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5 题。(28 分) 与草木同安 曹文生 ①草木,也是有灵魂的。 ②草木的灵魂,带着一种素心。它不选择土地,落在陕北的大地上,过了一个春天,它就占 领了山头。在陕北,顺着一条小路走下去,就像一次探险。路边,草木群居在一起,挡住了去路。 你看,马茹子、狼眼刺拐还有酸枣,都具有一种尖锐的性格。一路上,若与它们较劲,这受自于 父母的发肤就会被刺画出形状不一的天符。在这里,温和的树少,尖锐的树多——或许,干早的 黄土高原上,只有坚韧的生命才能活下来,包括居民也一样。 ③有人问,草木像一群被时光丢弃的婴儿,它们有精神吗? ④草木的精神是一种善。它们潜伏在山中,看似强势,郁郁葱葱,让一座山有了灵气;花枯 叶落之后,剩下一地干柴,衍生出一缕缕炊烟。 ⑤草木的精神是一种美。正走着,一朵山丹丹花孤独地出现在黄土的断面上,这种红是一种 昭示,也是一种草木遗落在人间的谜语,等待人去靠近它。它就这样毫无节制、肆无忌惮地盛开, 使得土黄的山沟像一个偌大的碗捧出一碗红,令人想起“金碗盛丹”四个字。或许,山丹丹代表 的是一群草木一样的人,他们在黄土地上过着一种隐忍的生活,偶尔怒.放.,于简中释放美好。 ⑥古代的陕北,是一个听后让人颤栗的词。如今,它和人间任何地方一样,不再羞涩,不再 低人一等。一座山,便带来了一座山的自足和逍遥。在这里,草木葳蕤,鸟鸣清幽。山里,藏着 太多的长歌短调,虫吟声、鸟鸣声……当一座山被这些声音打开,它就不再怀才不遇,不再孤独终老。 ⑦生命的意义,从草始,归于草。一些草,注定一辈子无人问津,但它们依然遵循节气、遵 循风水默默生长。五谷,不过是草的一种,只是被祖先从草里鉴别出来,能填饱肚子,才以粮食 的面目高于野草;还有些草,心怀高义,像珍宝一样被人小心翼翼地挖出来、晒干,送进中药店 变成灵丹妙药。说来渐愧,陕北的山林里,我只认识很少的草。一同进山的伙伴引领我进入陕北 草木的中药世界。对于黄芩,我有些敌意,父亲一生见不得黄芩,因为它里面含着一种黄酮,父 亲对它过敏。远志是我喜欢的,一种草具有运大志向,长在深山,心忧天下,想用草木的善心去 治愈柔弱的身体。柴胡也是我喜欢的名字,凡是带着柴的草木,我都格外亲近。在乡下,家里的 柴决定着生存,决定着温饱。炊烟袅袅,永远是乡下人理想的活法。 ⑧黄芩、远志、荣胡,这些草从野草中分离出来,后来的人再看见它们,都是一脸的尊重。 只有在山中,它们还具有草木的原始样子。 ⑨我想,草木精神,应是人的精神;与草木同安,应是人类的大同理想。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4 分) A.在干旱的黄土高原上,只有坚韧的生命才能活下来。 B.山丹丹肆无忌惮地盛开,令人想起“金碗盛丹”四字。 C.在山中,只有黄芩、远志、柴胡还具有草木的原始样子。 D.本文作者认为,与草木同安,应是人类的大同理想。 【答案】C 【解析】黄芩、远志、荣胡,这些草从野草中分离出来,后来的人再看见它们,都是一脸 的尊重。只有在山中,它们还具有草木的原始样子。 12.第③段在文章中有何作用?(4 分) 【答案】内容上:提出“草木有精神吗”这一疑问,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结构上: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对于陕北大地草木的描写,引出下文对草木精神的具体解读。 【解析】此题考察文段的的作用。明确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进行回答:内容上概括其主 要内容及与文章主题之间的联系,结构上中间段侧重分析中间段承上启下的作用。 13.结合文本说一说,草在生活中有哪些具体的作用?(6 分) 【答案】①草木郁郁葱葱时让一座山有了灵气,花枯叶落后则衍生出一缕缕炊烟;(2 分) ②五谷草木的一种,能解决人们的温暖问题;(2 分)③有些草木被送进中药店中变成灵丹妙药, 治愈人们的身体。(2 分) 【解析】此题考察文章中重要信息的提取概括能力,回到原文进行摘抄概括即可。 14.结合上下文品析词句。(8 分) (1)如何理解文章第⑤段画线句中加点词“怒放”?(4 分) 他们在黄土地上过着一种隐忍的生活,偶尔怒.放.,于简中释放美好。 【答案】“怒放”一词的意思为热烈地绽放,(1 分)在文中指(写出了)陕北人民在这片 黄土地上认真、朴实、积极昂扬的生活态度,(1 分)于黄土地上展现自己的生命热情,(1 分) 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赞颂与敬佩(1 分)。 【解析】此题从加点词的角度考察句子赏析。做题时需解释出该词的本意和语境义,并从 特点及情感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2)从修辞角度品析第⑥段的画线句。(4 分) 当一座山被这些声音打开,它就不再怀才不遇,不再孤独终老。 【答案】该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山“不再怀才不遇”“不再孤独终老”这些人 的行为,(1 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大山因有草木鸟鸣而且充满生机的场景,(1 分)体现了草 木鸟鸣对于陕北大山的重要性(1 分)和草木精神之美。(1 分) 【解析】今朝中考语文:www.jzjy365.com收集整理。此题从修辞的角度考察句子赏析。做题时需判断出修辞并进行分析,然后还原该 句子的画面内容,从特点及情感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15.联系全文说说你对“草木的精神”的理解。(6 分) 【答案】①草木精神是一种善,无论是生长还是枯萎,都为人们和大自然贡献自己的力量; (2 分)②草木精神是一种美,点缀陕北这片黄土地,使其充满生机,象征着陕北人民;(2 分) ③草木精神是人的精神,人类应与草木同安,草木身上的善、美、无私与人类身上的美好是一 致的。(2 分) 【解析】此题考察文章中心的理解。作答时从文章中提取能体现中心的关键句子,并结合 文章内容进行简要分析。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