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严羽《满江红·送廖叔仁赴阙》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19-06-19 语文备课大师 佚名 参加讨论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5--18题。
    满江红·送廖叔仁赴阙
    严羽
    
日近觚棱,秋渐满、蓬莱双阙。正钱塘江上,潮头如雪。把酒送君天上去,琼裾玉珮鹓鸿列。丈夫儿、富贵等浮云,看名节。
    天下事,吾能说;今老矣,空凝绝。对西风慷慨,唾壶歌缺。不洒世间儿女泪,难堪亲友中年别。问相思、他日镜中看,萧萧发。
    注释觚棱官殿的屋角瓦脊。天上,指朝廷。鹓,古代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唾壶歌缺,《世说新语》中说,王敦酒后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用如意击打唾壶,壶口尽缺。
    15.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开篇想象友人即将赴任的临安,宫殿在阳光照耀下高大壮丽,似蓬莱般令人神往。
    B.“正钱塘江上”两句,写江水气势磅礴,银白色的浪花奔涌着向前,极具画面感。
    C.下阕开篇四个短句急促有力,“能”与“空”凸显了词人激切、无奈的矛盾心绪。
    D.“不洒”两句说的是,莫因离别流泪而难为情,应如世间孩童般真实地表达心意。
    16.本词结尾“问相思、他日镜中看,萧萧发”,通过想象离别后的情景来抒发情感。下列诗句运用了这种手法的一项是(3分)
    A.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B.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柳宗元《别舍弟宗一》)
    C.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郑文宝《柳枝词》)
    D.请君看取东流水,方识人间别意长。(严仁《鹧鸪天·惜别》)
    17.本词与下面的诗歌都写送友人赴任,它们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 请结合诗句内容加以分析。(6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8.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6分)
    本词说“丈夫儿、富贵等浮云,看名节”,屈原在《国殇》中也歌颂了将士们死而无悔的气节:“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今路超远。               ,                     。
    为国效力的忠贞之士,常常得到人们的尊敬与推崇,如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侍中、尚书、长史、参军,               ,               ,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本词运用了典故,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也运用典故抒发情感,如“凭谁问:               ,
                 。
    答案: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15.(3分)D          16.(3分)B 
    17.(6分)答案要点:
    相同:都表达了惜别和劝勉之情(2分)
    不同:严词有对朋友美好前途的祝愿、对珍重名节的告诫和自己年华老去、壮志难酬的伤感(2分),王诗表达了乐观、旷达之情(2分)
    【评分标准】“不同”中,“严词”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18.(6分)
    带长剑兮挟秦弓  首身离兮心不惩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愿陛下亲之信之  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        
    【评分标准】写对一处得1分。如有错别字、多字、少字,则该处不得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