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李贺《竹》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19-06-19 语文备课大师 佚名 参加讨论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李贺①
    入水文光动,抽空绿影喜。露单生笋径,苔色拂霜根。
    织可承香汗,裁堪钧锦鳞。三梁②曾入用,一节奉王孙。
    【注】①李贺是唐代诗人,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属“王孙”,但系远支,与皇族关系已很疏远。②三梁:古人帽中横的硬村,用竹制成。汉唐冠帽有五梁、三粱、两梁的制度。天子戴五梁进贤冠,太子诸王戴三梁进贤冠。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第一句描写竹子倒映水中的情景,倒影与水波荡漾,泛起错杂的波光。
    B.第二句是倒装句,意思是说,春天来了,在空地上的竹子绿叶婆婆,倩影斑驳。
    C.“露华”,就是露花,即露珠。“华”通“花”。以露衬竹,间接写竹。
    D.第四句意思是青苔接近竹根,表示笋已长成竹。竹根有似霜白粉,故称霜根。
    E.“香汗”“锦鳞”都运用了借代手法,前者借代辛勤劳动,后者借代鱼。
    15.诗中,“竹”比喻什么?最后一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愿望?(6分)
    答案:
    14. B(3分)、E(2分)。(B“抽空”是写竹子拔空而长。E“前者借代辛勤劳动”理解错误,“香汗”借代美女)
    15.以竹子的长成,比喻人才的养成;(2分)以竹子的用途,比喻人才的作用。(2分)最后一联表达了诗人渴望像竹子可用做三梁冠的衬里一样得到朝廷的重用。(2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