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李白《公无渡河》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19-06-20 语文备课大师 佚名 参加讨论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1-12题。
    公无渡河
    李白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波滔天,尧咨嗟。
    大禹理百川,儿啼不窥家。
    杀湍湮洪水,九州始蚕麻。,
    其害乃去,茫然风沙。
    被发之叟狂而痴,清晨临流欲奚为。
    旁人不惜妻止之,公无渡河苦渡之。
    虎可搏,河难凭①,公果溺死流海湄②。
    有长鲸臼齿若雪山,公乎公乎挂罥③于其间。
    箜篌所悲竟不还。
    箜篌引
    公无渡河。公竞渡河!渡河而死;其奈公何
    【注释】①凭:不用工具过河。②湄:水边。③罥:挂。
    11.《公无渡河》的一二句“黄河西来……触龙门”和五六句“大禹……不窥家”写出了黄  河       的特点,它们分别使用了    和    的手法。(3分)
    12.上面两首诗都写了“公渡河而死”一事,前者繁、后者简,你更喜欢哪一首呢?  说明理由。(5分)
    答案:
    三、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11.(3分)凶险、波浪滔天,直接描写(或“夸张”),间接描写(或“用典”)
    【评分标准】每空1分。第一空关于黄河的特点,答出一点即可。
    12.(5分)参考答案,略。
    《公无渡河》一诗,可从以下角度分析:增加了环境描写,如用大量笔墨渲染黄河的特点,烘托后文公的形象;增加了情节内容,如旁人的态度,反衬妻子的形象,进而烘托公的形象;增加了肖像描写“被发”和细节描写“公死后挂在白鲸牙齿之间”等,突出了悲剧气氛。
    《箜篌引》一诗,可从以下角度分析:笔力集中、全诗以妻子口吻(视角),词语“无”“竟”和语句“奈何”的表现力,运用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呼告等手法,写出妻子的悲痛和公一无反顾的形象,想象空间大。
    【评分标准】从“繁简”角度分析,有明确的观点态度,1分。分别就诗歌的某一方面回答“繁”或“简”体现在哪里、有何好处,3分;体现“比较”,1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