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6.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衣食所安 安:有“养”的意思 B.小信未孚 孚:为人所信服 C.公将驰之 驰:奔驰 D.遂逐齐师 遂:于是,就 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乃入见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B.可以一战 可以为师矣 C.战于长勺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D.登轼而望之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8.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曹刿论战》出自《战国策》,此书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讲述了曹刿在长勺之战中对此次战争的一番评论。 B.“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是曹刿“请见”的原因,这里面显示出他的自信。 C.鲁庄公身为鲁国国君,在迎战“齐师”时,他寄希望于贵族的拥护和神灵的保佑,他急躁冒进,他“既克”却“问其故”,处处显露出“鄙”。 D.全文紧紧扣住“论战”来写,对曹刿的言论写得详备,而战争经过写得简略,这充分表现了作品善于剪裁、言简意赅的特点。 9.仿照画线语句,在横线上续写一个句子,形成排比。要求:①句式一致;②与上文语意连贯。 山之仁,在于容纳参天古木,亦可褓抱任何一株愿意驻足的小草;水之智,在于畅游开阔平原,亦可回旋绕过任何一块阻挡前路的礁石险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最近,我校开展了“走进传统文化”系列活动。过去,小华见到老师总是装作没看到就匆匆而过。今天,他想到《弟子规》中“路遇长,疾趋揖”的训规,赶忙走上前,主动向老师问好。老师可能会对他说些什么?(不少于4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责任编辑:admin) |