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三:能力 这里所说的能力是指“基础能力”和“整体理解能力”。中考注重对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考查,主要体现在课内文言诗文的默写和理解上。初中语文复习,首先是夯实“基础能力”,不失分就是一种能力。扎实提高默写和理解课内诗词的得分率不仅是中考语文的助力,也是提升语文自信心的积极手段之一。 默写错误基本源于两个原因:其一是机械式记忆诗文,不甚理解诗词的含义;其二是书写习惯不够端正,不太注意字体的规范。因此,初中语文复习,要重点加强古诗文中名家、名篇、名句的背默,对于易错的字要反复操练。对于同音误用,要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提高记忆准确度。同时还要强调书写的规范。 默写是基本功,不能以默写重点篇章或猜测考试篇目来投机取巧。只要是在考试范围里的默写内容都可以成为试题。课内文言文考察也是如此,仔细分析这几年中考试卷,有些已经考过的文言文课文也被再次作为命题素材。所以,正确默写、理解古诗文、掌握150个文言实词,脚踏实地地立足课本,是初中语文复习应该具有的正确态度。 “整体理解能力”是体现区分度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中考试卷每年“稳中见新”的具体体现。分析2011年中考现代文阅读,有相当数量的注重整体感知的题目。如第17题“第①段中‘眼睛一亮’在文中的意思是(3分)”,要求结合具体语境,解释特定词语的内涵。解答这样的题目,要建立在对上下文意思领会的基础之上。第19题“下面这段文字在文中最恰当的位置是(3分)”,考察学生全面理解文本,体会议论文论据的作用及行文的逻辑结构。第24题,要求学生找出妈妈“把阴晦留给自己”、“把晴朗留给儿女”的具体表现,既梳理了文本的主要内容,又引发考生拓宽对作品理解的深度。第26题“结合全文,从结构和内容两个角度,说说你的看法”。该题将对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表达作用的考查融合在一起,综合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初步赏析和简单评价能力,对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和思维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体现“整体理解能力”的这些试题,既考查了学生的核心阅读能力:理解、分析、归纳、简单评价能力,又考查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过程,往往能够体现中考的选拔考功能。所以,“整体理解能力”是初中语文复习的核心。 新初三快扫码关注 中考网微信公众号 每日推送学习技巧,学科知识点 助你迎接2020年中考! ![]()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