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而言之,要先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再去钻研专科技术。 所谓教育,要先以人为本,以培养「自我意识」为基础,再让学子根据「自我」找到卓越的人生追求。 当吴岭澜心存不甘想要读实科时,梅贻琦对他说—— 人把自己置身于忙碌当中,有一种麻木的踏实 但丧失了真实,你的青春也不过只有这些日子 什么是真实? 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起 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 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 梅贻琦这段话,即是火种。不久,泰戈尔访华,点燃了这颗火种。 吴岭澜看到,在泰戈尔的眼神中,在林徽因、梁思成等人的眼神中,传递出来的正是这种平和,以及对自我的不断探索。 告诉孩子,真正的真实,是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然后,再不断地自我探索和发展。 5.关于善良 “在最痛苦的时候,也不会出卖别人。” 关于《无问西东》的主题,章子怡在采访中说过——就是一个字:“善”。 “我演的王敏佳,她那么小的一个角色,在最痛苦的时候,也没有出卖别人,坚持住了自己的善良。” 电影中有很多细节带给我们感动的善意,每一个善意都彰显着人性的光辉: 沈母怀着丧子之痛,仍不忘给报信军人送上一碗银耳莲子羹; 由于校舍简陋,下雨时被吵到无法上课,老教授安然地在黑板上写下“静坐听雨”; 在炮火声中老师淡定地讲着黑格尔哲学理论,学生们冒着生命危险搬运着恐龙骨架。 每一个细节,都让人泪崩,因为纵使这世间给予了他们极大的邪恶,但是他们依然选择坚守着内心最初的善良! 每个孩子都应该知道,善良,能让我们内心安宁,一生无悔。 6.关于信念 “大学精神,浴战火而不催!” 战火纷飞的年代,一个爱国知识分子,不能亲赴前线或参加战斗,只有积极从事科学研究,坚持谨严创造的精神,治学不倦,以期有所贡献于祖国。 西南联大的师生们在茅草舍下、在防空洞里做到了,其情何其赤诚、何其热烈。 当时西南联大条件的艰苦也在电影中体现出来——学生们几十人挤在铁皮、茅草屋顶下上课;雨季来临时,教室里常常在“下小雨”。防空警报响起后,教授们便在防空洞口授课。 但是,即使如此——图书馆前学生依然排队如潮,暗淡的灯光下,总是一片鸦雀无声的自习景象;朱自清穷到连乞丐都嫌弃没钱,校长梅贻琦卖掉了自己所有值钱的东西,妻子当街卖早点,闻一多为补贴家用,不惜刻章卖钱…… 这样的艰苦条件下,一部部为当代中国科学奠基的著作在硝烟中问世:华罗庚完成了开创性的著作《堆垒素数论》;吴大猷的《多原子分子的振动光谱及结构》被视为该领域的经典;张青莲的《重水之研究》、赵九章的《大气之涡旋运动》、孙云铸的《中国古生代地层之划分》、冯景兰的《川康滇铜矿纪要》、马大猷的《建筑中声音之涨落现象》、闻一多的《楚辞校补》、冯友兰的《新理学》、陈寅恪的《唐代政治史述论稿》、汤用彤的《汉魏晋南北朝佛教史》等等都是珍贵的奠基性论著。 不仅如此,西南联大师生的爱国还体现于自己清贫如斯,却仍能心系百姓苍生。孔祥熙曾拨十万大洋给学校改善条件,但联大师生全体投票,一致同意:“将这笔钱捐给昆明人民,以报收留之恩。” 当我们的孩子面临困难时,我们需要想起西南联大的精神。这就是刚毅坚卓,这就是文人风骨。 ![]()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