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李弥逊《蝶恋花·福州横山阁》阅读训练及答案(含赏析)

http://www.newdu.com 2019-06-19 语文备课大师 佚名 参加讨论

    蝶恋花·福州横山阁
    李弥逊

    百迭青山江一缕,十里人家,路绕南台去。榕叶满川飞白鹭,疏帘半卷黄昏雨。
    楼阁峥嵘天尺五,荷芰风清,习习消袢暑。老子人间无著处,一尊来作横山主。
    
    【注释】

    横山阁:在今福州市区西南隅乌石山上。
    南台:即南台山,一名钓台山,在福州城南,面临闽江。
    袢暑:闷热。
    江:指闽江。
    南台:山名,福州城南,下临闽江,又称钓台山。
    榕叶:榕树叶。福州多榕树,又“榕城”一称。
    白鹭:鹭的一种,羽毛白色,能涉水捕鱼捉虾,又叫鹭鸶。
    疏帘:窗帘。
    天尺五:离天五尺,形容乌石山的楼台高拔摩天。实际的乌石山海高度仅86米。
    荷芰:荷花和菱角。
    老子:同老夫,自称。
    横山主:横山阁的主人。
    
    【写作背景】

    《蝶恋花·福州横山阁》是宋朝词人李弥逊退隐后登览横山阁有感抒怀之作。这首词中不仅表现了作者寄情山水、放浪形骸之情,更是表现出徒怀壮志,无从施展、积愤填胸的愤慨之情。
    【诗词鉴赏】
    《蝶恋花·福州横山阁》是作者退隐后登览横山阁有感抒怀。起首三句,概括地描写福州一带景物的特色。山峦重叠簇聚,闽江之水,蜿蜒东流,犹如丝带一缕,南山台十里长街,人烟辏集。山河美好,荡人心怀。三句勾勒了丛山、江水、城镇辽阔雄伟的总貌,有吞吐万物之力。
    "榕叶"二句,作者把目光从远处收回,着眼于近景,枫叶纷纷飘落,白鹭翩翩而飞,一派生机。最后作者的笔锋停留在住家人的窗口,黄昏来临,下起细雨,家家疏帘半卷,饶有情趣。化用王勃《滕王阁》中"珠帘暮卷西山雨"诗意,由动景转入静景,并写出对南方多雨气候的感受。
    下片写横山阁。该词题为"福州横山阁",上片写了登阁后的远眺近望,至此才把目光转向横山阁。"楼阁"之句,横山阁巍然耸立,离天只有一尺五,以夸张的手法极写楼阁之高峻、峥嵘。夹杂着菱荷清香的微风徐徐吹来,顿消夏日之闷热,凉爽宜人。
    作者笔下近景、远景、动景、静景、植物、动物、人事、建筑巧妙地交织在一起,渲染了这里的山水之美、楼阁之高、环境之好。作者心怀磊落,旷达自适,故笔下的山川景物奔纵豪放,高大奇伟。景物之壮美,由作者眼中看出,却是他心底激情的折射。
    作者热爱祖国的山河,有很高的政治抱负,却因耿介刚直,屡遭排斥,被迫退隐,所以结尾说"老子人间无著处,一尊来作横山主",这是寄情山水、放浪形骸之语,也是徒怀壮志,无从施展、积愤填胸的愤慨,深沉痛切,却似从不经意中说出,意蕴丰厚,耐人寻味。
    
    【作者简介】

    李弥逊(1089-1153),字似之,号筠溪翁,连江(今属福建)人。1109年(大观三年)进士,曾任校书郎、起居郎、户部侍郎等职,并担任过庐山知县、冀州知州等地方官。主张抗金,反对与金议和,为秦桧所排斥,晚年归隐连江西山。有《筠溪集》。
    【训练】
    1.词的上阕运用了什么手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结合内容分析。(5分)
    2.此词末尾两句运用了什么抒情手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阐述。(6分)
    3.简要分析“缕”字的妙处。(5分)
    4.末尾两句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6分)
    
    【参考答案】

    1.词人由远及进,动静结合,(2分)描绘了一幅辽阔雄浑的画面。(1分)青山绵延,十里长街,人烟稠密,榕叶满川,白鹭翩飞;整个画面层次分明,错落有致。(2分)
    2.词人直抒胸臆,(2分)表达了自己寄情山水、放浪形骸的情绪,(2分)同时又流露出屡受排斥、被迫退隐,政治理想不得实现的苦闷和愤慨。(2分)
    3.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2分)形象地写出江水的蜿蜒。(3分)
    4.词人直抒胸臆,(2分)表达了自己寄情山水、放浪形骸的情绪,(2分)同时又流露出屡受排斥、被迫退隐,政治理想不得实现的苦闷和愤慨。(2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