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备考经验 > 经验交流 >

中考语文《朝花夕拾》重点知识梳理(3)

http://www.newdu.com 2020-02-19 中考网 佚名 参加讨论

    A.迷信B.不拘小节C.马虎D.朴实
    16.“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主要原因是(D)
    A.形象好看B.能勾摄恶人的魂魄C.活泼诙谐D.公正的裁判
    17.《藤野先生》一文中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是(C)
    A.学医太难B.先生不重视自己C.要拯救国民的精神D.受到日本同学歧视
    18.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D)
    A.鲁迅写《范爱农》只为了回忆过去,纪念以及想念范爱农。
    B.范爱农不喜欢甚至讨厌自己的先生,因此在先生死时不主张发电报。
    C.鲁迅在记忆中觉得范爱农很坏。
    D.《范爱农》记叙的是鲁迅在日本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
    19.《狗?猫?鼠》是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嘲讽了他们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对狗“尽情玩弄”弱者、对人又是一副媚态的憎恶。(×)
    20.《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三篇作品,记述了作者离开家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一段经历。(√)
    21.藤野先生是一个没有民族偏见,为人诚恳公正,对学生诲人不倦、对研究一丝不苟、对学术有超越国界的博大胸怀的人。(√)
    22.藤野先生向鲁迅询问中国女人裹脚的事,是对中国人的轻视。(×)
    23.范爱农是一个非常随和的人,他从从日本留学回国后,一直受到重视和重用。(×)
    24.根据以下提示写出人物名称:
    (1)她生得黄胖而矮,说话时喜欢切切察察,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长妈妈)
    (2)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寿镜吾先生)
    (3)她对自己的儿子虽然狠,对别家的孩子却好的,无论闹出什么乱子来,也决不去告诉各人的父母。(衍太太)
    (4)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藤野先生)
    (5)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范爱农)
    25.《朝花夕拾》的主题包含了哪些内容?
    童年生活的回忆,对亲情、师生情、朋友情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讽刺,对父亲的忏悔。
    26.请指出《狗?猫?鼠》、《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及《五猖会》中的对比写法。
    《狗?猫?鼠》:作者对小隐鼠的爱和对猫的强烈憎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无常》:中通过无常这个“鬼”和现实中的“人”对比,深刻地揭示出现实生活中某些“人格”不如“鬼格”的人的丑恶面目。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儿童在私塾读的那些枯燥的书和他们开小差时玩的那些有趣游戏形成了鲜明深刻的对比。
    《五猖会》:通过我前后心境的对比表达了对封建教育的反感和批判。
    27.“我”得到《二十四孝图》为什么既高兴又扫兴?
    高兴的是:①鬼少人多②归我一人独有③那里面的故事似乎准确无误④便是不识字的人,例如阿长,也只要一看图画便能够滔滔的讲出一段的事迹;
    扫兴的是:知道孝有如此之难,对于先前痴心妄想,想做孝子的计划完全绝望了。
    28.为什么“我”反感“老莱娱亲”的故事?
    招致他反感的便是老莱“诈跌”,作婴儿啼,以娱亲意,作者认为小孩子多不愿意诈作,换言之,不愿装假,这违背了儿童的心理。
    29.《无常》中塑造的“无常”这个形象为什么会受到民众的喜爱?
    因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得不到恶报,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
    30.回忆“无常”的时候,作者巧妙地融进了对现实的议论,说说这样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巧妙地借“无常”讽刺了现实中所谓的“正人君子”;在“鬼格”与“人格”的比较中,进一步强调了“无常”的可贵之处。
    31.作者回忆藤野先生的目的是什么?
    在藤野先生高尚的品格中吸取力量,来继续与“正人君子”们作斗争,也为了表达对藤野先生的深切怀念。
    32.你最喜欢《朝花夕拾》中的哪篇散文?为什么?
    此题没有标准答案,要结合自己真实的阅读感受来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