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杜甫《畏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19-06-19 语文备课大师 佚名 参加讨论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畏人①(杜甫)
    早花随处发,春鸟异方啼。万里清江上,三年落日低。
    畏人成小筑,褊性合幽栖。门径从榛草,无心走马蹄。
    注] ① 本诗创作于作者漂泊蜀中的第三年(公元762年)。
    14.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异方”是指异地他乡,作者指出自己漂泊异地他乡也能看到美丽动人的早春之景,这春景给了自己一些慰藉。
    B.颔联以时空对举的方式,指出清江万里远离都城长安,而自己离开都城又已经多年,在这种阔大辽远的境界之中愈发地显出作者的孤独渺小。
    C.《畏人》在前两联采用了间接抒情的方式,而后两联采用了直接抒情的方式。
    D.五言律诗《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现出是作者青年时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风格遒劲峻洁、气魄雄放,而本诗的情感与风格却与之截然不同。
    E.尾联的“从”可以理解为“纵”,放任的意思;“榛草”即杂草。
    15.请结合全诗分析作者在尾联所表达出来的情感。(6分)
    答案:
    14.A、2分,C、3分(A 正是突出身处他乡的漂泊之感;C尾联不是直接抒情)
    15.(分析尾联2分,指出情感2分,结合前文2分)
    尾联所写是作者生活之处已是门庭杂草丛生,就连马都不愿意从这里走过。(2分)首联中写的虽是早春美景,但作者漂泊他乡的愁情更浓;颔联写作者离开都城很远也很久,失意的作者中倍感孤微;而自己不敢见到他人,只适合过眼下这种幽居的生活,(2分)所以在尾联中用荒芜的庭院小路来揭示作者处境与内心的孤苦。(2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