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小编给大家梳理总结了初三重要的物理知识点,一起看一下具体内容,供参考。 ![]() 机械能及其转化 1.机械能 (1)定义:重力势能和动能统称为机械能。 (2)单位:J。 (3)影响机械能大小的因素:①动能的大小;②重力势能的大小;③弹性势能的大小。 2.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1)在一定的条件下,动能和势能可以互相转化。 (2)在分析动能和势能转化的实例时,首先要明确研究对象是在哪一个过程中,再分析物体质量、运动速度、高度、弹性形变程度的变化情况,从而确定能的变化和转化情况。 电磁的知识点 (1)磁性:磁铁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吸铁性)。 (2)磁体:定义:具有磁性的物质。 分类:永磁体分为天然磁体、人造磁体。 (3)磁极:定义: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体两端最强中间最弱)。 种类:水平面自由转动的磁体,指南的磁极叫南极(S),指北的磁极叫北极(N)。 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说明:最早的指南针叫司南,一个永磁体分成多部分后,每一部分仍存在两个磁极。 (4)磁化:①定义: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 磁铁之所以吸引铁钉是因为铁钉被磁化后,铁钉与磁铁的接触部分间形成异名磁极,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结果。 ②钢和软铁的磁化:软铁被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称为软磁材料.钢被磁化后,磁性能长期保持,称为硬磁性材料.所以制造永磁体使用钢,制造电磁铁的铁芯使用软铁。 (5)物体是否具有磁性的判断方法:①根据磁体的吸铁性判断.②根据磁体的指向性判断.③根据磁体相互作用规律判断.④根据磁极的磁性最强判断。 (6)磁感应线: ①定义:在磁场中画一些有方向的曲线.任何一点的曲线方向都跟放在该点的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一致。 ②方向: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北极出来,回到磁体的南极。 ③说明:A、磁感线是为了直观、形象地描述磁场而引入的带方向的曲线,不是客观存在的.但磁场客观存在。 B、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的方法叫建立理想模型法。 C、磁感线是封闭的曲线。 D、磁感线立体的分布在磁体周围,而不是平面的。 E、磁感线不相交。 F、磁感线的疏密程度表示磁场的强弱。 电荷的知识点 (1)电荷是物质的一种物理性质。称带有电荷的物质为“带电物质”。 (2)电荷,为物体或构成物体的质点所带的正电或负电,带正电的粒子叫正电荷(表示符号为“+”),带负电的粒子叫负电荷(表示符号为“﹣”)。 (3)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①摩擦起电 实质:电子在不同物体间的转移. 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 ②感应起电 实质:将金属导体中的电子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当一个带电体靠近导体时,由于电荷间相互吸引或排斥,导体中的自由电荷便会趋向或远离带电体,使导体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带异号电荷,远离带电体的一端带同号电荷。这种现象叫做静电感应。利用静电感应使金属导体带电的过程叫做感应起电。 电路的知识点 (1)电流:导体中的自由电荷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做有规则的定向运动就形成了电流。 (2)电流方向:正电荷定向流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 (3)导体:是指电阻率很小且易于传导电流的物质。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 (4)绝缘体:不善于传导电流的物质称为绝缘体。 (5)电路:由金属导线和电气、电子部件组成的导电回路,称为电路。 (6)电路由电源、开关、连接导线和用电器四大部分组成。 (7)串联:串联是连接电路元件的基本方式之一。将电路元件(如电阻、电容、电感,用电器等)逐个顺次首尾相连接,将各用电器串联起来组成的电路叫串联电路。 优点:在一个电路中,若想通过一个开关控制所有电器,即可使用串联的电路; 缺点:只要有某一处断开,整个电路就成为断路。即所相串联的电子元件不能正常工作。 (8)并联:并联电路是使在构成并联的电路元件间电流有一条以上的相互独立通路。 特点:用电器之间互不影响。一条支路上的用电器损坏,其他支路不受影响。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