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毛遂自荐: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 84。门庭若市:若:像。门前和院子里人很多,像市场一样。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 85。明察秋毫:明:眼力,视力;察:看清,观察;明察:看清;秋毫:指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后用来比喻最细微的事物。原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 86。名列前茅:比喻名次列在前面。 87。名正言顺:名正:名义或名分正当。言顺:道理讲得通。指名分正当,说话顺理成章。后多指说话做事理由正当而充分。 88。莫名其妙:名:说出。无法用言语说出其中的奥妙。指出某件事情很奇怪,让人无法理解。 89。漠不关心:漠:冷淡。态度冷淡,毫不关心。 90。默默无闻:默默:没有声息;闻:出名。指无声无息,无人知晓。 91。难以置信:不容易相信。 92。迫不得已:被逼得没有办法,不得不这样。 93。破釜沉舟:釜,锅。比喻不留退路,非打胜仗不可,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94。其乐无穷:其中的乐趣没有穷尽。 95。杞人忧天:成语本意指杞国有个人怕天塌下来,常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96。气冲霄汉:霄汉,云霄和天河,泛指天空;形容魄力非常大,有大无畏的精神和气节。 97。恰如其分:指办事或说话正合分寸。 98。千姿百态:形容姿态多种多样。 99。牵强附会:把本来没有某种意义的事物硬说成有某种意义。也指把不相关联的事物牵拉在一起,混为一谈。 100。前车之鉴:鉴:铜镜,引申为教训。前面翻车的教训。比喻把前人或以前的失败作为借鉴。 101。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要满足已有的成绩,还需继续努力,不断前进。 10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比喻不亲历险境就不能获得成功。 10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比喻各有长处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 104。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比喻当事人直接涉及到利害得失,考虑反而不全面;不及旁观的人看得清楚。 105。独木不成林:比喻个人力量有限,办不成大事。 106。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记取从前的经验教训中,作为以后工作的借鉴。 107。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比喻培养人才过程很不容易,也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 108。书到用时方恨少:比喻等到真正用到知识的时候才后悔自己读的书太少了。 109。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比喻一定的环境造就一定的人才。不同地域人的由于环境生存方式等不同,文化性格特征也不同。 110。玉不琢不成器:比喻人如果不经历磨难,就难以成材。 相关推荐:中考语文复习:基础知识六大记忆法宝 点击查看更多信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