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学好语文需要靠平时日常积累。但同时,我们还需要掌握一些答题技巧。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初中语文答题万能公式,供大家参考。 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文首1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2)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小说) 常见叙事线索 1、人物线索:人物的见闻感受或者事迹 2、物品线索:某一有特意义的物品。 3、感情线索:作者或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 4、事件线索:中心事件 5、时间线索:年、月、日、早、晚等时间词汇 6、地点变换线索找线索:①文章的标题②各段反复出现的事物③文中议论抒情的语句④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⑤某一人物的见闻感受作用:文章内容井然有序地组合在一起,人物的思想性格,事情的来龙去脉。 人物的描写方法 1、肖像(外貌)描写[包括神态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对话)描写 3、行动(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4、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质。 记叙文 记叙文开头句子的作用 1、开篇点××题;2、总领全文;3、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 4、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或思考。5、为下文××埋下伏笔 记叙文中间句子的作用 1、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2、段末起总结作用;(总结上文;引出下文)3、为下文××埋下伏笔4、为下文××情节作铺垫5、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记叙文结尾句子的作用 1、篇末点××题;2、总结全文,深化××中心;3、首尾呼应;4、点明××中心,升华主题; 5、令人深思,给人启示,让人觉得回味无穷。6、点题7、前后照应8、首尾呼应。 对联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①讲究押韵,讲究“仄起平收”。仄音:上声、去声;平音:阴平、阳平 ②修辞相同,字数相同,词性相对。 ③注意上下联语意的相关、相融。 公式:①名对名,形对形,动对动;②山对川,日对月,天对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