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备考经验 > 学习方法 >

2020年中考道法《国情教育》12个考点全梳理(4)

http://www.newdu.com 2020-02-12 中考网 佚名 参加讨论

    9.如何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①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②青少年责无旁贷;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
    (三)民族精神
    10.民族精神的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11.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①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②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没有坚定的民族志向和理想,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③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12.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的具体表现。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
    (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大庆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
    (3)改革开放新时期: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塞罕坝精神等。
    13.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的表现和要求。
    (1)表现:①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能够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仆后继;②在他人生命、财产遇到危险的关键时刻能够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③在日常学习工作中的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敬业创优。
    (2)要求: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高扬民族精神,放飞梦想,创造精彩人生。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1)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2)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3)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1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①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我们必然坚守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又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价值观。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中国人民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价值共识,而且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③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
    16.青少年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①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落细、落小、落实。②应自觉做到勤于学习、敏于思考,注重修养、勇于实践,明辨是非、善于选择,认真做事、踏实做人。
    十一、知道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懂得人生理想的实现必须经过艰苦奋斗,立志为将来报效祖国、奉献社会而努力。
    1.怎样为实现梦想而努力?
    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1)努力,需要立志。①志向是人生的航标;②青少年要从小学习立志,早立志,立大志,立长志,并且把自己最重要的人生志向同祖国和人民联系在一起。
    (2)努力,需要坚持。①把努力落实在每一天的具体行动中;②只要坚持努力,即使过程再艰难,也有机会离梦想更近一步。
    (3)努力也有方法。①分清轻重缓急,合理规划和管理时间;②劳逸结合,学会科学用脑;③每天进步点,循序渐进;④学思并进;⑤珍视团队合作。
    (4)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十二、了解当今世界发展趋势,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全球观念,维护世界和平。
    (一)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
    1.人类共同的家园的特点:①开放的世界;②发展的世界;③紧密联系的世界。
    2.经全球化的重要表现及影响。
    (1)重要表现:①商品生产在全球范围内完成;②商品贸易在全球范围内进行;3商品、资本和劳动力在全球流动。
    (2)积极影响:①有利于在世界范固内配置资源,促进资源利用更加合理有效;②使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程度不断加深;③能够充分发挥生产者各自的优势,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
    (3)消极影响:使风险与危机跨国界传递。
    3.面对经济全球化,我们应怎样做?
    ①顺应历史潮流、保持积极、开放的心态,主动参与竞争。②居安思危,增强风险意识,注重国家经济安全,为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做好充分准备。
    4.世界多极化的积极影响?
    ①世界多极化使多种国际力量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②在世界多极化情况下,任何国家都难以单独主宰世界事务。③有利于各国通过协商解决各种问题,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
    5.调整中的国家关系?(正确认识当今世界国家间的关系)
    ①随着科技的进步,国与国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②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进程中,各国在经济、政治、安全、文化等领域深化合作,寻求发展。③国家间既有合作,又有竞争。④世界不断发展变化,各国之间的力量对比、利益关系也在改变。
    6.当今世界国际竟争的实质及我国面对国际竞争的态度。
    (1)实质: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2)我国的态度: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为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作着不懈的努力。
    (二)和平与发展
    7.当今时代的主题及其表现。
    (1)主题:和平与发展。
    (2)表现:①人们越来越致力于以和平谈判代替武力解决争端;②成立联合国,不断建立健全维护和平的机制;③派驻维和部队;④签署核不扩散条约等。(维护和平的举措)
    8.当今世界的和平态势?
    ①世界整体上维持和平的态势,但战争的阴影从未远离。②局部战争与冲突从未间断。③威胁和平的因素依然存在。如:霸权主义、民族问题、宗教冲突、领土争端和恐怖主义等
    9.恐怖主义的危害?
    ①违背人类的道义和规则。②严重威胁普通民众的生命安全。③造成社会动荡不安。④与世界人民追求和平的愿望背道而驰。
    10.我们应如何为维护世界和平作贡献?
    ①要看到和平来之不易,珍惜今天的和平。②积极表达爱好和平的愿望,主动承担维护世界和
    平的责任等。
    11.为什么要消除贫困?
    ①消除贫困是当今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发展课题。②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日趋严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不断扩大。③最不发达国家深受贫困以及由此带来的饥饿、疾病、社会冲突、社会动荡等一系列问题的困扰。这些问题成为制约人类发展的重要因素。
    12.如何消除贫困、促进可持续发展?
    ①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设立了递进式的减贫目标。②各国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消除贫困的有效途径,为促进整个世界的发展作出努力。③改善教育和医疗卫生条件、促进可持续发展。
    (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性
    ①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②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需要解决许多全球性问题。③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立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④采取共同行动,承担共同责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成为各国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必然选择。
    14.当前亟待解决的全球性问题: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被伏,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
    15.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内涵: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提出:由中国首倡)
    16.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的意义?
    ①充分表达了人类追求和平与发展的愿望。②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宝贵的思路。③为人类未来发展提出了具有重要价值的构想。
    17.面对全球性挑战,世界各国应该怎么做?(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①努力扩大利益的交汇点,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②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③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④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⑤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⑥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18.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各国人民应该怎么做?
    ①各国人民要相互信任、守望相助和共同担当。②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同实际行动联系起来,放眼全球,关注世界的发展,关注人类的命运。③心系祖国,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19.关心人类命运的方法
    ①学习本国文化,积极参与不同文化的对话、交流活动。②在对外交流中,积极表达代表本国立场的观点和主张,态度坚定而温和。③努力学好外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了解相关国家的历史和文化。④了解外国人的礼仪习惯、交往方式、思维特点,交往时遵循相关的行为规范。⑤对生态环境、多样文化共存、和平与发展等方面的国际问题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形成对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的积极态度。
    (四)中国担当
    20.中国在国际社会积极有作为的表现?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