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格式问题此试题可能会出现乱码的情况 为了方便您阅读请点击右上角的全屏查看 2018泸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命题人:侯开燕 审题人:段晓燕 注意事项: 本试题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1--6页,第二部分7--8页。 考生作答时,选择题用2B铅笔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其余用0.5黑色墨迹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阅读题(63分) 一(泸州市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31分) (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4题。(17分)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节选自《三峡》) 【乙】 江水又东,迳①西陵峡。《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②,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③多所像类;林木高茂,略尽冬春。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所谓三峡,此其一也。袁山松言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及余来践跻④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 (节选自《三峡》) 【注释】 ①迳: 取道,经过。②纡曲:迂回曲折。③形容:形态。④践跻:登临。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袁山松言/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及余来践跻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 B. 袁山松言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及余来践跻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 C. 袁山松言/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及余来践跻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 D. 袁山松言/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及余来践跻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 2.下列各 组句子中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略无阙处 阙:通“缺”,中断 B.虽乘奔御风 虽:即使 C.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 自:从 D.猿鸣至清 至:到达 3.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甲】【乙】两文都记述了三峡山高水急的特点。 B. 【甲】【乙】两文都按照一年四季的顺序来记述三峡的特点的。 C. 【甲】【乙】都运用引用的手法,都从侧面表现了三峡独特的景致。 D. 【甲】文记述了三峡中三个峡谷的情况,【乙】文侧重于记述三峡中的一峡。 4.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子。(8分) (1)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4分) 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所谓三峡,此其一也。(4分) (二)(泸州市中考语文)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5—6题。(8分) 雨 后 池 上 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①明镜照檐楹②。 东风忽起垂杨舞, 更作荷心万点声。 【注释】①淡磨:轻磨拂拭。古代用铜作镜子,铜磨光以后能清楚地照见人影。 ②檐楹(yán yíng):屋檐下厅堂前部的梁柱。 诗歌前两句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4分) 6.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本诗进行赏析。(4分) (三)古诗文默写。(6分) 7.根据课文,用规范汉字在下列横线上补写出相应的句子。 (1)夕日欲颓,。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2),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 (3)大漠孤烟直,。