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2012届中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题1(附答案)(4)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C.在旅游遇难的学生们当中,有天津一中学生。
    D.他的身影出现在我的视野之中,恍若又见故人,顿生亲切感,真想喊着叫着扑到他的怀抱中去。
    6.依次填人下列两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顺畅的一组是
    (1)王安石的论说文《读盂尝君传》,全篇只有四句话、八十八字。它议论脱俗,结构严谨,
    ,被历代文论家誉为“文短气长”的典范。
    (2)《读孟尝君传》这篇文章所以能成为“千秋绝调”,为历代文学爱好者传诵、欣赏、就是因为它文极短而气极长,就是因为在如何看待“孟尝君能得士”的问题上,王安石有 的脱俗看法。
    ①用词简练,气势轩昂③务出新意,发人深思②气势轩昂,用词简练④发人深思,务出新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基础知识强化训练(九)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招徕(lái) 恪(kè)守 安土重(zhòng)迁
    B.禅(shàn)让 讪(shān)笑 呼天抢(qiǎng)地
    C. 倥(kǒng)偬 苔(tāi)藓 为(wèi)虎作伥
    D.供(gòng)应 嫣(yān)红 箪食(sì)壶浆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耽搁 隐诲曲折 籍贯 前倨后恭
    B.须知 息事宁人 会晤 缠绵悱侧
    C.懊恼 功亏一箦 陷阱 火中取粟
    D.泄密 长篇累牍 恢谐 玲珑剔透
    3.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现在,我们仍然在为逐步 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进行不懈的努力。
    (2)随着时光的 ,他脸上的皱纹更深更密了,古铜色的面庞犹如深秋里沟谷纵横
    的山野。
    (3)国际互联网传递着世界的最新消息,它 了各国文化,使愈来愈多的人相互了解。
    A.改善 流失 勾通 B.完善 流逝 沟通
    C.完善 流逝 勾通 D.改善 流失 沟通
    4.下列各句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指导员工作细致,战士们的家庭情况、性格特点、思想活动,他都洞若观火。
    B.幼儿园里,钢琴、电子琴及孩子们的各种玩具真是美不胜收。
    C.在适应性教育中,不唯书、不唯上、大胆怀疑等思想和行为往往被视为出格,但在培养创造性时就必须开禁,否则创造教育就是叶公好龙。
    D.昨天上午,三名罪大恶极的犯罪分子被执行枪决。群众拍手叫好,认为他们死得其所。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国家技术监督总局汪总工程师,对河南省铁路技术改造总公司就全省铁路电气化改造提
    出设想的肯定是无可指责的。
    B.过去,我们曾不加分析地批判了他在文艺创作上的某些观点,现在看起来,当时的批判是失之偏颇和慎重的。
    C.经过调查发现,丰顺县城这么个小小的弹丸之地,居然有十几家汽车修理厂。
    D.我们做青年工作的同志,必须坚决支持青年的要求,维护青年的权益。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中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特别是每当早晨和傍晚,眺望环山,别有一番大自然的风韵。早晨, 在青青
    苍苍中,乳白色的云纱飘游山腰,像仙娥在轻轻起舞。傍晚, ,转眼间, 在暮色降临山野的苍茫中,峰顶却凝聚着一片彩霞,经久不灭。
    ①千山初醒,朝云出岫 ②朝云出岫,千山初醒 ③万山倾泻霞光,重峦映照夕阳
    ④夕阳映照重峦,霞光倾泻万山 ⑤太阳落山,霞光消退 ⑥霞光消退,太阳落山
    A.②④⑥ B.①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⑥
    基础知识强化训练(十)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悚然(sǒng) 殷红(yān) 拮据(jié) 佶屈(jí)
    B.讣告(fù) 木讷(nà) 卑劣(liè) 寒伧(chen)
    C.宽宥(yòu) 冗赘(rǒng) 溘然(hé) 反诘(jié)
    D.鬼蜮(yù) 稽首(qǐ) 委蛇(yí) 模样(mó)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低劣 风云变换 失口否认 大声疾呼
    B.筹划 鳞次栉比 怙恶不悛 宵衣旰食.
    C.时弊 栽脏陷害 滥芋充数 苇编三绝
    D.哀鸿 手屈一指 四马难追 气势恢弘
    3.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诸葛亮七擒孟获,使南方地区各部落打消了反叛之心,彻底 了蜀汉
    ②诸葛亮 盂获的故事,流传千古,表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交流融合的过程。
    ③读者在阅读文章时,他们最为 的,往往是作者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的深度。
    ④ 和爱护城市的一草一木,才是一个合格的公民。
    A.降伏 降服 关注 关心 B.降伏 降服 关心 关注
    C.降服 降伏 关注 关心 D.降服 降伏 关心 关注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少年时期的悲惨经历、艰苦岁月,经常引起他深情的遐思迩想。
    B.老经理很动情地说:“搞旅游,建宾馆,无可厚非;但绝不能焚琴煮鹤任意破坏植被,水源和野外文物。”
    C.等待瞻仰遗容的人们,排着长队,万籁无声地肃立在凛冽的寒风中。
    D.经过老师的耐心启发诱导,他终于幡然悔悟,茅塞顿开,理清了解题思路。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们党的历史表明,群众路线执行的好坏,直接关系着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成功。
    B.只有密切联系群众,接触社会,才能对国家安危和人民忧乐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意见。
    C.谁又能否认英雄的品质正是在这一天天的努力学习中渐渐培养起来的呢?
