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考化学 > 综合辅导 >

2019中考化学6种复习策略

http://www.newdu.com 2019-06-06 中考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复习策略
    01 知识梳理要到位
    梳理基础知识要注意不同类型知识采取不同的方式,以获得更好效果,例如:第2、6、7、8、10、11单元属于元素化合物知识,应以建立“存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制取方法”知识线索,侧重物质宏观性质、物质变化、反应现象及用途和制备的复习,可用知识清单或思维导图等形式进行复习;第3、4、5单元主要涉及化学用语知识,复习时应注意在实物或模型或反应的背景中理解符号的含义和符号的表达,特别注意规范表达;如第3、5、9单元主要涉及概念原理知识,应以典型实例为模型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第4、5、9单元涉及了化学计算的相关类容,复习时应注意对典型例题的理解和规范表达。
    02 体系建立要完善
    复习的过程主要是建立知识的多角度联系和逻辑关系,以便于知识的理解和提取,这就需要从建立知识体系的角度着手。除了按单元梳理知识的常规形式外,应特别注意上下册教材知识的重构,例如:碳及碳的化合物知识内容分散在了第2、6、7、11、12单元,复习可以“C→CO→CO2→H2CO3→CaCO3/Na2CO3”为主线结合各物质的生成与反应串起知识体系;又如:气体的制备涉及氧气、二氧化碳、氢气等内容,它们分散在第2、4、6、7单元,复习时可从原理、装置、步骤、净化角度串起主线进行对比分析。另外,近年中考的一个新特点是关注了多个层面知识的形式串联,例如:从变量控制的角度将燃烧条件实验、石蕊溶液与二氧化碳作用实验等串联考查。复习时,应在分析近年试题的基础上,选择相关主题进行全教材的知识体系构建。
    03 重点题型找规律
    重庆中考试题知识点覆盖面大,但不难发现诸如综合计算、实验探究、框图推断、工艺流程问题等是考查热点,如酸碱盐的性质、用途、气体的制备、化学用语、化学计算、化学实验、物质的鉴别与除杂等,因此应结合专题复习形式突破重点。
    04 回归教材找原型
    中考命题的形式多样,体现创新,但都是有据可循的,即源于教材内容,限于考试说明。复习时应重视教材实验、图、表、课后习题、学生实验活动等内容。以教材实验为例,应梳理各章实验,以“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及表达”为框架进行分析。
    05错题复习补漏洞
    对总复习过程中所训练的习题、套卷要有意识整理保存,对错题进行分析,复习相关知识点,训练同类习题。错题复习是最便捷的查漏补缺形式。
    06套题训练促应试
    在总复习过程中,应重视点的复习,与套题的交叉训练,尤其在总复习后期,套题训练对提分是最直接有效的,因此选择与中考接近的全真模拟试题成为最关键的因素。一般高质量的模拟题连续训练6~8套,认真分析总结应试情况,并作出行之有效的跟进策略,就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高分突破
    关于中考应试,宁晓强老师提醒要注意几个关键词——书写规范、先易后难、计算题有过程、推断题要检验、实验题扣目的(答题方法要三段操作、现象、结论)、大题看整体。
    考前该怎么复习?
    ● 第一,教材的2、6、7、8、10、11、12单元要过一遍,那里好多地方可能被你忽略了哟。
    ● 第二,把老师最后教给你的方程式复习再写写。(不是看看哟,看的时候你觉得都会写)
    ● 第三,还有些要记忆的知识点再过一遍。(要是有人抽背就完美了)
    ● 第四,看看所有教材上配图的实验,回忆一下每个实验有何现象,得出什么结论,有什么注意事项,这也许会帮助你超常发挥哟。
    ● 第五,看看你的错题集吧,会让你回忆起很多。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