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下载试题 ☆☆☆ 2018岳阳市中考语文模拟真题【精编Word版可下载】 由于格式问题,部分试题会存在乱码的现象,请考生点击全屏查看! 一、基础·运用(26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漫步在乡村的田野上,宁静得有点寂mò( ),鸟儿qī( )息在田垄上,一点风也没有,天空白云飘荡,脑海里闪过许多身影:那佝( )偻的爷爷奶奶,那扶掖( )我们的老师,那远方的父母……秋日的田野真美! 2、下列加点字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傍晚时分,橘子洲上长1200多米的彩灯如出水巨龙腾跃江面,点亮了长沙的璀璨夜空。 B、湖南卫视着力打造的大型国防教育节目《真正男子汉》寓教于乐,让观众 ![]() C、湘阴县依托长沙市北拓,提质生态文明建设,让自然景观惟妙惟肖。 D、在校园文化艺术节上,同学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展示了校园文化的魅力。 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位于张家界大峡谷的世界首座斜拉式高山峡谷玻璃桥,总长约430米,宽6米,是目前世界上最长、最高的全透明玻璃桥之一。 B、计划于今年开放的湘阴县“嵩焘文化广场”将为市民的休闲时光提高浓浓的文化味。 C、实践证明,能否坚持体育锻炼对提高同学们的体育成绩很有成效。 D、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修身养性、完善自我的功能,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精神传承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4、 填入下列语段空缺处的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在这些美味大餐中,我们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体味人生的千姿百态。 ②你将与安东尼奥交流,领悟戏剧中的人生,人生中的戏剧。 ③你将与孔乙己对话,体味生命的本质,引发对人生的思考。 ④所以,爱语文,就是爱生活,爱人生! ⑤一篇篇文质优美的课文,是一道道视觉美味,也是一道道精神大餐。 ⑥在旅行中,你将走进小说天地,登上戏剧舞台。 A、⑤①④⑥②③ B、⑥⑤①③②④ C、⑥③②⑤①④ D、⑤①⑥③②④ 5、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古代有许多表示敬称的特定字词,例如“惠”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为动作。如“惠存”“惠赠”;“贵”用于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如“贵干”“贵庚”。 B、二十四节气中,立春之后是雨水,立夏之后是小 ![]() C、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赐菊花图、插茱萸等习俗。 D、生肖又称属相,古代术数 ![]() 6、综合运用(共6分) 某班开展“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故事大盘点】(2分) 孔、孟及其弟子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故事,如“孟母三迁”等。请你再写出两个与孔、孟有关的故事。 (2)【成语大搜集】(2分) 《论语》《孟子》语言精练,含义丰富,有不少语句已经成为成语,至今仍活跃在现代 ![]() ①温故知新②舍生取义③愚公移山④择善而从⑤任重道远⑥诲人不倦⑦一鼓作气⑧ ![]() (3)【观点大讨论】(2分) 当今有不少家长效仿古代“孟母三迁”的做法,争先恐后地购买名校周边的“学区房”,请你用简明的语言阐述对这种现象的看法。 7、古诗文默写(共4分,每空1分) (1)人不寐, 。 (2) ,左牵黄,右擎苍。 (3)李清照在《武陵春》中,“ , ”将愁怨形象化,物化了自己内心无尽的哀愁。 8、名著阅读(共4分) 下面是《水浒》中的片段,阅读后回答问题。 五个人行至浦边一条阔板桥,一座牌楼上,上有牌额,写着道“飞云浦”三字。(A)见了,假意问道:“这里地名唤做甚麽去处?”两个公人应道:“你又不眼瞎,须见桥边牌额上写道‘飞云浦’!”(A)站住道:“我要净手则个。”那两个提朴刀的走近一步,却(A)被叫声“下去!”一飞脚早踢中,翻筋斗踢下水去了。这一个急待转身,(A)右脚早起,扑嗵地也踢下水里去。那两个公人慌了,望桥下便走。(A)喝一声“那里去!”把枷只一扭,折作两半个,赶将下桥来。那两个先自惊倒了一个。(A)奔上前去,望那一个走的後心上只一拳打翻,就水边捞起朴刀来,赶上去,搠上几朴刀,死在地下;却转身回来,把那个惊倒的也搠几刀。 (1)文段中的A是 (人名),他大闹飞云浦的原因是 。(2分) (2)《水浒》中有许多“打杀”的情节,如选段中的“大闹飞云浦”,另外还有“拳打镇关西”、“怒杀阎婆惜”等。请你说说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看待这些“打杀”情节。(2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4分) (一)说明文阅读(8分) 话说湘阴美食 湘阴人爱喝茶,茶叶多自产自制,有时也用黄金叶,十大功劳叶等代用,特别是有吃芝麻豆子茶的习俗,即在泡茶时加入炒热的黄豆,芝麻豆及姜末等。夏天,城乡都喜欢饮用凉茶,即用金银花、淡竹叶、夏枯草、车前草、薄荷之类,加上石膏煎水代茶,既香甜可口,又清热解暑,利尿解毒。 湘阴人爱吃苦味的东西,这个习俗的渊源可追溯到先秦,据文献记载,《楚辞· 招魂 》中有“大苦咸酸,辛甘行些”的诗句,湘阴人喜“大苦”爱“辛甘”,从那时候就开始了。这里的“大苦”,据说是豆豉,这种由豆类加工而成的调味品,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至今,湘阴人还有爱吃豆豉的习惯。其他,如吃苦瓜、苦荞麦,也是湘阴人所喜爱的,湘阴人嗜苦不仅有其历史渊源,而且有其地理原因。湘阴地处亚热带,暑热时间较长,祖国传统医学解释“暑”的含义是:天气主热,地气主湿,湿热交蒸谓之暑;人在气交之中,感而为病,则为暑病。而“苦能泻火”、“苦能燥湿”、“苦能健胃”,所以人们适当的吃些带苦味的食物,有助于清热、除湿、和胃。 湘阴人善于加工储藏食物,普通家庭都会熏腊肉腊鱼,做霉豆腐等。腊肉放在茶油或谷仓可留至伏天,不霉不走味,生姜、茄子、苦瓜、萝卜等晾晒腌制后,既是美味食品,又是馈赠佳品。 湘阴还有一些特定的“饮食语言”,老顾客到店里吃粉面时一般都能够使用一些约定俗成的语言,使用这些语言不仅简单明了,而且印象深刻,出错频率就会降低,比如“宽汤少油”就是下面时要汤多油少的意思;“重油”就是要放多点油;“落锅起” ![]() 9、文章中谈到了哪些湘阴饮食习俗?(4分) 10、借助上文中介绍的相关知识,具体说说下面链接材料中湘阴人喜欢吃辣的原因。(4分) 【链接材料】湘阴人不分男女老幼,普遍嗜辣,所谓“湘阴人有一怪,不放辣椒不成菜”。樟树港辣椒早已闻名遐迩,压扁爆炒的灯笼椒,牛角椒最令人垂涎,被称为“送饭菜”。红辣椒往往晒成干椒,再碾成粉,使用方便;或剁成辣椒酱,拌入蒜头、刀豆、豆豉等,再倒入适量的酒和麻油,可长期保鲜,四时皆备。据研究,湘阴人嗜辣与嗜苦的原因如出一辙。 (二)议论 ![]() 谈沉潜 古往今来,成大器者往往需要在人生道路上默默潜行,于无声处悄悄浮起。所以沉潜就成了一种人生艺术。 人才辈出的谢氏家族在东晋时声名远扬,族人谢安却对如此显赫的家世不屑一顾。他没有选择借助家族声望得官,却选择整日隐于群山之中,沉于万卷诗书,而在咸安年间政局动荡,举国面临倾覆的危难之时,他毅然选择出来任职,用积攒的满腹学识化解了内忧外患。若谢安没有当年沉心静修的选择,恐怕谢家也只能与东晋王朝一同腐朽。又如【甲】 他们都有一种智慧的选择,就如上好的茶叶,没有选择在沸点水下急于散出芬香,而选择了在茶罐里潜藏多年,变得更加浓郁厚重。 沉潜,需要有一种纯净的品性。剑客柳生从拜师学剑之日起,就只被安排去做一些洒扫庭院的杂事,既不允许他谈论剑术,也不准他碰剑,这种状况持续三年后,他的师傅竟然开始不分日夜地突袭柳生,迫使他在躲避及反击的练习过程中汲取剑术实战经验,最终成为剑术最精湛的剑客。柳生练的是剑,修的却是一种沉潜的品性,蜕去浮躁的外壳,沉入名利所不及的僻静处,潜入常人罕至的深底,心无旁骛地追寻武道,最终攀上剑术巅峰。