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顾炎武《精卫》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19-06-20 语文备课大师 佚名 参加讨论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29—31题,共12分。
    精卫
    顾炎武

    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
    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
    【注】精卫:古代神话中记载的一种鸟。相传炎帝的小女儿在东海溺水而死,死后化身为鸟,名叫精卫,飞到西山衔木石以填东海。
    顾炎武: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曾参加昆山抗清义军。
    29.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前四句问精卫:万事皆有不平,你何必目空一切,自讨苦吃,以微小的身躯衔木填海不止?
    B.五至八句精卫回答:我誓要填平东海,纵然力竭身沉,也绝不改变,大海不平,心无绝期。
    C.诗歌前八句采用一问一答的对话形式,明确地揭示了精卫矢志平海、不惜捐躯的崇高精神。
    D.诗歌末三句感叹西山衔木之鸟虽多,可是那些鹊、燕之类来来去去,却都只是为自己做窝。
    30.这首诗结尾处刻画了鹊、燕等众鸟的形象,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31.本诗题咏精卫,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深刻寓意?试结合你的生活经验或读过的文学作品谈谈自己对这种寓意的理解和认识。(5分)
    答案:
    四、阅读下面诗歌,完成29—31题,共12分。

    29.(3分)
    A(“目空一切”有误,“空”在此处意为“白白地”)
    30.(4分)
    诗中刻画了鹊、燕等众鸟来去纷扰,衔木筑巢,甘于平庸,只为私利的形象,(1分)与不畏艰难,立志填海的精卫形象(1分)构成了鲜明的对比,进一步反衬出(1分,“对比”“反衬”“衬托”皆可)精卫的伟大,表达了作者意志坚决,坚毅不拔,为理想勇于献身的追求。(1分)
    【评分参考】鹊燕形象解说1分。
    精卫形象解说1分。
    艺术手法1分。
    分析主旨1分。
    意思对即可。
    31.(5分)
    《精卫》一诗实际寄托了作者对追求理想、努力奋斗、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精神的赞扬。这种无畏精神,确实值得那些追梦者们去拥有,去坚守。像明朝的飞行先驱万户,即使被火药炸得粉身碎骨,也未曾放下过人类意欲飞天的理想;像闻一多、瞿秋白这样的民主战士,在生命最危急的时刻,也并未选择对强权的屈服,而是追寻着梦想的轨迹,似一寸精卫,为自由民主的梦想献出自己的力量。将自己终生的精力奉献给一个宏伟的目标,这种决心与壮志,不得不让人为之敬佩和敬仰。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