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会考复习指导: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考点一 水污染及其防治 强化专练 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新网2007年6月16日电: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中心监测发现,太湖水域中西部及北部出现大范围蓝藻,巢湖西北部也出现明显的蓝藻信息。经估算,太湖晴空区内的蓝藻覆盖范围约800平方千米。 材料二 近年来,赤潮在我国近海发生的范围越来越广,持续的时间越来越长,危害越来越严重。1997年到1999年的3年间,共发生大规模赤潮45起,我国已成为一个赤潮灾害多发的国家。 (1)下列区域中最容易发生赤潮的是 A.杭州湾 B.莱州湾 C.辽东湾 D.珠江口 (2)太湖富营养化及近海海域赤潮的主要污染源是什么? (3)应如河治理水体富营养化现象? 答案 (1)D (2)工业、农业、生活污水及水运、旅游业污染。 (3)①加强法制观念,坚持依法治污;②强化人们的环保意识,自觉地注意人地协调发展,通过采取有效措施治污,减少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③清除湖底淤泥;④有些湖泊可引入活水,放养草食性鱼类等措施以减轻富营养化程度。 考点二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环境报》有一篇报道:吃烧烤等于“吞绿荫”,呼吁不能“为嘴伤林”。报道中介绍了两位中学生针对大街小巷到处分布烧烤羊肉串摊点的现象,算了一笔账,并向社会公众呼吁:“口下留情救树林”。 (1)炭火烧烤对资源环境的不良影响有哪些? (2)你认为采取什么措施既能保留烧烤这种被大众欢迎的饮食文化,又能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3)根据你的观察,在目前的餐饮业中,还有哪些对环境保护有严重危害的现象?(结合实际列举两例) 答案 (1)污染空气、破坏森林。 (2)电烤。(其他方式只要合理即可) (3)用一次性筷子、用塑料饭盒、吃野生动物。 考点三 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防治 强化专练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从2008年6月1日起,在我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超薄塑料购物袋)。 材料二 聚苯乙烯快餐盒、一次性塑料包装袋和聚氯乙烯农用地膜被视为危害环境的三大“白色公害”。为解决一次性快餐盒所带来的“白色污染”问题,国家打算近几年全部淘汰泡沫塑料饭盒,取而代之的是用纸浆、植物纤维等易循环利用原料制成的一次性“纸饭盒”。为解决农用地膜所带来的“白色污染”问题,我国武汉大学张俐娜教授提出了“以蔗渣浆、麦秆、芦苇浆为原料来生产‘再生纤维素共混膜’”的研究课题,已获成功。使用“共混膜”不但能使农作物增产20%,而且其使用寿命一旦终结,其成分的30%可被微生物吃掉,剩余部分也会在40多天内自动降解,对土壤无副作用。 (1)环保专家预言:废弃的地膜最终将成为祸害。你认为会造成什么祸害? (2)有人建议焚烧处理这些一次性快餐盒和农用地膜等普通塑料废弃物,你认为是否可行?为什么?对已散落于土壤中的地膜碎片,根据现在的国情,你认为该怎样处理为好? (3)武汉大学的研究课题有什么积极的环保意义? 答案 (1)普通地膜等塑料废弃物不溶于水,在自然界中约需200年才能被生物降解,长期留在农田里会影响土壤透气性,阻碍水分的流动和农作物的根系发育,使农作物减产。 (2)不行。焚烧时不但产生大量烟尘,而且还会产生有害气体,污染大气。筛选出土壤的地膜碎片,然后再播种。 (3)充分利用了麦秆、蔗渣等农作物废弃物,改善了农村卫生条件;该薄膜可被微生物降解,防止白色污染。 考点四 噪声污染及其防治 4.读右图,回答(1)~(3)题。 (1)图中交通工具产生的主要危害有 ①光化学烟雾污染 ②噪声污染 ③水体污染 ④粉尘污染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2)在旧金山,甲危害最严重的季节是 A.秋季 B.夏季 C.冬季 D.春季 (3)下列减轻图中危害的措施或意见中,正确的是 ①城区禁止鸣喇叭 ②实施减少汽车尾气的技术措施 ③合理规划城市道路 ④搞好城市绿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答案 (1)A (2)B (3)D 考试大纲复习指导之世界地理 备考 地理复习资料指导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