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备考经验 > 经验交流 >

【战胜疫情】中考道法易错点、知识点速记(2)

http://www.newdu.com 2020-02-12 中考网 佚名 参加讨论

    28-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一项独具中国特色的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
    29.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
    30.民主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项权利。
    31.民主选举: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
    32.民主选举的形式: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等
    33.民主选举应遵循的原则:公开、公平和公正。
    34.民主决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
    35.民主决策的要求:保证广泛的公民参与,决策方认真听取各方意见,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的科学化。
    35.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有力保证(途径):①社情民意反映制度;②专家咨询制度;③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④社会听证制度。
    37.民主监督: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监督权的具体体现。
    38.增强公民民主意识的意义: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生命力的重要保证。
    39.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40.文化的重要性: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41.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42.中华文化的精髓:中华传统美德。
    43.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内涵丰富,博大精深。
    44.民族精神的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45.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
    46.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47.文化最深层的内核:价值观
    4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4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50.我国的人口国情: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
    51.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
    52.我国人口现状新的特点:①增速趋缓;②出生率低;③老龄化加剧;④男女性别比失衡;⑤城乡分布不均衡:⑥“独生子女”社会间题凸显
    53.重视人口问题的原因: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
    54.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必须:长期坚持。生育政策要随着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不断完善。
    55.资源国情:我国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
    56重视环境形势的原因:当前我国环境形势不容乐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类环境污染呈高发态势,成为民心之患、民心之痛。
    57.建设生态文明: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
    58.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遵循自然规律。
    59.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
    60.建设生态文明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61.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62.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63.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
    64.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65.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66.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
    67.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