剑道如此,为人处世也是如此,只有静下心来,心无杂念,才能达到成功的顶峰。[ 沉潜,需要有一种深度的蓄势。如【乙】 又如企鹅,它身躯笨重,没有可以用来攀爬的前臂,每次将要上岸时,它都猛地低头,从海面扎入海中,拼力沉潜,潜得越深,海水产生的压力和浮力越大。当企鹅到达适当的深度,再迅猛向上跃起,便能如离弦之箭般穿出水面,落于陆地之上,这种沉潜看似笨拙,却富有成效,让企鹅积聚起破水而出的力量。企鹅如此,人亦如此。(原文有删改) 11、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2分) 12、从下列四个论据中选择最恰当的两个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两处。(只填序号)(2分) ①诸葛亮在天下大乱之时,隐居隆中卧龙岗,熟读史书,研究天下大事,直至刘备三顾茅庐。时机已到之时,才欣然出山,辅佐汉室,留下千古美名。 ②曾国藩任湖南帮办团练大臣时,屡受排挤,还险些丢了性命,但他以朝廷利益为重,没有因为自己个人的恩怨而影响大局。 ③勾践沦为亡国奴后,没有了尊严,失去了自由,但他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积蓄力量,终率三千越兵以吞吴。 ④孙子膑脚,遭受迫害,却没有放弃,他相信自己的实力,相信自己的命运,最终等到了施展自己抱负的时候。 (三)文学类作品阅读(12分) 幸福的篮子 ①有段时间,我极度抑郁,几乎不能自拔。我怀疑一切,对一切都不满意。我想逃避这个世界,我甚至怀疑这个世上还有没有“幸福”这个词语。 ②那天,我觉得内心堵得慌,沉沉地好像失去了什么,忧郁与悲伤主宰了我整个的情绪。于是,我去公园散步,想借助大自然的力量,舒散一下内心的忧郁。走在公园的小路上,风很大,树叶沙沙,满地黄叶,到处笼罩一种沉闷而忧伤的气氛,让人感到满目凄凉。 ③我承受不住这种窒息般的忧郁,于是,我逃离这条小路。登上山坡,在一个金黄色的小亭子下,找个空位子坐下,我拿出随身带的那件快要完工的刺绣桌布,飞针走线地绣起花来。绣花是我那时打发时光的唯一方式,我渴望在一针一线中,能将我的生活缝起来,能将我的生命打包并严严实实地裹起来。时光在穿针引线中溜走,直至夕阳拉长了我的影子,但我的心情并没有平静,我内心的忧郁一点也没有减少,于是我准备回家。恰在这时,坐在对面的一个老太太起身朝我走来。 ④“如果你不急着走的话,我可以坐在这儿跟你聊聊吗?”她说。 ⑤“您,有什么可以聊的呢?”我望着她,内心有一种本能的迟疑与拒绝。 ⑥她在我身边坐下,面带微笑地望着我说:“知道吗?我看了你好长时间了,真觉得是一种享受,现在像你这样的可真不多见。” ⑦“什么不多见?” ⑧“你这一切!在现代化的大都市,忽然看到柔和的阳光下,一位梳长辫子的俊秀姑娘,穿一身朴素的白布裙子,坐在这儿绣花!简直想象不出这是多么美好的景象!我要把它珍藏在我的幸福篮子里。” ⑨“什么?幸福篮子?” ⑩“这是个秘密!不过我还是想告诉你,你希望自己幸福吗?” ⑪“当然希望,可是,我没有幸福……” ⑫“孩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幸福!只是,不是所有人都懂得怎样才能幸福。我给你说一说吧,算是对你的奖赏。孩子,幸福并不是成功、运气,也不只是爱情。你这么年轻,也许会认为爱就是幸福,其实不全是这样。” ⑬老太太脸上始终洋溢着微笑:“当我坐在椅子上,看到对面一位漂亮姑娘在聚精会神地绣花儿,我心里就感觉到:这情景很美!我的心就像向你微笑了。于是,我就把这一时刻记录下来,为了以后能一遍遍地回忆,我把它装进我的幸福篮子里了。这个篮子里,有很多这样的时刻,它们就像一粒粒珍珠,发着闪闪的亮光,脑子里的阴暗就会被这亮光赶走,你就会相信整个日子都是亮通通的。每当我难过时,我就打开篮子,将里面晶莹剔透的珍珠细细品味一遍。其中会有个我取名为‘白衣姑娘在刺绣’的时刻。想到它,那种美好的情景便会立即重现。我就会看到,在绿绿的树叶与洁白的雕塑的下,一位姑娘正在聚精会神地绣花。我就会想起阳光透过椴树的枝叶洒在您的衣裙上;你的辫子从椅子后面垂下来,几乎拖到地上;你的凉鞋有点磨脚,你就脱下凉鞋,赤着脚,脚趾头还朝里弯着,因为地面有点凉。我也许还会想起更多一些此时我还没有想到的细节……” ⑭在老太太描绘“白衣姑娘在刺绣”的时刻,我心里出现了一抹暖色。 ⑮“太奇妙了!”我惊呼起来。“一只装满幸福时刻的篮子!您一生都在收集幸福吗?” ⑯“是的!遗忘生活中丑恶的东西,而把美好的东西永远保留在记忆中。但这样的记忆需经过训练才行,所以我就发明了这个心中的幸福篮子。” ⑰我谢了这位老太太,朝家走去。回家的路上我开始回忆童年以来的幸福时光,我发现,原来,在我的生命中,竟然也有这么多的珍珠!只是,这些珍珠都被一层厚厚 ![]() 我往我的“幸福篮子”里投放了一颗最闪耀的珍珠! 13、 初读全文,请从“我”的角度梳理概括文章内容,填写下来。(4分)
