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考物理 > 综合辅导 >

2019中考物理物理知识点:透镜

http://www.newdu.com 2019-06-06 中考网 佚名 参加讨论

    · 初中物理 透镜 知识点
    1.透镜
    说透镜,能透光;中间厚,凸透镜;中间薄,凹透镜。
    会聚作用凸透镜,发散作用凹透镜。
    平光会聚到一点,焦点F来表示。
    焦点到达镜光心,距离叫作镜焦距(用f表示)。
    2.生活中的透镜
    物远像近照相机,缩小实像且倒立。
    物近像远投影仪,放大实像且倒立。
    物像同侧放大镜,正立放大一虚像。
    实像倒立虚像正,实像异侧虚像同。
    3.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物在两倍焦距外,一、二倍(焦)距间成像。
    实像倒立且缩小,此例用在照相机。
    物移近,像移远,同时像还要变大。
    物在一、二倍距间,二倍焦距外成像。
    实像倒立且放大,此例用在投影仪。
    物体位于焦点内,移动光屏不见像。
    透过透镜看物体,正立放大一虚像。
    物体与像处同侧,此例用在放大镜。
    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二倍焦距分大小,一倍焦距分虚实。
    讲解:
    物体在凸透镜一倍焦距外时,凸透镜成实像。在一倍焦距内“u
    成虚像,物休在凸透镜二倍焦距外(u>2f)时,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
    2f>u>f时,成放大的实像。没有缩小的虚像、实像都是倒立的,没有倒立的虚像。
    4.眼睛和眼镜
    近视眼晶状体厚,看清近处看不清远。
    远光成像视网膜前,戴凹透镜恢复正常。
    远视眼晶状体薄,看清远处看不清近。
    近光成像视网膜厚,戴凸透镜调清光。
    眼睛近点10cm,明视距离25cm.
    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
    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透镜中心可认为是光心) 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
    虚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 每个透镜都有两个焦点、焦距和一个光心。
    透镜及分类
    透镜:透明物质制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且透镜厚度远比其球面半径小的多。
    分类:凸透镜:边缘薄,中央厚 凹透镜:边缘厚,中央薄
    · 初中物理 透镜典型例题
    题目
    某物体放在离凸透镜中心50cm处,所成的像是一个缩小的、倒立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 50cm B. 40cm C. 30cm D. 20cm
    答案
    解析:
    本题描述的是凸透镜成像的一种现象,所用的成像规律是: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可以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把这条规律放到本题中就可以逆向分析,从而得出凸透镜焦距的取值范围。
    由此判断出50cm这个距离大于2倍焦距,即:50cm>2f,解得f
    答案: D
    题目
    


    答案
    本题考点
    凸透镜成像规律 电能与其它形式的能的相互转化
    解析过程
    给蓄电池充电,此时蓄电池相当于用电器,它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 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监控摄像头的工作原理与照相机的原理相同; 监控摄像头的镜头也相当于是一个凸透镜.
    参考答案: 化学;凸
    规律方法
    本题利用生活中某一实例,考查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应用,揭示了物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物理意识.向蓄电池充电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蓄电池放电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监控摄像头的光学系统的工作原理与照相机的原理相同: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