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考地理 > 综合辅导 >

地理中考必背知识点归纳

http://www.newdu.com 2020-03-30 初三网 admin 参加讨论

    初中生学习地理明确重点知识点非常关键,下面总结了中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地理中考必背知识点归纳
    中国的自然资源
    1、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自然资源丰富、人均占有量不足。
    2、水资源分布:南多北少。(而耕地分布却是南少北多)。
    ①解决这种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②解决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加大兴修水利工程(如修水库等)。③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是最为直接、有效的措施。
    3、土地资源:我国土地资源现状:耕地、林地比重小,难利用的土地比重较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因此“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A、耕地的分布: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和低缓的丘陵地区。
    B、草地的分布:主要分布在北方干旱和半干旱的高原和山地、以及青藏高原区。
    C、林地的分布: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的山地。
    4、有色金属:湖南娄底冷水江锡矿山---锑矿,衡阳常宁水口山---铅锌矿。
    5、舟山渔场为我国第一大渔场。长芦盐场为我国最大的盐场。
    地形图的判读
    1、常用的方法是用等高线来表示。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绝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深线。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山地五种不同形态: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2、地形图的类型: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3、陆地地形: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
    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地形图上用海拔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
    4、地形特点:平原和高原的共同特点是地面起伏小;不同的是平原海拔低,一般在200米以下,而高原海拔较高,边缘比较陡峭。山地和丘陵的共同特点是地面崎岖不平;不同是山地较高,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坡度较陡,沟谷较深,而丘陵较低,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盆地四周多被山地或高原环绕,中部相对低平。
    5、海底地形:大陆架:陆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坡度较缓,水深一般在200米以内。大陆坡: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水深急剧增至数千米。大洋中脊:大洋中海底诞生的地方,火山活动比较强烈。海沟: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最大水深可达1万多米。
    七大洲和四大洋
    1、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2、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3、六块大陆: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南极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
    4、大洲分界线:
    (1)亚、欧: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
    (2)亚、非: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
    (3)南、北美: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4)亚、北美:白令海峡。
    中国地形区特点
    青藏高原有雪山,远看是山近成川。
    内蒙高原第二大,一望无际地面坦。
    黄土高原黄土松,支离破碎多沟坎。
    云贵高原峰岭众,岩溶坝子到处看。
    塔里、准噶、柴达木,盆地内部戈壁滩。
    四川盆地山岭环,内有成都象把扇。
    三大平原北向南,东北华北长江岸。
    东北海拔200米,人民常把黑土翻。
    华北又称黄淮海,海拔50地势坦。
    河汊交织湖泊多,“水乡”遍布长江岸。
    地图知识点
    1、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文字式、线段式、数字式
    2、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3、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
    4、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5、地图上方向的表示方法:
    一般的地图: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方向指向北方。
    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