    D.因特网作为传媒,可以在世界范围内使各地的人们凭借计算机的互联共享同样的信息。
    6.下列两个句子,与上下文衔接较好的一项是
    (1)中国疫苗震惊世界, 。
    ①全球两亿流感病人有望受益。②光是美国一个国家就预定了7500万份这种疫苗)
    (2)现代战争使用电子干扰的主要目的是让敌方变成“瞎子”、“聋子”和“哑巴”, 。
    ①摧毁其作战指挥的总系统,②推毁其“大脑神经网络”系统
    A.①① B.①② C.②① D.②②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强化训练(一)
    1.D(A“发”读“fà”;B“稔”读“rěn”;C“稽”读 “jī”; “臧”读“zāng”。)
    2.C(A“迷”“谜”;B “暇”“瑕”; “璜”“潢”;D“裹”“果”; “奈’’“捺”。)
    3.D(A中“积聚”可改为‘积淀”;B中“齿冷”的意思是“耻笑”,显然不能和“心寒”连用;C.中"商榷”一般常用于学术性较强的问题,此处可改为“协商”。)
    4.C 5.A 6.B
    基础知识强化训练(二)
    1.B(A“载”读zài;“曳”读“yè”;C “肱”读gōng;D “隽”读juàn;“与”读yù)
    2.D(A“溶”为“融”,“减”为“简”;B“察”为“查”;C “代”为“待”,“妆”为“装”,“磬”为“罄”。)
    3.B(A中“为”应为“对”;C中“或者”应为“还是”;D中“了”应去掉。)
    4.D
    5.B(休养生息:在国家大动荡或大变革以后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生活,发展生产,恢复元气。休养,休息调养;生息,人口繁殖。)
    6.D 7.D
    基础知识强化训练(三)
    1、A:B祗qí; C处chù所; D量liàng体裁衣
    2,C:A引吭高歌,藏锋不露;B.嬉笑怒骂,纵横捭阖,迫在眉睫;D.兴利除弊
    3.C 4.B 5.B 6.C
    基础知识强化训练(四)
    1、D(A.冗rǒng;B.碣jié;C.粳jīng)
    2、C(A.震一振,炼一拣;B.像一相,脂一诣;C.佣一俑;D.拙一绌,竟一竞)
    3、C(声名鹊起是成语。置疑:怀疑,用于否定;质疑:提出疑问。富裕:指财物充裕;富余:足够而有余。)
    4、B(A. “功败垂成”:事情在将要成功的时候失败;C.“忍俊不禁”与“笑起来”重复;“望风披靡”形容军队丧失斗志,老远看见对方的气势就溃败了。应改为“望而生畏”)
    5、C(A.指代不明;B.缺主语,可删去“由于”;D.前后对应不当)
    6、C(按照由具体到抽象,由近及远的顺序)
    基础知识强化训练(五)
    1.B 2.D 3.A 4.D 5.A 6.B
    基础知识强化训练(六)
    1.A 绌chù 仃dīng 2.D和蔼 天崩地坼 戳穿 墨守陈规 档案
    3.B腐败指行为堕落,腐化指思想行为变坏,句中指坏现象面不是变坏;敞开、打开均可以;避免是想办法使不发生,免除是免去、除掉,当然是指已经发生的,句中病入膏肓还没有发生;显露为明显,容易看到,裸露是指没有东西遮盖,句中是指峰峦显而易见了。
    4.C送久想得到的书,不属于“雪中”——别人急需的时候;语意相反;与句又不搭配。
    5.D不存在递进关系;语序为“他对这个小镇”;“凡是…不少”不搭配,为“凡是…都”。
    6。C音韵和谐,语义连贯。
    基础知识强化训练(七)
    1.B儆jǐng,横hèng,订dìng,作zuō
    2.C传诵,叠韵,就绪,潦草,风毛麟角,杨柳,心浮气躁,义不容辞,英雄辈出,编纂
    3.D法制是名词,法治是动词;电讯是消息、信号,电信是传播方式;导致多用于贬义
    4.A 换“休戚与共”为“息息相关”;无所不为用于贬义;无可厚非换为无可非议
    5.B“既然……但是”换“既然……那么”;增加换增强;“晋文公……成为强国”不搭配。
    6.D“这疼痛也是我的”与“这歌声却独不是我一个人的”语义照应,音节和谐;先谈幸福,后谈对幸福的感觉。
    基础知识强化训练(八)
    1。C“劲”读jìng
    2.C A项的“诘”为“拮”, B项的“濯”为“擢”, D项的“宵”为“霄”。
    3.B ①处应突出“矫健、敏捷”, ②处应突出稳固性, ③处应突出其声音。
    4.D 语义相反,应用“引以为戒”。
    5.B A项,下降用倍数不妥。C项,有歧义, “天津一中学生”是“天津的一名学生”呢,还是“天津一中的学生”呢?D项,第二、三、四分句缺少主语“我”。
    6.A 第(1)句要关照下文“文短气长”,第(2)句要注意合乎逻辑。
    基础知识强化训练(九)
    1.A 2.B 3.B 4.C 5.A 6。B
    基础知识强化训练(十)
    1.A B讷nè C溘kè D模mú 2.B A幻矢 C赃韦 D首驷
    3.C近义词的适用对象,内涵的深浅程度有异。
    4.B A。“遐思迩想”是一种愉快的心理活动,本句话用‘追思回忆”即可。
    C,“万籁无声”用来形容自然界的寂静,在本句话中应改为“静无声息”
    D.“幡然悔悟”指改正错误,本句话的意思是开拓解题思路,应改为“骤然省悟”。
    5.D A应在句末加“与否”二字。B应将“具有”和“的意见”五字删除。
    C.应将“这一天天的努力学习中”改为“学习与实践中”。
    6.B(1)句①②的顺序是正确的,因为①是承接上文讲全局事物所形成的结果,②进一步涉及个别事物。(2)句应连接②,因为上下文都是用比喻的方法讲的,①最后点明了比喻的本体事物。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