减轻”改为“减少”) B.生态环境因人为破坏而恶化,只有减少环境污染,践行低碳生活方式,才能逐渐完善生态环境。(将“完善”改为“改善”) C.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行为,对于具有民族自尊心的亚洲各国人民是不能容忍的。(将“对于”调至“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行为”的前面) D.只有这种眼光犀利,能够看清真相的人,才可任意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在“任意”后面加上“支配”) 7.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我国领海不断被侵扰,为了应对复杂多变的海上形势,中国海监局加大了海上巡逻密度和执法装备的质量。(在“执法装备的质量”前面加上“提高”) B.通过这次日本大地震造成的核泄漏事故,使我们充分认识到盲目修建核电站存在的隐患。(去掉“通过”或“使”) C.据新华社最新报道,我国H7N9流感患者人数降低了0.12倍。(把0.12倍改为12%) D.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颁发给了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她的成就是先驱性地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把“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改为“给予的评价很高”) 8. 仿造下面的句式,续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一组排比句。 4分 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 爱心是 , ; 爱心是 , 。 二、阅读 (一)三峡( 31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一、解释词语。14分 1.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 ) 2.略无阙处 阙( ) 3.自非亭午夜分 自( ) 4. 至于夏水襄陵 襄( ) 5.沿溯阻绝 溯 ()绝( ) 6.或王命急宣 或( ) 7.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虽()奔( )疾( ) 8.则素湍绿潭 湍( ) 9.绝巘多生怪柏 绝() 巘( ) 10.飞漱其间 漱( ) 11.良多趣味 良( ) 12.属引凄异 属( ) 13.空谷传响 响( ) 14.哀转久绝 绝( ) 二.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4 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4.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5.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6.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7.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三.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先写山,后写水,重点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先写“夏水”。 B.第一段中作者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突出山的高峻,第二段则只用正面描写突出江流的汹涌。 C.“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 D.结尾引用渔歌,既突出三峡山高岭长的地形特点,又渲染了三峡秋天凄凉的环境特点。 (二)记承天寺夜游(29分)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一、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12分 1.月色入户 户 () 2.欣然起行 欣 () 然() 3.念无与乐者 念( ) 乐( ) 4.相与步于中庭 步( ) 庭() 5.水中藻荇交横 交( ) 6.庭下如积水空明空明( ) 7.盖竹柏影也 盖( ) 8.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 ) 耳( ) 二.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三.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的“月”是这篇文章的点睛之笔:“庭下如积水空明”可推知月色之清,“水中藻、荇交横”可见月光之明。动静结合,领读者进入一个亦真亦幻的透明世界。 B.这篇游记小品,叙事简洁,写景如绘,事、景之中寓情;三者又都集中于写人,写人又突出一点“闲”。 C.作者口中“闲人”,既可理解为具有闲情雅致的豁达之人;也可以理解为在被贬谪后郁郁不得志的情形下,一种自嘲式的排解。 D.本文以月色为线索贯穿全文,先是因月色入户而出行,接着趁着月色寻张怀民,然后一起共赏月色,最后因月色很有感触。 四、选出句子阅读停顿正确的一项( )3分 A.