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林景怡《晓起》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19-06-20 语文备课大师 佚名 参加讨论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晓起
    林景怡

    天鸡弄喔咿,残星在斜汉。
    整衣出幽扉,山城漏初断。
    微微水风生,冉冉田露散
    此时游葛天,淡然空百羡。
    海色上寒梢,渐识梅花面。
    注:①林景怡,宋末元初的遗民诗人。②葛天:即葛天氏。《吕氏春秋·古乐》张揖注葛天生,三皇时君号。”③海色:将晓的天色。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歌标题是“晓起”,全诗却不着一“晓”字,诗人通过“天鸡”“残星”“幽扉”等意象,描绘了一幅晨起郊游图。
    B.诗中前六句描写破晓风物,其中营造出了一种凄冷气氛,极其容易让人联想到诗人在亡国后的孤独处境。
    C.这首诗完全是按照时间先后展开的。诗歌七八句的“游葛天”、“空百羡” 表达了作者鄙弃社会现实之意。
    D.本诗一二句与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暖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均采用了视听结合的表现手法。
    15.“海色上寒梢,渐识梅花面”这两句诗奇妙无穷,请你简要分析其妙处。(6分)
    答案:
    14.D。本诗一二句是视听结合,而陶诗只有视觉没有听觉。
    
15.(1)以景结情,作者在诗歌末尾用梅花来表达创作意图,是点睛之笔;(2)化静为动,一个“上”字把静态的曙色写得动态十足;(3)象征手法:用傲寒梅花的冰清玉洁来象征诗人的高尚气节。(每点 3 分,术语 1 分析 2 分,答对两点给满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