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纳兰性德《青玉案·宿乌龙江》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19-06-19 语文备课大师 佚名 参加讨论

    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
    青玉案·宿乌龙江①
    
  
    东风卷地飘榆荚,才过了、连天雪。料得香闺香正彻。那知此夜,乌龙江畔,独对初三月。
    多情不是偏多别,别离只为多情设。蝶梦百花花梦蝶。几时相见,西窗剪烛,细把而今说。
    【注】①这首词为作者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春夏随康熙出巡所作。乌龙江,即松花江。
    1.这首词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分析。(4分)
    2.此词采用了对比衬托的艺术表现手法,请举出两例并结合作品赏析。(4分)
    参考答案
    
  
    1.①远离故乡、亲人的孤独感。词人远离故乡,身处飞雪连天的乌龙江畔,独对一轮冷月,内心感到寂寞孤独。
    ②对亲人(妻子、爱人)的思念、对离别的感伤。“料得香闺香正彻”,词人想象家乡正是春暖花开的日子,妻子的房间定然花团锦簇,芳香四溢,心中充满对亲人的思念和对离别的感伤。
    ③对亲人团聚的期盼。词人盼望着回去相见的那一天,和亲人在西窗剪烛,细说今日的离别之苦。
    (每点2分,答对两点即可得4分)
    2.)①空间上的对比:将乌龙江畔的连天雪与家乡闺房的温暖、熏香四溢进行对比,突出处境的孤独和对故乡、亲人(爱人)的思念。
    ②时间上的对比(反衬):通过想象未来团聚时“剪烛西窗、细把而今说”的温馨情景,反衬出“而今”的孤独、别离的痛苦、对亲人的思念、对相逢的渴盼。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