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曾巩《陈公神道碑铭》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http://www.newdu.com 2019-06-19 语文备课大师 佚名 参加讨论

    曾巩
    公讳世卿,字光远,南剑州沙县人也。公为儿时,书木叶为诗,其父见之大惊,遂使学,以笃志闻于乡。中雍熙二年进士,为衡州军事推官,改静安军节度推官。王小波、李顺姿蜀,州县多不.能保,东围静安,公应变,为箭笴兵械城守之具百余万,约其属分城守之。围既久不解,分城者疑惧意懈,出语动公,公以义谯数勉之。而间谓州长张雍日:“此属留之则溃人心,纵之使求外兵,则两全。”雍听其言。盗数万人围静安八十日,公奋励距敌,射其裨将一人,应手死。又射至数百人,无不辄死。盗以故不敢迫。而外兵来救。乃卒解静安之围。事闻,即其军,以公为掌书记,父丧不许去官。自宋兴小吏势,盗起往往转掠数百千里,吏辄弃城走。及公之保静安,则若吏力皆可以有为者。然公之于此时。盖亦易无为有,以少胜众,此材智烈丈夫之所为。小拘常见之人.亦安能责其此出哉?
    公在静安七年,还为秘书郎。真宗即位,为荆湖北路转运使。澧州诸蛮夺澧旁地耕守,数纵兵入盗,积十余岁莫能却。公至,诸蛮畏悦,皆还就溪洞,而归故所掠地与人。公因筑三塞以备蛮,诏书嘉奖。公去久之。而后吏不能善蛮,蛮亦辄复入盗。天子问公前所以服蛮者何为。而今将治之者何出,公具对而刊其稿,世故莫知其何术也。
    公在荆湖岁余,擢为秘书少监,知广州,赐金紫服,至则罢计口鬻盐,人以休息。海外国来献,多人徒以食县官,而往往皆射利于中国也。天子以公善谋,问公所以纲理之者,公以谓以国之小大,裁其使员,授官之多少,通其公献,而征其私货,可以息弊。从之。居南海四年,未及召而得疾卒,享年六十有四。    (选自《曾巩文集》,有改动)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小波、李顺盗蜀    盗:叛乱。
    B.公以义谯数勉之      数:多次。
    C.盖亦易无为有        易:改变。
    D.公具对而刊其稿      刊:刊发。
    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陈世卿“善谋”的一组是(3分)
    ①公为儿时,书木叶为诗         ②纵之使求外兵,则两全
    ③公奋励距敌,射其裨将一人     ④公至,诸蛮畏悦
    ⑤至则罢计口鬻盐,人以休息     ⑥以国之小大,裁其使员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陈世卿守静安时,和属下约定分守几座城池,互相照应。由于被围时间很长,属下怀疑害怕而松懈,要求陈世卿让他们回来一起守静安,陈世卿没有同意。
    B.盗贼几万人包围静安八十多天,因为陈世卿奋勇拒敌,射死几百贼兵,使贼兵不敢逼近攻城,后来因为有援兵来救,静安之围被解除。
    C.澧州境内的各少数民族人经常夺取澧州旁边的耕地,多次出兵抢劫百姓,十几年来    没有人能够击退他们。陈世卿到任后这事得到解决,但他走后又出现反复。
    D.外国使节来进贡,很多人只是因为要依靠朝廷吃饭,并且常常来谋取财利,陈世卿想出办法来整顿此事,皇帝采纳了他的意见。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其父见之大惊,遂使学,以笃志闻于乡。(3分)
    (2)小拘常见之人,亦安能责其此出哉?(3分)
    (3)天子问公前所以服蛮者何为,而今将治之者何出。(4分)
    答案
    5.(3分)D(刊:删除)  一
    6.(3分)B(①为陈公早慧{③为陈公勇猛;④为陈公有威信)
    7.(3分)A(“分城”理解有误,应为“将静安城划分开来守卫”。)
    8.(10分)(‘1)他的父亲看到这件事后非常吃惊,就让他去学习,凭借专心致志而闻名乡里。(3分,“之”•“笃志”、“闻”各1分)
    (2)拘守小节见解平常的人,又怎么能够要求他们做到这些呢?(3分,“常见”、  “责”、句式各1分)
    (3)天子问陈公从前怎样做才让蛮人宾服(臣服、服从)的,现在将要用什么办法治理蛮人。(4分,“所以”、“服”、“治”、语句通顺各1分)
     参考译文:
    
    陈公名世卿,字光远,南剑州沙县人。陈公还是幼儿的时候,在树叶上写了一首诗,他的父亲看到这件事后非常吃惊,就让他去学习,凭借专心致志而闻名乡里。雍熙二年考中进士,任衡州军事推官,后来改任静安军节度推官。王小波、李顺在四川叛乱,州县大多不能保全,他们向东围困了静安县,陈公应付事态变化,准备了一百多万件箭杆、兵器和守城的用具,与下属约定分守城池的一部分。包围长时间没有解除,分守城池的人猜疑畏惧意志松懈,前来劝说陈公(出降),陈公用大义多次责备勉励他们。而私下里对知州张雍说:“这些人留在城内就会使人心散乱,如果把他们放出去让他们寻求外援军队,那么就两全其美了。”张雍听从了他的话。贼兵数万人围困静安八十多天,陈公振奋抵抗敌兵,射中敌人裨将一名,立即死摔了。又射中几百人,没有一个不是立即死掉的。贼兵因为这个原故而不敢逼近。援军来救,就最终解除了静安之围。这件事报告到皇帝那里,皇帝派人到军中,让陈公担任掌书记之职,陈公的父亲去世了,朝廷不允许他离职。自宋朝兴起就轻视小官吏,盗贼一旦起兵就会辗转抢劫成百上千里路,官吏往往弃城逃跑。等到陈公保全静安,就好像官吏的力量都是可以有所作为的。然而陈公在那个时候,大概是改无为有,以少胜多,这是有才智、刚烈的大丈夫所做的事啊。拘守小节见解平常的人,又怎么能够要求他们做到这些呢?
    陈公在静安七年,还朝担任秘书郎。真宗皇帝即位,陈公担任荆湖北路转运使。澧州境内的各少数民族人经常夺取澧州旁边的耕地,多次出兵抢劫百姓,十几年来没有人能够击退他们。陈公到任后,各少数民族人既害怕又高兴,都回到他们居住的溪洞,并且归还了原来抢劫的地和人。陈公就修筑了三座堡垒来防备他们,朝廷下诏书嘉奖陈公。
    陈公离任后过了一段时间,后任官吏不能够善待各少数民族人,他们就再次进入澧州抢劫。天子问陈公从前怎样做才让蛮人宾服的,现在将要用什么办法治理蛮人。陈公具体回答皇上的问话而删除了他的底稿,因此世上没有人知道他用的是什么方法。
    陈公在荆湖地区一年多,提升为秘书少监,担任广州知州,御赐金紫服,到任后就废除了按人口卖盐的制度,人民得以休养生息。海外的国家来进贡,很多人只是因为要依靠朝廷吃饭,并且常常来大宋谋取财利。天子因为陈公擅长谋略,询问他怎样整顿这事,陈公说按国家大小来裁减使者人数,来分配授予官职的人数,进贡的货物允许通行,而私人贩运的货物则要征收赋税,这样就可以消除弊端。天子听从了他的意见。在南海住了四年,没有来得及召回朝廷而有病去世了,享年六十四岁。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