14、细读全文,完成下列题目。(共4分) (1)文中说“我渴望在一针一线中,能将我的生活缝起来”,“我”为什么要将我的生活“缝”起来?“缝”字在表达上有何妙处?(2分) (2)文章第⑰自然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2分) 在我的生命中,竟然也有这么多的珍珠!只是,这些珍珠都被一层厚厚的灰尘蒙住了,让我看不到它们的光泽。现在,拂去灰尘,晶莹的光亮,照亮了我整个的内心,我感受到了内心的快乐! 15、 纵观全文,概括文中老太太形象的特点。(2分)谈谈你对文中“幸福的篮子”的理解和感悟。(2分) 三、古诗文阅读(20分) (一)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6-19题。(共16分) 【甲】诫子书①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②不能励精,险③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④,将复何及! 【乙】曾国藩家书(选段) 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日专而已矣。谚曰:“艺多不养身”,谓不专也。吾掘井多而无泉可饮,不专之咎也。诸弟总须力图专业。如九弟志在习字,亦不必尽废他业。但每日习字功夫,断不可不提起精神,随时随事,皆可触悟。四弟、六弟,吾不知其心有专嗜否?若志在穷经,则须专守一经;志在作制义⑤,则须专看一家文稿;志在作古文,则须专看一家文集。作各体诗亦然,作诗帖亦然,万不可以兼营并骛,兼营则必一无所能矣。切嘱切嘱,千万千万。 注释:①选自《诸葛亮集》。诫,告诫、劝勉。书,书信。②[淫漫]放纵懈怠。③[险]轻薄。④[穷庐]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⑤[制义]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文体。 1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6分) (1)夫君子之行( ) (2)静以修身( ) (3)非学无以广才( ) (4)遂成枯落( ) (5)日专而已矣( ) (6)吾掘井多而无泉可饮( ) 17.用“/”为文中两个画横线句子标出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 (1)夫 君 子 之 行 (2)兼 营 则 必 一 无 所 能 矣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求业之精,别无他法。 19.根据选文【甲】和【乙】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填空。(4分) 选文【甲】论述了 和修身的重要性,选文【乙】论述了 的观点。两篇选文的论述,对你的学习分别有什么启发?【甲】文: 【乙】文: 。 (二)阅读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完成 20-21题。(共4分)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王建(唐)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20.体会诗句“不知秋思落谁家”中“落”字的表达效果。(2分) 2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2分) 四、写作(共50分 ) 22、 请以“你是我最好的朋友”为题,写一篇文章。 ![]()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