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备考经验 > 学习方法 >

中考语文:最全的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2)

http://www.newdu.com 2020-01-09 中考网 佚名 参加讨论

    2.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1)以时间推移、空间的转换为线索;
    (2)以具体的人、事、物为线索;
    (3)以人物的思想感情(或感情的发展变化)为线索。
    3.品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命题角度:
    (1)对人物描写的具体方法;
    (2)概括指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或对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包括作者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
    从两个方面入手:
    (1)通过分析典型事例来理解人物形象;
    (2)通过对人物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肖像描写等)方法的分析来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多注意直接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
    答题方法:
    (1)对人物描写的具体方法及作用
    ①外貌描写(包括神态):交代人物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
    ②语言(对话)和行动(动作)描写:形象生动的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反映了人物的某种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在有的情况下,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具体分析);
    ③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某种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某种性格或品质。
    (2)概括人物性格或评价:
    ①根据人物身份、职业分类理解;
    ②根据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细节描写分析。
    方法运用:性格+情趣+思想品质+身份(职业、职务),至少要从不同角度答两点)。如要求摆出理由和举例,就从原文中概括例子来证明。
    4.体会文中的细节描写,用一段话描写(或揣摩)人物此刻的心理活动
    方法运用:
    学会角色转换,体验情境。联系前后文,将自己转化为文中人物/事物,置身于选文的情景中,揣摩人物心理活动,紧扣语境展开描写。并注意答题时的人称角度。
    5.环境描写作用(包括社会环境、自然环境)
    (1)自然环境:环境特点+渲了某种气氛+烘托了人物的某种心情,推动情节发展。
    (2)社会环境:为某种人物活动/故事发展设置了背景。预示人物的某种命运。
    6.语言品味与赏析
    命题角度:
    (1)修辞手法(比喻、排比、拟人)
    (2)词语用法(动词、副词、形容词)
    (3)描写方法(语言、动作、神态等)
    (4)内容上:蕴含了某种人生哲理
    从两方面入手:
    (1)先评价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
    (2)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以及带给你的感受
    答题方法:
    (1)辨析句子所运用的修辞及作用。修辞手法的一般作用﹢对象﹢特点
    ①比喻:形象生动地写了某个人物/事物的某种特点;
    ②拟人:赋予了主体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更形象地写出了人物/事物的某种特点;
    ③排比:增强语势,增强文章的节奏感,强调+具体内容;
    ④夸张:突出了人物/事物的某种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⑤设问:自问自答,引起读者思考,提高阅读兴趣,强调了+具体内容;
    ⑥对比:突出了人物/事物的某种特点。
    (2)句子的描写手法及作用。写出了人物(对象)+性格(事物)特征
    方法运用:描写手法+生动形象写了某种人物(事物)的某种特点。
    (3)词语的理解与赏析:
    词语本意+句子内容(语境)+写出人物(事物)什么性格(特点)
    7.重点句子内涵
    命题角度:
    (1)理解句子的含义;
    (2)理解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
    (3)分析句子所表达的情感(或思想、或人物的个性特征)。
    答题方法:
    一般从两方面分析:内容上从句子表达的含义和与主题的关系分析;
    结构上应从总领全文、承上启下、前后照应、为下文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点题、总结上文等作用的角度去分析。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