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考政治 > 综合辅导 >

初三政治知识点梳理总结

http://www.newdu.com 2020-02-04 初三网 admin 参加讨论

    这篇文章小编给大家梳理总结了初三重要的政治知识点,一起看一下具体内容,供参考。
    初三政治知识点梳理总结
    文艺复兴
    1.时间:14-16世纪。
    2.进程:14世纪兴起于意大利→15世纪后期扩展到欧洲→16世纪达到高潮。
    3.根本原因: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经济基础)
    4.性质(实质):新兴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欧洲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5.特点:借古典文化宣传资本主义思想。
    6.指导思想: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
    7.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1)文艺复兴的先驱:但丁(意大利,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代表作:长诗《神曲》。
    (2)文艺复兴的艺术家:达·芬奇(意大利),代表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3)文艺复兴的文学巨匠;戏剧家莎士比亚(英国),代表作:《罗密欧与与朱丽叶》、《哈姆雷特》。
    8.意义: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新经济政策
    1.背景:
    (1)国内战争结束,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经济。
    (2)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强烈不满。
    2.时间:1921年
    3.领导人:列宁
    4.内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5.作用: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政权。
    6.评价:是列宁从俄国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典范。
    古代埃及
    1.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1)兴亡:位于非洲东北角,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古埃及文明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若干小国;公元前3100年左右初步实现统一;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国吞并。
    (2)版图:经历了古、中、新三个王国时代,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北至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
    (3)文明: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2.金字塔: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3.法老的统治
    (1)统治:法老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国王经常用王杖责打大臣。
    (2)危机: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王权受到挑战,胡夫金字塔之后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衰落。
    古代两河流域
    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范围:“两河”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2)建国: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3)统一:约公元前2400年,实现了初步统一。
    2.古巴比伦王国
    (1)统一: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2)统治: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3)影响:汉谟拉比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3.《汉谟拉比法典》
    (1)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内容:从法典中可知,古巴比伦分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也有买卖奴隶的现象。家庭奴隶制是其一大特征。
    (3)意义:法典内容十分广泛,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法典中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4)评价:《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