(王维《使至塞上》) (4)几处早莺争暖树,。(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野望》中描写一派秋意颇浓的山野景色的对偶句是: ,。 二、现代文阅读。(26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8—10题。(10分) 童年(节选) 曹文轩 我的童年有着特别美好而温暖的记忆。 我有一位慈祥的老祖母。她有一头漂亮的银发,常拄着拐棍,倚在门口向人们极善良地微笑着。她称呼我为“大孙子”。后来我远行上大学了,她便日夜将我思念。她一辈子未走出三里方圆的地方,所以根本不知道三里外还有一个宽广无垠的大世界。她认为,这个世界除了她看见的那块地方外,大概还有一处,而凡出门的人都一律是到那一处去的。因此,她守在大路口,等待从那地方归来的人。一日,她终于等到一位军人,于是便向人家打听:“你见到我大孙子了吗?” 母亲对我的爱是本能的,绝对的。她 似乎没有任何食欲,我从来也没有见过她对哪一种食品有特别的欲望,她总是默默地先紧孩子们享用,剩下的,她随便吃一点。父亲的文化纯粹是自学的,谈不上系统,但他又几乎是一个哲人。一次, 我跑到八里外的一个地方看电影,深夜归来,已饿得不成样子了,但又懒得生火烧饭去。父亲便坐起身,披件衣服对我说:“如果想吃,就生火去做,哪怕柴草在三里外堆着,也应去抱回来。”就在那天晚上,他奠定了我一生积极的生活态度。 还有那片独一无二的土地,也给了我无限的情趣和恩泽。这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水乡。我是在“吱吱呀呀”的摇橹声中,在渔人“劈劈啪啪”的跺板(催促鱼鹰入水)声中,在老式水车的“泼剌泼剌”的水声中长大的。我的灵魂永远不会干燥,因为当我睁开眼睛时,一眼瞧见的就是一片大水。在我的脑海里所记存着的故事,其中大半与水相关。水对我的价值绝非仅仅是生物意义上的,它参与了我之性格,我之脾气,我之人生观,我之美学情调的构造。 这一切,使我的“舞文弄墨”成为可能。苦难给了我幻想的翅膀。我用幻想去弥补我的缺憾和空白,用幻想去编织明天的花环,用幻想去安慰自己,壮大自己,发达自己。苦难给了我透彻的人生经验,并给我的性格注进了坚韧。祖母、 父亲和母亲给我仁爱之心,使我从不知道何谓仇恨。我从未抓住不放地仇恨过任何人。我始终觉得世界是善良的,尽管我常常看到恶的肆虐。那片土地给了我灵气、题材、主题和故事。开门可见的水,湿润了我的笔,使我能永远亲昵一种清新的风格。 (选自《阳光新阅读》) 8.作者给我们讲述了童年的哪些记忆?请简要概括。(4分 9.(泸州市中考语文)请从修辞手法、思想感情等方面简要赏析下面的句子。(3分) 我是在“吱吱呀呀”的摇橹声中,在渔人“劈劈啪啪”的跺板(催促鱼鹰入水)声中,在老式水车的“泼剌泼剌”的水声中长大的。 10.选文这样写老祖母:“她有一头漂亮的银发,常拄着拐棍,倚在门口向人们极善良地微笑着。”请发挥想象,运用外貌、神态、动作等描写将这一句话扩充为50字,将老祖母的慈爱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4题 。(16分) 儿子的创意 毕淑敏 儿子在家里乱翻我的杂志。突然说:“我准备到日本旅游一次。”因为他经常异想天开,我置之不理。 他说:“咦,你为什么不表态?难道不觉得我很勇敢吗? 我说:“是啊是啊,很勇敢。可世上有些事并不单是勇敢就够用。比如这件事吧,还得有钱。” 他很郑重地说:“这上面写着,举办一个有关宗教博物馆建筑的创意征文比赛。金牌获得者,免费到日本观光旅游。”说着,把一本海外刊 物递给我。 我看也不看地说:“关于宗教,你懂得多少?关于建筑,你懂得多少?金牌银牌历来都只有一块,多么激烈的争夺。你还是好好做功课吧。” 他毫不气馁地说:“可是我有创意啊,比如这个博物馆里可以点燃藏香,给人一种浓郁的宗教气氛。比如这个博物馆里可以卖斋饭,让参观的人色香味立体地感受宗教。比如这个博物馆里可以播放佛教音乐,您从少林寺带回的药师菩萨曲,听的时候就让人感到很宁静。比如……” 我打断他说:“别比如了,像你这样布置起来,我想起了旧社会的天桥。人家征的是建筑创意,要像悉尼的贝壳状大歌剧院,有独特的风格。我记得你小时候连积木都搭不好,还奢谈什么建筑!” 十几岁的儿子好脾气,不理睬我的挖苦。自语道:“在地面挖一个巨大的深坑,就要100米吧,然后把这个博物馆盖在底下……” 我说:“噢,那不成了地下宫殿?” 儿子不理我,遐想着说:“博物馆和大地粗糙的岩石泥土间要留有空隙,再用透明的建筑材料砌成外墙,这样参观的人们时时刻刻会感到土地的存在,产生一种神秘感。从底下向阳光明媚的地面攀升,会有人的自豪感。地面部分设计成螺旋状的飞梯,象征着人类将向宇宙探索……”他在空中比画了一个上大下小的图形。 我不客气地打断他:“挖到地下那么深的地方,会有矿泉水涌出来,积成一个火山口样的湖泊。你想过没有?再说什么样的建筑材料可以长久地保持你所要求的透明度?还有你设计的飞梯,空中的螺旋状,多么危险!反正我是不敢上这种喇叭形梯子的。还有……” 儿子摆摆手说:“妈妈,您说的问题都是问题。不过那是工程师们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关我的创意。妈妈,您知道什么是创意吗?那就是最富于创造性的意见啊。” 我叹了一口气说:“好了,随你瞎想好了。不过我要提醒你一句,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我以为最好的创意莫过于一个好成绩了。” 儿子在电脑上完成了他的创意。付邮之前,我说:“可以让我看看你的完成稿吗?” 他翻了我一眼说:“您是评委吗?” 我只好一笑了之。 很长时间过去了,在我们几乎将这事淡忘的时候,儿子收到了一个写着他的名字并称他为“先生”的大信封。 