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下载试题 ☆☆☆ 2018济宁中考语文最后20天压轴模拟试题【首发精编Word版】 由于格式问题,部分试题会存在乱码的现象,请考生点击全屏查看! ![]() 语文试题 一。积累运用(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雄踞(jù) 翩跹(qiān) 卓著(zhuó) 矫揉造作(jiǎo) B.逮(dăi)捕 叱咤(zhà) 寒噤(jìn) 言简意赅(gāi) C.忸怩(niǔ) 涟漪(yī) 精髓(suǐ) 戛(gá)然而止 D.古刹(chà) 牌坊(fāng) 恣睢(suī) 并行不悖(bèi) 2.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竣工 浪漫 月明风轻 沥尽心血 B.烦躁 真谛 立竿见影 前赴后继 C.和煦 沉湎 淋漓尽至 纷至沓来 D.亚州 伧俗 受益匪浅 名列前茅 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领导者要深入了解国情,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诗经•小雅》)的自觉,牢记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B.“在最好的年纪,我就要做最有意义的事。”国际关系学院学生姚子扬说,“这次到风华爱心希望小学支教让我明白了人生的方向。” C.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 D.在挫折与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扬州廖家沟公园展现春夏秋冬四种风景的小岛已经全部打造完毕,市民走进公园,就会有身临其境之感。 B.一切罔顾侵略战争历史的态度,一切美化侵略战争性质的言论,不论说了多少遍,不论说得多么冠冕堂皇,都是对人类和平和正义的危害。 C.初三学生答诗歌鉴赏题时,由于表达能力不强,经常出现言不由衷的情况。 D.莫言每次在创作时都会退避三舍,寻找一片属于自己宁静的空间。 5. 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简·爱》以罗切斯特的第一次婚姻以及与英格拉姆小姐的交往,讽刺了以金钱为基 础的爱情和婚姻。 B.《草房子》中的杜小康家庭条件优越,在家庭遭遇重大变故后,他能勇于面对现实,先随父亲去苇塘放鸭,失败后又在学校门前摆摊卖东西,这一切都让他快速地成长起来。 C.《老人与海》中小男孩马诺林是成年后跟老人上船学习捕鱼的,他在书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是“硬汉子性格”的最佳补充。 D. 关羽前往古城会见张飞,张飞以为关羽负义投降了曹操,一见面就要决一死战,关羽斩蔡阳俩兄弟才消除了误会。 6. 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下列对联表现皮影艺术的一项是( )(2 分) A.六朝纸鹤随风舞,双手银线把情牵。 B.车水马龙光树影,衣冠人物皮成形。 C.千种声响惊宾客,万般变化绝古今。 D.双手剪出龙飞凤,一帖更见日月明。 7.默写填空 ⑴与君离别意,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 分) ⑵ ?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1 分) ⑶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辛弃疾《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1 分) ⑷中考前夕,你的好朋友在毕业纪念册中为你画了一只帆船,旁边还写下一句话:“青 春激扬何处,六月壮志酬。”看到这则留言你会联想到的古诗是 (5)古代诗词中,很多诗句都运用典故,借前人故事或诗文成句,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诗句中,运用典故,表达回乡后的感受;辛弃疾的《破阵子》“ , ”词句中,运用典故,写奏乐啖肉的军营生活,有力的烘托出一种豪迈热烈的气氛。 二。古诗文阅读(16分) 胡瑗,字翼之,泰州人。