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寡人之于国也》阅读练习(含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19-06-19 语文备课大师 佚名 参加讨论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9、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河东凶亦然      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B、弃甲曳兵而走       走:逃跑
    C、养生丧死无憾      憾:遗憾
    D、申之以孝悌之义      申:申请
    10、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A、则 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B、移其粟于河内
    C、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D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鼓:敲鼓
    B、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罪:归罪
    C、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树:树木
    D、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衣:穿上
    1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之所以赞扬梁惠王“好战”,是因为“行王道”的根本目的是打赢每一仗。
    B、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设喻,暗示梁惠王移民移粟跟邻国国君治国不尽心无本质区别。
    C、孟子在文章中提到的“王道”,实际上是儒家的一种政治主张,即以仁义 治天下。
    D、孟子认为“行王道”的具体内容主要是顺应农时,合理发展生产,保障民生,施行教化。
    答案:
    9、D “申”为“反复陈述”。
    10、B 例句的“于”,到……去,介词;A,比,B同例句,C对于 D在……上。
    11、C 树,动词,种上
    12、A“赞扬”和“‘行王道’的根本目的是打赢每一仗”错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