他看了一眼地址,是那家征文发起部门寄来的。儿子对我说:“妈妈,猜猜信里有什么?” 我说:“一封感谢信。所有的投稿者都会得到的答案。” 儿子说:“我猜是一张飞往东京的机票。” 我们拆开信,里面是一张请柬,邀请儿子到海外参加发奖仪式。 儿子苦恼地说:“现在赶去也来不及了。再说他们也没说清我是不是获奖者。” 我说:“还不死心啊?邀请你参加发奖仪式,已是天大的面子。我想,这同我们这儿的电视剧友情出演一样,烘托气氛,以壮声威,是助兴之举。” 儿子思忖着说:“妈,您说这发奖会不会像奥斯卡奖一样,给所有可能获奖的 人都发请柬,到时候再突然宣布谁是真正的得主?” 我说: “一个建筑奖恐怕不会像电影奖那样张扬。别想那么多了,重要的在于你已参与。” 儿子皱起眉头说:“参与固然重要,得奖也很重要。” 我说:“对于你现在最重要的是做作业。” 当我们把这件事完全忘记的时候,接到了征文举办部门的第二封信。信中说,我的儿子没能去参加那天隆重的发奖仪式,他们深感遗憾。儿子得了创意银牌奖,奖牌及奖金他们设法转来。 儿子放学回来,还没摘书包,我就把信给他。 他看了一眼,然后淡淡地说:“银牌啊?我想我是该得金牌的。一定是他们觉得我年岁小,一个人到日本去不方便,商量了一下 就说,算了,给他个银牌吧。” 我瞠目结舌。停了一会儿才问他:“你为什么这么想到日本去呢?” 他立刻来了精神,兴致勃勃地说:“日本的游戏机最好玩了,我去了就可以买一台回来玩啊。” (选自中国画报出版社《毕淑敏·儿子的创意》) 儿子说自己很“勇敢”,从全文来看,他的“勇敢”在文中有哪些具体表现?(4分) 倒数第三段中画线的句子,表现了儿子的哪些性格特点?请分列出两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 《儿子的创意》中,“男子汉”的形象鲜活可人,任写出文中一种人物描写方法,并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此描写的传神之处。(4分) 请分别列出文中母亲和儿子对“创意”的看法,你赞成谁的看法?为什么?(4分) 三、(泸州市中考语文)名著阅读。(6分) 阅读《毛泽东的少年时代》选段,完成15~16题。 那年发生了严重的饥荒,长沙有成千上万的人饿饭。饥民派了一个代表团到抚台衙门请求救济。但抚台傲慢地回答他们说:“为什么你们没有饭吃?城里有的是。我就总是吃得饱饱的。”抚台的答复一传到人们的耳朵里,大家都非常愤怒。他们举行了群众大会,并且组织了一次游行示威。他们攻打清朝衙门,砍断了作为官府标志的旗杆,赶走了抚台。这以后,一个姓庄的布政使骑马出来,晓谕百姓,说官府要采取措施帮助他们。这个姓庄的说话显然是有诚意的,可是皇上不喜欢他, 责他同“暴民”勾结。结果他被革职,接着来了一个新抚台,马上下令逮捕闹事的领袖,其中许多人被斩首示众,他们的头挂在旗杆上,作为对今后的“叛逆”的警告。 这件事在我们学堂里讨论了许多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多数学生都同情“造反的”,但他们仅仅是从旁观者的立场出发。他们并不懂得这同他们自己的生活有什么关系。他们单纯地把它看作一件耸听的事而感兴趣。我却始终忘不掉这件事。 我觉得“造反的”人也是些像我自己家里人那样的老百姓,对于他们受到冤屈,我深感不平。 15.《毛泽东的少年时代》选自,是国记者写的一部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3分) 16.少年毛泽东对“造反”一事是怎样看的?从少年毛泽东对“造反”一事的态度上,可见他少时便具有怎样的精神? (3分) 第二部分 积累表达题(57分) 四、积累与运用。(17分) 17.下列词语书写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是 ( )(3 分) A. 搬发 潇洒 粗制滥造 锐不可当(dǎng) B.翘首(qiào) 脸颊 深恶痛疾 眼花瞭乱 C.气氛(fēn) 教诲 一丝不苟 殚精竭虑 D.娴熟 眼翳(yì) 诚皇诚恐 筋疲力尽 18.下列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朝鲜发射卫星的举动在国际社会引起轩然大波,美国、日本、韩国纷纷表示朝鲜是在向国际社会发起新的挑衅。 B.近日,中国与菲律宾舰船在南沙黄岩岛海域对峙事件一波三折,远未结束,两国都坚持对方舰船先离开。 C.受利益驱动,地沟油上餐桌、旧皮鞋熬制老酸奶、毒豆芽等食品安全事件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 D.2月23日,日本名古屋市长河村隆之竟否认“南京大屠杀”事件存在,对此,我们要警惕日本军国主义思想死灰复燃。 19.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为了避免受打扰的事情不再发生,金庸先生闭门谢客,低调地度过了92岁生日。 B.随着我市“阳光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同学们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C.一个人能否约束自己的行为,不但要纪律严明,还要靠自身的品德修养。 D. 50多年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已经使我国改变了民生凋敝、满目疮痍的面貌,成为一个初步繁荣昌盛的国家。 20. 综合性学习。(共8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各地中小学把足球列入体育课教学内容,加大学时比重。以扶持特色带动普及。