七岁善属文①,十三通《五经》,即以圣贤自期许。邻父见而异之,谓其父曰:"此子乃伟器,非常儿也!"家贫无以自给,往泰山,与孙明复、石守道同学,攻苦食淡,终夜不寝,一坐十年不归。得家书,见上有"平安"二字,即投之涧中,不复展,恐扰心也。 以经术教授吴中②,范文正③爱而敬之,聘为苏州教授④,诸子从学焉。滕宗谅知湖州,聘为教授。先生倡明正学,以身先之。虽盛暑,必公服坐堂上,严师弟子之礼。视诸生如子弟,诸生亦爱敬如父兄,从之游者常数百人。 庆历中,兴太学,下湖州取其法,著为令。瑗既居太学,其徒益众,太学至不能容,取旁官舍处之。礼部所得士,学者称为安定先生。是时礼部所得士,先生弟子十常居四五,随材高下而修饰⑤之,人遇之,虽不识,皆知为先生弟子也。 【注】①属文:撰写文章。②吴中:地区名。③范文正:范仲淹。下文滕宗谅,即滕子京。④教授:汉唐以后各级学校均设教授,主管学校课试具体事务。⑤修饰:有道德修 养,不违礼义。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① 邻父见而异之 ( ) ② 终夜不寝( ) ③ 滕宗谅知湖州( ) ④ 其徒益众( ) (2) 下列加点“之”的用法、意义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严师弟子之礼 A.是吾剑之所从坠 (《刻舟求剑》) B.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 C.君将哀而生之乎 (《捕蛇者说》) D.水陆草木之花(《爱莲说》) 9.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诸 生 亦 爱 敬 如 父 兄 10. 翻译下列句子。(2分) ①人遇之,虽不识,皆知为先生弟子也。 译文: (二)苏堤春晓 [清] 阮元 北高峰上月轮斜,十里湖光共一涯。 破晓春天青白色,东风吹冷碧桃花。 【注释】这首诗写于嘉庆六年,作者刚任浙江巡抚,在海上剿匪游击战中面临困难与考验 11.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整首诗的内容。(3分) ▲ 12.请赏析“东风吹冷碧桃花”一句中“冷”字的作用。(3分) ▲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特征点“赞”暴露性格 ①经常在社交网站上点“赞”的人请注意啦!英国和美国研究人员12日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报告说,新开发的一种计算程序可根据一定数量的点“赞”数据,“算”出你的性格特征,其判断比你的朋友、同事甚至家人更加准确。 ②社交网站脸谱上的8.6万多名志愿者完成了一份性格测试问卷,并向研究人员提供了访问他们的“赞”数据权限。一些志愿者还邀请了亲朋好友来填写问卷,评估志愿者的性格。把志愿者的自我评估作为标准,研究人员发现,电脑程序“算”出的被测者性格大多比其亲朋好友的判断更为准确。 ③英国剑桥大学心理测量学中心吴又又博士对新华社记者说,电脑仅需分析10个“赞”,便能比测试者的同事更准确测出其性格;通过分析70个“赞”,电脑就能超过其朋友或室友;140个“赞”便超过其家人,如父母或兄弟姐妹;300个“赞”则能“击败”其伴侣。 ④吴又又表示,如果利用其他社交媒体的“数字足迹”开发出类似电脑程序,如微信用户的订阅号、网页浏览记录、网络搜索记录和购买记录等,电脑判断的准确程度可能类似或者更高。 ⑤通过对“数字足迹”的纯数据分析,电脑有可能比我们所认为的更了解我们。吴又又说:“在未来,电脑能推断我们的心理特征并做出相匹配的反应,直到成为情感智能且具有社交能力的机器。照这样发展,科幻电影所描绘的人机互动场景将变得触手可及。” ⑥这类人工智能拥有从招聘到市场等多方面的应用前景。吴又又举例说,雇主们能根据性格结果找到更合适职位的应聘者;市场推广人员也能借此做出相应的产品和服务改进。 ⑦不过,这项成果也可能引起人们对隐私问题的担忧。对此,吴又又呼吁相关部门应制定相关法律,把“数字足迹”控制权完全交由用户。 13. 本文以“点'赞'暴露性格特征”为题有哪些好处?(2分) 14. 按照要求完成下面两小题。(4分) (1) 请在文中找出与文章标题照应最紧密的语句。(2分) (2) 第③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4分) 15. 下面语句中的“有可能”能否删去?请简要说明你的理由。(3分) 通过对“数字足迹”的纯数据分析,电脑有可能比我们所认为的更了解我们。 (二)开镰 周克武 ①夏天刚走,秋色就悄悄点染了山村万物。 ②高梁红了,瓜果熟了,岩坎上的野山菊摇荡着粉黄的花朵,远远地就闻到了她的清香。 ③最按捺不住激动的是满垄沉甸甸的稻穗,在和风拂动下,身姿摇曳,泛起一层层金色的波浪。忽然,又齐刷刷地勾下头,宛若待嫁的村姑,一副羞答答的可人样。 ④这时候,父亲最忙,一天几次往田边跑。晨曦里,看几回;夕阳下,又看几回。他走上田埂,弯腰捋一束稻穗,摊开手掌吹吹,然后瞪大眼睛默默地数着饱满澄黄的谷粒:一、二、三……一抹落日洒在他脸上,那眼神,就像自己的孩子即将呱呱落地一样陶醉。 ⑤稻香氤氲的夜晚,月亮似乎格外圆润。月光里,我又看见父亲蹲在老屋的墙根磨刀。他轻轻给镰刀溅上水,弯弯的刀叶开始在磨刀石上有节奏地滑动,随着父亲的双臂一屈一伸,锈迹渐渐褪去。月色下,锃亮的刀口银光闪烁。 ⑥“老倌子,喝口水。”母亲递上一杯凉茶。 ⑦“等一等”,父亲摆摆头,“明天开镰啦,还有好几把呢!” ⑧听得出,“开镰”二字是从父亲的心底迸出来的,他喜凝眉梢,满脸惬意。 ⑨父亲一年到头晴耕雨作,指望的就是新谷满仓。还是在大雪纷飞的除夕夜,父亲抬眼望望窗外,喃喃自语:好啊,瑞雪兆丰年。紧接着焚香秉烛,祭拜天地神灵,祈祷来年五谷丰登。早春的日子,濛濛细雨像筛糠似的下。父亲头戴斗篷,身披蓑衣,胸前挂只盛满了种子的小萝筐,伸手从筐里抓一把刚刚生出娇黄嫩芽的种谷,在秧田的上空抛出一条条弧线,播下一年的丰收梦。六月天,烈日当空,田里的禾苗被炙烤得无力地垂下了颀长的叶片。他跳上水车,拼命蹬动车轱辘,流水和着他的汗水,哗哗地灌满了新月形的梯田。日子一天天过去,田垄里青了又黄,父亲倚门远眺,满垄的稻香仿佛披到了他的鼻尖上。 ⑩终于开镰了。 ⑪黄澄澄的田畴上,“嚓嚓嚓嚓”的割禾声由近而远,仿佛在频频传递泥土的回报。父 亲弯腰挑起刚打下的第一担新谷,试试,觉得很沉,朗朗地笑了。一担担带着泥土香味的谷子,伴随父亲吱吱呀呀晃动的扁担,渐渐堆满了老屋前面的晒谷坪。 ⑫秋阳如虎,偏西的日头还是那样炽热灼人,父亲浑身没剩一根干纱。许是太累,他抓起搭在肩上的罗布手巾抹抹汗,蹲在树荫下,巴嗒巴嗒抽起了自卷的“喇叭筒”。目光却一直定定地盯着晒谷坪里山尖似的谷堆,黝黑的脸庞上溢满了自信。 ⑬我知道,此刻在父亲心里,他收割的不只是耕云播雨的回报,也是来年的踏实与祥和。 ⑭父亲躬身捧起一把谷子凑到鼻尖闻了闻,沉思片刻,又慢慢张开五指,任由谷粒从指缝间簌簌地洒落下来。也许他又在盘算播撒明年的一片新绿了。 ⑮突然,父亲掐灭烟蒂,霍地走起来,把我叫到他身边问: ⑯ “看见了吗?” ⑰ “看见什么?”我一脸茫然。 ⑱ “你看坪里大堆小堆的谷,这就叫堆金积玉。”父亲读过私塾,常常搬出旧书上的这类句子教育我。 ⑲我笑了笑,不以为然。他的脸霎时一沉:“你呀,懵懵懂懂,只怨种田没出息,”瞟了我一眼,又说,“其实,你想想喽,泥巴一尺深,翻过来有黄金呢!” ⑳一阵清风掠过,驱散了周身的燥热。我呆呆地站立,半晌无语,抬眼望望对面那片绿了又黄、黄了又绿的梯田,一种感觉倏忽而生:父亲没有传奇,一生的精彩长在地里。 16. 阅读文章,理清“开镰”前后的内容,根据提示填空。(4分) (1)沉甸甸的稻穗摇曳身姿时,父亲一天几次往田边跑; (2) ; (3)收割后,父亲挑起第一担新谷,看着山尖似的谷堆,父亲充满自信; (4)父亲和我的交谈,改变了“我”瞧不起父亲种田的心理,表达了 。 17.品味语言,回答问题。(共6分,每小题3分) (1)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⑭段画线句。(2分) 父亲躬身捧起一把谷子凑到鼻尖闻了闻,沉思片刻,又慢慢张开五指,任由谷粒从指缝间簌簌地洒落下来。也许他又在盘算播撒明年的一片新绿了。 (2)结合语境,赏析第⑩段中加点词语。(2分) 终于开镰了。 18.文章第⑨段内容似乎与“开镰”无关,可否删掉?为什么?(3分) 19.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结尾“父亲没有传奇,一生的精彩长在地里”这句话的理解。(4分) 四。作文(40分) 有没有那样的时刻,你无数次说要放弃,但是终究还是舍不得,就在这无数 次的要放弃中渐渐成熟,直到能坦然的接受。每个人都要经历这种蜕变才能 长大,所以,我们总是欠挫折一个“谢谢”。请以《向挫折说声谢谢》为题 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⑴文章要有真情实感。 ⑵字数在 600-800 之间。 ⑶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