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B.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C.但少闲如吾/两人者耳。 D.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五、对“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哪里都有月夜、竹柏,只是缺少我们两个这样的赏月的“闲人”罢了。 B.表现了作者为大自然的美景所陶醉,而产生了异常欣喜的心情。 C.表现了作者在政治上受排挤,心情苦闷,只好去大自然中寻找快乐和解脱。 D.表现了作者超然物外、旷达乐观的生活态度。 (三)元方卖宅 [宋]王谠(9分) 陆少保①,字元方,曾于东都②卖一小宅。家人将受直③矣,买者求见元方因告其人曰此宅子甚好但无出水处耳。买者闻之,遽④辞不买。子侄以为言,元方曰:“不尔,是欺之也。” (选自《唐语林》) 注释:①陆少保:即陆元方。少保,官职名。②东都:指洛阳。③直:同“值”。④遽:急忙,立即。 1.解释句中加点字词的意思。(3分) (1)曾于东都: 曾(2)但无出水处耳: 但(3)遽辞不买: 辞 ______ 2.文中以下句子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3分) 买 者 求 见 元 方 因 告 其 人 曰 此 宅 子 甚好 但 无 出 水 处 耳。 3.对画线句子“子侄以为言,元方曰:‘不尔,是欺之也’”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儿子和侄子因为这件事展开了议论,元方说:“不这样,就是欺骗人家啊。” B.子侄们认为这样言语是正确的,元方说:“不这样,就是欺骗人家啊。” C.子侄们因为这件事展开了议论,元方说:“不这样,就是欺骗人家啊。” D.子侄们因为这件事展开了议论,元方说:“不是你,那就是你欺骗人家啊。” (四)抱抱曾经的自己(12分) ①7岁时的那个夏日,我拎着镰刀,跟着母亲去收麦子。 ②母亲的胳膊一划拉,就揽住了四行麦子,一镰下去,都放倒了,脚一挑,就是一堆,割得很快。我只割两行,也只是一行一行、一小把一小把地割。很快,我就被母亲远远地甩在了后面。我想赶上母亲,可心里一着急,手底下就出错了。 ③一镰下去,没割到麦子倒割破了自己的鞋面,还有脚背,我疼得直呲牙咧嘴。 脱了鞋袜,一道血口子。我没有喊没有叫,就像母亲平常处理伤口那样,抓了一点土,在手里捻细,而后撒在直流血的伤口上。看着母亲不直腰地割着,我将那只袜子悄悄塞进兜里,忍着疼往前赶,只是割得更慢了。④母亲性急,头也不回地催促着我“快点,手底下快点”。她已经打了个来回,折到我跟前。见我绷着脸慢吞吞的,就轻轻踹了我一脚,骂了句“慢腾腾,没听见麦子都炸开了”,而后继续弯腰猛割。 ⑤那天临近傍晚,母亲照例拉我到池塘边冲洗,我死活不下去,她才瞅见了我没穿袜子的那只脚,还有脚背上的伤。“没事,都结痂了,两天就好了。”母亲说时语气很轻松,就像受伤的是别人家的孩子。她或许不知道,一个7岁的小孩子,自己受伤了很疼很想休息却不忍心丢下母亲独自割麦子的矛盾心理吧? ⑥如果可以,我想回到过去,抱抱那个小孩。我的脸颊会轻轻地贴在她的小脸蛋上,说,好样的,你真是个乖孩子。 ⑦10岁那年,我上小学三年级,考试没考好,很伤心,老师表扬别的孩子就像在批评我。⑧如果没记错,那时应该是一块橡皮2分钱,一支铅笔5分钱,一个本子8分钱。家里是不会经常给我钱买学习用具的,可努力是必须的。贫穷出智慧吧,我想到了电池里的碳棒。那时电池也是稀罕的东西,不是开玩笑,家里带电的就一手电筒,还舍不得经常用,怕费电。我后来在亲戚家找到了一节废电池,砸开,取出碳棒,从此我拥有了一支可以长久使用的“笔”。 ⑨学校的操场是我的练习本,碳棒是笔,反反复复写,边写边背。有同学从我身边走过,像看怪物一样看我:成绩不好,还显摆着这点学问?我才不在乎别人的目光,只知道该好好写,好好背。就那样,脑子并不灵光的我,渐渐地靠拢了优秀生。 ⑩如果可以,我想回到过去,抱抱那个蹲在地上的小女孩,在她耳边轻声告诉她:想办法自己拉自己一把,为你的坚持点个赞。 ⑨学校的操场是我的练习本,碳棒是笔,反反复复写,边写边背。有同学从我身边走过,像看怪物一样看我:成绩不好,还显摆着这点学问?我才不在乎别人的目光,只知道该好好写,好好背。就那样,脑子并不灵光的我,渐渐地靠拢了优秀生。 ⑩如果可以,我想回到过去,抱抱那个蹲在地上的小女孩,在她耳边轻声告诉她:想办法自己拉自己一把,为你的坚持点个赞。 ⑬下学期的3月份,全县举办了一次中学生作文比赛,我是全县唯一的一等奖,也是我们学校唯一获奖的。颁奖回来,学校又召开了一次师生大会,让我在大会上读自己的获奖作文。读着读着,我的声音哽咽了。下面的掌声响了起来,他们一定认为我是声情并茂。那一刻,我终于将自己从作文讲评课上的那个沉重的“等”里面解救出来了。 ⑭如果可以,我想回到过去,抱抱那个少女。我会揽着她的肩膀说,你真棒,陪自己走过了泥泞与黑暗! ⑮再如果可以,我还想抱抱那个在别人都已酣然入梦她依旧点着蜡烛勤奋学习的18岁少女,没有她的刻苦劲,我怎么会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中顺利跨进大学的校门? ⑯回望走过的路,点点滴滴都是付出和努力,如果可以,我真想回到过去,抱抱每一阶段里从没懈怠过的自己。感谢她们一路扶持,才让今天的我没有让自己失望。 1.第⑨段画线句有何作用?4分 2.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1)我是全县唯一的一等奖,也是我们学校唯一获奖的。 (2)你真棒,陪自己走过了泥泞与黑暗! 3.题目“抱抱曾经的自己”中的“抱抱”的意思是什么?文章以此为标题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4分 6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