对基础较好、积极性较高的中小学重点扶持,全国中小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在现有5000多所基础上,2020年达到2万所,2025年达到5万所,其中开展女子足球的学校占一定比例……” ——摘自2015年3月16日公布的《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 概括上面这段文字的内容。(2分) (2)泸州市某中学将举行以“足球梦,梦起航”为主题的校园足球文化节,请你为校园足球文化节设计三项活动。(3分) (3)小明是班级足球队的一员。在为期一个月的校园足球文化节里,小明参加了不下10场比赛,慢慢地,妈妈不支持小明踢足球了,说每天弄得脏兮兮的,像个野孩子,还影响了学习。假如你是小明,怎么说服妈妈支持你继续踢足球?(3 分) 五、(泸州市中考语文)作文。(40分) 21.声音,也许来自天籁:风声、雨声、鸟啼声……声声入耳;声音,也许来自生活:掌声、笑声、叮咛声……声声温馨;声音,也许来自情境:书声、歌声、抚琴声……声声醉人。 在我们记忆深处,很多生活影像也许已经淡黄、模糊,然而,那些曾经叩击我们心灵的声音,会时常穿越时空,在我们耳畔深情地响起,潮湿我们的眼眸,温暖我们的人生。 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②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 泸州市中考语文考试答案 一、古诗文阅读。 A 2.D 至:极,最 3. B 4.(1)有的时候早上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一千二百多里,即使乘着奔驰的骏马,驾着风,也没有这么快。 (2)猿鸣特别清越,在山谷中传响,清脆的声音传送不断。所说的三峡,这就是其中之一。 5.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任答一点得2分)诗人用“明镜”来喻池塘,以“磨”字来拟写池塘波平如镜的情状。形象地写出了雨后后池水平静、明净(清澈)的状态。(2分) 6. 一、二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迷人的静态。三、四句“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塘上的一种动态之美。(2分)诗既写了静态又写了动态,以静显动,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2分) 7.(1)沉鳞竞跃(2)老骥伏枥(3)长河落日圆(4)谁家新燕啄春泥(5)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二、(泸州市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 (一) 8.童年里有慈祥的老祖母 有爱“我”的父母亲 有激励“我”成长的苦难 有滋润“我”养育“我”的故乡(一点1分) 9.这一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1分),将水乡之美呈现在读者面前,表达出水乡给予“我”的滋润,“我”对水乡的怀念,感激之情。(2分) 10.语言优美,符合题意即可。(3分) (二) 11.(1)敢于参加竞争激烈的创意征文赛。(2)敢于靠自己的力量去日本。(3)勇于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4)敢于想别人没想过的事情。(任写出两点4分) 12.(1)自信,不满足于自己得银牌,对自己充满信心,认为应该得金牌;(2)天真,把不得金牌的原因归结为自己年龄小,确实是孩子的见解;(3)幽默,语言风趣,有个性,如“算了,给他个银牌吧”,有幽默感;(4)豁达,语言中流露出儿子的大度、潇洒,看问题与众不同。(性格1分,分析一分,任选两方面得4分) 13.(1)母亲的看法:创意是成熟的独特的见解(或发明创造),学生最大的创意是有一个好的学习成绩。(2)儿子的看法:创意就是最富于创造性的意见(敢于想象、善于想象、有创造性的想象)。(写出文中母亲和儿子的看法2分,自己的见解2分,言之成理,即可得分,未写出文中的看法不给分。) 14.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极富个性的人物对话描写等,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言之成理即可得分。(4分) 三、名著阅读。 15.《红星照耀中国》 美国 埃德加·斯诺 16. 少年毛泽东对“造反”同情且不平(2分)具有反抗精神,有深刻的思考。(1分) 四、积累与运用 。 17.C 18.C雨后春笋是春天下雨后长出来的竹笋,而且一下子就长出来很多。比喻新生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现出来 。 19.D.A防止……不再发生逻辑矛盾。B身体素质改善搭配不当。C.能否对应是,两面对一面。 20.(1)各中小学推进校园足球普及(2分) (2) ①举办校园足球赛;②举办以足球文化为主题的晚会(演讲会、朗诵会);③组织足球梦绘画大赛;④聘请足球裁判或运动员进行足球知识讲座。) (3分) (3)示例:妈妈,踢球能锻炼身体,培养坚强的意志与团队精神,有利于我的成长;再说,身体好了,更能搞好学习。请您同意我继续踢足球吧。(3分) 五、(泸州市中考语文)作文。 给分参照中考作文阅卷给分标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