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考化学 > 综合辅导 >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http://www.newdu.com 2019-05-11 初三网 苏晓月 参加讨论

    进入初三之后科目的变多可能是很多初中生都不太适应,但是初中的每一科都是很重要的,需要各位考生在平时候不要放弃每一科的学习,均衡成绩不偏科,在中考的时候才能取得一个优异的学习成绩,西面小编为大家提供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1初三化学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
    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至弱: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按顺序背诵) 钾钙钠镁铝 锌铁锡铅(氢) 铜汞银铂金
    ①金属位置越靠前的活动性越强,越易失去电子变为离子,反应速率越快
    ②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酸里的氢,排在氢后的金属不能置换酸里的氢,跟酸不反应;
    ③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排在后面的金属跟排在前面的金属的盐溶液不反应。
    ④混合盐溶液与一种金属发生置换反应的顺序是“先远”“后近”。
    注意:*单质铁在置换反应中总是变为+2价的亚铁。
    2.干冰不是冰是固态二氧化碳;水银不是银是汞;铅笔不是铅是石墨;纯碱不是碱是盐(碳酸钠);塑钢不是钢是塑料。
    3.影响物质溶解的因素
    ①搅拌或振荡。搅拌或振荡可以加快物质溶解的速度。
    ②升温。温度升高可以加快物质溶解的速度。
    ③溶剂。选用的溶剂不同物质的溶解性也不同。
    1初三化学知识点-溶液的形成
    1、溶液
    (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2)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
    注意:
    a、溶液不一定无色,如CuSO4为蓝色 FeSO4为浅绿色 Fe2(SO4)3为黄色
    b、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c、溶液的质量 = 溶质的质量 + 溶剂的质量
    溶液的体积 ≠ 溶质的体积 + 溶剂的体积
    d、溶液的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碘的酒精溶液)
    3、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1)概念:
    (2)判断方法:看有无不溶物或继续加入该溶质,看能否溶解
    (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
    1初三化学知识点-氧气的化学性质
    1.物理性质: 无 色、 无 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 大 , 不易 溶于水
    2.氧气的化学性质: 比较 活泼,在反应中作 氧化 剂.
    3.氧气的制取
    (1)工业制氧气――― 分离液态空气法 法,利用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 沸点 不同,此变化属于
    物理 变化.
    (2)实验室制取氧气原理:固固加热:(化学方程式)
    2KClO3MnO22KCl+3O2↑、 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固液不加热: 2H2O2 MnO2 2H2O + O2↑
    (3)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排水集气 法,因为氧气 不易溶于水 ;
    向上排空气 法,因为氧气 密度比空气大 .
    (4)操作步骤和注意点:
    ①试管口略向 下 倾斜:防止 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破裂
    ②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 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③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 均匀连续 时再收集;
    ④实验结束时,先 移开导管 再 熄灭酒精灯 ,防止 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破裂
    (5)氧气的检验: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氧气的验满: 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已满.
    4.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 改变 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
    在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希望各位化学基础差的同学能够在平时的时候加强练习,平时的时候对知识点熟练掌握,在考试的时候才能够更加得心应手。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