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语言积累与运用(2019年河北省中考题)

http://www.newdu.com 2019-07-01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第一部分
    (1~4题21分)
      1.在下列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句子。(每空1分,共8分)
      (1)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有异曲同工之妙。
      (2)白居易《卖炭翁》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象地
      写出了老翁精疲力竭的情态。
      (3)________________,正天下之正位,________________。”孟子义正词严地指出了大丈夫精神的实质。
      (4)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自己寄情山水的情感。
      2.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共4分)
    章鱼是一种海洋肉食性动物,以捕食鱼虾为生,由于没有脊椎,章鱼的身体异常柔软,可以灵活地变形,为它的捕食活动提供了极其便利的条件,在发现猎物时,章鱼会伪妆成一块长满苔藓的石头藏身在珊瑚的缝隙问,或者把自己塞进海螺壳里潜伏起来,等猜物靠近后,就迅速扑过去,用布满吸盘的触手缠住猎物,注入毒液使其麻痹、然后美美地享用一餐。
      (1)这段文字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2分)
      ①______应改为______   ②______应改为______
      (2)给这段文字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2分)
      ①潜伏()②麻痹()
      3.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代住宅旁边常栽种桑树和梓树,后来就用“桑梓”指代家乡。
      B.“晋太元中” 中的“太元'、 “元丰六年”中的“元丰”,都是帝王的年号。
      C.“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丝”指弦乐器,“竹” 指管乐器, “丝竹”泛指音乐。
    D.古代的中国人有“名”有“字”。如杜甫字子美,辛弃疾字稼轩,韩愈字退之。
    4.请仔细观察下面这幅书画作品《松鹤延年》,回答问题。(共6分)
    
      (1)请用说明性语言简要介绍图画画面的内容。(3分)
     
      (2)请从修辞角度赏析对联“东海白鹤千秋寿,南岭青松万古春”。(3分)
    
    答案:
    1.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3)居天下之广居   行天下之大道。
    4)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    
    1     
    2qián fú  má bì
    3.  D
    4.    
    1)整幅《松鹤延年》的画面是由图案和文字构成的,画面的主体是中间的图案部分,从近及远分别是是仙鹤,青松和高山。画面的两侧有一副对联,上联是东海白鹤千秋寿,下联是南岭青松万古春。画面的最左侧有作画时间和作者。
    2)对联使用了用典的修辞手法,东海白鹤南岭青松都是来自于历史典故,都是长寿的象征。而且千秋寿万古春也都表达了长寿的意思,表达了对老人身体健康,延年益寿的美好祝愿。
    试题分析:
    1.
    (1)首先要理解“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临”的意思是彼此相互了解的人是不分远近的,即使相隔万里也可成为邻居(即彼此相知之人),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也是此意。
    (2)这句填空重点要写卖炭翁的精疲力尽的情态。考生容易误写成对卖炭翁的外貌描写,比如“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等
    (3)本题根据挖空的位置,根据给出的一句填空。
    (4)《醉翁亭记》中表明作者寄情山水的句子也是文章中心的句子应该是欧阳修表明自己并不是因为酒而醉的,而是因为沉醉于山水风景。
    3.   D选项
    文学常识: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
    4.   (1)本题考查对漫画徽章这类画面描述题的考察,首先要描述画面的主体由几部分组成,其次按照一定的空间顺序描述画面其他内容。
    (3)本题要先确定修辞手法,然后在展开修辞手法后,还要补充说明画面整体所表达的寓意。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